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PMAC2-CPU 联储联备东北中心仓落成

PMAC2-CPU  PLANTMATE®联储联备东北中心仓落成仪式在辽滨经开区举行。盘锦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邢鹏出席仪式,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崔山,辽宁中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广众出席仪式并致辞。
盘锦市政协副主席,辽滨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凯,辽宁中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广众在仪式上致辞。盘锦市政府秘书长王冰参加仪式。辽滨经开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及辽滨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及来自辽滨经开区企业代表近50人参加仪式。
近年来,盘锦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战略部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解决好数字技术“最先一公里”和产业赋能增效“最后一公里”问题,奋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化工园区智慧化管理标杆。
中控技术崔山向盘锦市领导介绍PLANTMATE®
邢鹏希望双方充分利用盘锦物流储运中心的资源优势,继续在智能化、自动化行业方面深入合作,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技术创新成果“撮合”更多应用场景。
盘锦市将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服务、保障好技术建设,共同打造数字工程、PMAC2-CPU 精品工程、民生工程,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崔山在致辞中说:” 感谢盘锦市委、市政府给予的支持和关注。盘锦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托盘锦的区位优势,积极协调资源,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打造工业智慧生态圈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控技术吴成龙汇报联储联备解决方案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坚持自主创新,联合中联科技建设联储联备东北中心仓,以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资源调配和协作机制为辽滨经开区内石化及精细化工企业客户,提供更为即时全面的个性化服务,打造差异化商业模式,最大限度节约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从自动化产品供应商转型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启动仪式
未来,中控技术和中联科技将利用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以合作驱动新产品开发及新技术转化,共同探索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开拓流程工业转型发展新局面。

PMAC2-3U 专注复合移动机器人产业化应用

PMAC2-3U 摩玛机器人成立于 2021 年,专注于复合移动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及产业化应用。当前,摩玛机器人已掌握了 AI 机器视觉、SLAM 导航、机器人控制、场景构建和智能调度等机器人核心算法和前沿技术,并已形成以摩玛“手眼一体”控制器(MOMA大脑)和复合移动机器人平台为主的核心产品。将摩玛“手眼一体”控制器和复合移动机器人平台的相关技术与多种工业场景下重物吊装搬运结合起来,可为产业提供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和智能化改造,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据了解,摩玛智能虽成立不久,但创始团队均有着超过 15 年的科技行业和互联网大厂的从业背景,是国内最早一批 3C 智能硬件行业从业者,曾打造过数十款百万级销量的行业爆品。凭借多年积累,摩玛机器人具备着较强的前沿技术探索能力和持续的高精尖技术输出能力。
摩玛机器人创始人兼 CEO 李强表示,“当前国内一些传统支柱行业面临产业转型升PMAC2-3U 级,摩玛有能力将前沿的机器人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并快速落地、迭代。我们将专注复合移动机器人的产业化应用,聚焦重型物料搬运的垂直场景,为客户在仓储物流环节提供无人化解决方案,致力于让复合移动机器人成为产业效率提升的关键支柱。”
现阶段,我国基础工业在产业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方面存在不足,需提高生产安全水平,打造智能工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行业的应用。通过新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代替人工,实现远程操作,解决生产波动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降低人力成本,最终实现“智能工厂”、“黑灯工厂”的目标,具有非常大的社会意义。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全球领先,2021 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为 24.8 万台,2022 年市场销量则有望达到 30 万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500 亿元大关;传统工业,如钢铁、煤炭、能源等领域,在智能化改造阶段中由于前沿 AI、机器人领域方案商稀缺,目前市场还处于蓝海阶段,PMAC2-3U 市场空间巨大。
三合资本合伙人郝旭东表示:“我们处在政策利好和产业变革期,机器人将在工业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当前正处于传统工业产业升级、智能化改造阶段,摩玛机器人团队拥有十几年高精尖技术的研发经验和快速落地迭代的能力,发挥好摩玛复合移动机器人平台的多种能力,释放到工业场景中,持续稳定的为客户降本增效,机器人的介入将有助于提高管理运营水平,摩玛机器人会成为客户未来长期增长的重要合作伙伴。”
三合资本合伙人李通表示:“从场景到产品,将技术落地,精专于细分场景的需求,我们期待有创造力的团队开拓出新的优秀应用场景,从解决最基础的劳动力缺口和生产力问题,到利用最前沿的新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向客制化订单的转变,服务好每一个客户,实际解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我们期待摩玛机器人团队能为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IS200EXTBG4A 绿色智能制造

IS200EXTBG4A “在充满变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工业企业的未来正是绿色智能制造,”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表示。“推进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并举,更需要持续创新与健康生态圈的支持。秉承绿色智能制造理念,施耐德电气将依托数字化技术专长和可持续发展经验,携手产学研用各领域伙伴,一同迈向开放、高效、韧性、可持续的未来工业。”
在施耐德电气的绿色智能制造理念中,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数字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可持续发展为数字化提供新的发展动力。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未来,企业必须通过数字化手段增强工厂的信息感知能力,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价值,实现多层级、多功能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效率实现高效生产;减少碳足迹,打造绿色产品;赋能价值链,兑现可持续发展承诺。
在工业领域,施耐德电气拥有覆盖从设计建造到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如流程和工厂自动化、工厂和企业能效管理、绿色智能制造和精益咨询、工艺仿真优化、数字化交付以及供应链控制塔等等方案。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市场调研显示,依托工业物联网的闭环能源管理技术,可以带来IS200EXTBG4A 大约23%的能耗降低;通过专家远程监控和运维优化,可实现最高43%的能耗降低。
向内看:工业企业需要两把“长矛”破局双转型时代
当下,工业企业面临空前的挑战和机遇。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如何解决当下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受阻、订单需求的多样化及用工成本高等问题?如何破解未来高质量发展与低碳转型的“矛盾”?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全球产业观察家林雪萍表示:“工业用户的需求与数字化紧密结合,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双转型不仅是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工业行业思维的整体升级。”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正是企业破局的两把“长矛”,不同行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借力数字化技术,推动企业自身韧性、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当下发展与行业未来走向的独特转型之路。
江苏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房国荣表示,智能制造对解决农化行业典型痛点效果显著,并能带来“减员、增效、提质、降本、安全环保“等诸多收益。金旺正在从传统的设备制造商转型为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宽度一厘米,深度一公里,做精做专做特”的理念走出独特的转型升级道路。
面对减碳需求的倒逼,流程行业特征显著的白银有色正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实现集团级的华丽转身,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与自动化管理中心主任贾思柔认为:“白银集团通过制定顶层设计、规划和自上而下的集团战略来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智能制造,通过信息化技术与经营管理的结合,形成系统性的转型举措,以关键示范项目为试点、突破口,带动旗下多家子公司的协同升级。”
向外看:从零和竞争到协作共赢,未来工业需要价值共生的开放式创新生态
当下,纵观企业外部环境,企业的创新模式正从一家企业的单点突破转变为生态系统的融合发展。工业企业应如何建设开放创新生态,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创新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企业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IS200EXTBG4A 球合伙人阮芳指出:“企业不仅需要汇聚内部资源推进技术创新,更要积极构建创新生态加速创新进程。只有以价值共生的生态协同更好地赋能客户,才能稳固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创业邦创始人兼CEO南立新进一步表示:“创新不仅关乎企业当下的生存,更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创新生态的建立将有助于企业保持生命力与竞争力,发掘更多商业机会,找到带领企业实现二次腾飞的‘第二、第三曲线’。”
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开放式创新型工业生态圈的打造,已连续3年举办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孵化中小企业生态伙伴,为行业发展提供可落地、可复用的解决方案。作为创赢计划生态合作伙伴之一,中科创达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鸿飞认为,生态创新的构建应立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注重“天时、地利、人和”的把控。企业不仅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将创新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更要找准自身的生态地位,实现内外部深度融合。
创新服务:双转型落地的最佳支撑
数字经济时代,服务已经被赋予了全新内涵。企业在双转型期间又需要怎样的服务?对此,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缪荣表示,“双转型并不是简单的转变,而是系统化的长期工程,双碳目标为企业带来的挑战主要在外部,数字化转型则要求企业从内部进行变革,企业需要借助专业服务重塑发展边界,再造组织能力。”
以体系庞大、生产流程精细的汽车行业为例,全球汽车发展已进入不可逆的低碳、可持续快车道。沃尔沃汽车亚太电子软件和间接采购高级总监沈燕敏指出,企业需要兼具数字化能力、丰富碳中和经验与创新能力的专业合作伙伴。通过施耐德电气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沃尔沃生产工厂能够有效监控能源的消耗,并据此采取降低能耗、提升效率的减碳行动。
施耐德电气发布的高管洞察指出,企业普遍需要碳中和的整体规划和咨询,并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效果仍与预期有较大差距。作为服务的提供方,施耐德电气持续引领服务创新,带来涵盖从咨询到落地的绿色能源管理和绿色智能制造方案,并将数字化服务贯穿于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从而实现低碳化与数字化的协同发展。

IS200EXMDG1A 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中国研发中心全新升级

IS200EXMDG1A伴随市场需求的蓬勃发展及技术创新的持续赋能,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工业自动化市场之一。一方面,千行百业对自动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需求进一步攀升;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企业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涨、供应链受阻等韧性问题。在2022年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上,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中国研发中心(IA China Hub)迎来全新升级,将“本地研发、中国首发”的发展愿景落至实处,助力本土客户、合作伙伴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胡晓表示:“新常态下的工业自动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立足本土、敏捷创新势在必行。秉承‘本土需求、本土创新、本地研发’的原则,工业自动化中国研发中心将进一步释放组织、文化、人才对业务创新的强大赋能力量,开启自动化业务本IS200EXMDG1A土化的新时代。”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以工业自动化中国研发中心的升级为起点,拥抱全新挑战,并致力于:
以ATV310L系列变频器为例,这款专用变频器基于物流行业需求开发,已成功应用于多家知名电商快递的仓储配送系统。其相较传统产品缩短近40%的研发周期,充分表明了施耐德电气对本土市场的重视和充足的创新支持。
根植中国市场三十余年,施耐德电气长期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理念打造本土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工业自动化中国研发中心将进一步通过本土研发应对本土需求,融合国际品质与本土创新,开发自动化及控制产品、行业专用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等,以中国速度打造弹性供应链,更好地服务客IS200EXMDG1A户、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及最终用户在内的生态合作伙伴,共赴创新赋能的工业新未来。

本届创新峰会上,施耐德电气展示了一系列高效可靠的产品及以软件驱动赋能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高效赋能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敏捷且富有韧性的业务运营模式。
立足本土,链接全球,携手共创工业未来
从产品到技术,从行业到生态,施耐德电气始终致力于引领行业发展,思考如何利用技术、联合创新来落地数字化转型。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理念,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中国研发中心(IA China Hub)全新升级,将“本地研发、中国首发”的发展愿景落至实处,融合国际品质与本土创新,以中国速度强化弹性供应链,开启工业自动化业务本土化的新篇章。与此同时,施耐德电气“工业SI同盟”全球计划正式落地中国,助力中国客户链接施耐德电气全球资源,依托专业支持与多元平台,强化全球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创新、资源整合和能力提升,携手共创工业未来。

IC695ACC402 利德华福第七代高压变频器重磅发布

IC695ACC402 谈到国内的变频器市场,利德华福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从2000年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台高压变频器并投入运行以来,利德华福作为国内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压变频器的专业制造商之一,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帮助用户更高效、更节能地生产制造,共同创造简单、绿色、环保生活。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以及智能制造战略的不断推进,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低碳化转型,捕捉商业模式变革机会与全新增长机遇,成为工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必答题。在工业领域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冶金、电力,水泥、矿山、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客户对高效率、数字化应用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当中,高效、节能的高压变频器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行业领导者,二十多年来,利德华福以其持续积累的领先优势和从未停止的创新尝试,以及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一代又一代的HARSVERT系列高压变频赢得了行业的广泛认可与良好口碑。而今,经典再进化,传承于利德华福经典基因的第七代高压变频器正式发布,利德华福再一次引领高压变频器未来发展IC695ACC402 趋势,帮助客户从容应对愈加繁复的应用场景。
引领高压变频器设计新潮流
从成立至今,利德华福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亦承担起行业的责任与使命,带领整个行业大步向前。“第七代高压变频器是我们整个HARSVERT系列的传承和升华,引领市场和超越自己是我们的DNA,”在谈到新产品的突破点时,利德华福总经理胡晓如是指出。“利德华福一直在加速推动高压变频器的发展,我们希望新一代产品在技术创新,还有绿色、节能技术使用中能够推动高压变频向数字化、绿色可持续、高效低功耗的新时代方向发展。我们还希望不仅立足于自身,也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利德华福首席技术官倚鹏介绍到,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市场变化趋势,满足客户应用需求,第七代产品相比前代产品在新型器件应用、先进电路设计、新型系统散热设计、软件功能以及数字化方面,新产品均有创新性技术突破,同时也继承了HARSVERT系列经典设计,包括内置断电自动重启、同步投切、飞车启动、主从控制、Droop控制等众多功能。。
从产品本身来说,第七代高压变频器在产品设计上有极大的提升,无论是纵向与前代产品相比或者横向与市场同类产品比较,新产品的优势都足够大,能给客户带来良好的价值收益。利德华福市场部总监金石将其总结为“四新”、“三高”、“两低”三个层面。
“四新”是指新的核心器件、新的电气技术、新的结构设计及新的数字化服务;“三高”是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和高质量服务,而“两低”则是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低,以及低碳。
比如,在变频器核心半导体器件上,新一代高压变频器采用专用于高压变频器的新型IGBT模块,实现IC695ACC402 了低功耗与高集成度的统一,采用新型封装型式,使得电路设计更加简化,故障点更少,可靠性高,同时创新的电路设计采用了叠层母排设计方式,使得IGBT两端的尖峰电压大幅降低,有效延长了IGBT的使用寿命;而金属薄膜电容的引入,其寿命长、发热低、耐压高的特点,不仅提高了器件自身的使用寿命,还使得配套电路的设计更加简洁,这样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用户全生命周期费用更少。
金属薄膜电容彻底改变了高压变频器需要定期更换电容的维护方式,在设备生命周期内无需更换电容,同时,将电容耐压提升至1200V,使得均压问题导致电容故障的情况也彻底消除,大幅降低了设备的运营维护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此外,新型高效风路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风路建立模式,通过3D建模仿真,使柜体上部器件和下部器件的风路等长,并通过精确的热仿真辅助设计技术,确保各部分温升均匀;新型风路设计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系统部件的数量,系统可靠性提高而且维护也更加方便、快捷。
而新型无线传输技术亦实现了在高压变频器领域的首次应用。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高压变频器中高低压隔离的难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高压部分的信号不再是信息孤岛,变频系统内部的温湿度信号可以统一进行管理,实现了环境感知的能力并为数字化应用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整机长度最高降低45%,深度最高降低15%,功率单元内部连接电缆数量最高减少85%,整流桥耐压最高提高23%,直流母线电容单体耐压提升3倍……一系列领先设计给第七代高压变频器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也让其使用寿命更长,数字化程度更高,也更易使用,引领着高压变频器的发展方向。
数字化基因诠释客户新价值
能源利用效率想要更进一步,必须依赖能源管理技术的突破,数字化技术便是其中的关键。同时,在“双碳”的背景下,与其他减碳举措相比,数字化技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收益,因此,数字化创新是当下技术创新的一个重点。而第七代高压变频器在数字化方面的特点,尤其值得一说。
在利德华福看来,如果说三十年前,高压变频技术的产生,迎来高压电机调速、节能降耗的大时代。那么,未来三十年将是高压变频产业向数字化、能源网络化、电力电子高效低功耗、高度集成化再升级的数字化能效时代。
代表行业未来趋势、未来技术创新方向的利德华福第七代高压变频器自带数字化基因,能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新基础设施,并在变频器内部新型传感器设计的加持下,提供PC端和移动端的全数字化平台应用,通过4G网络,客户可以实时查询设备运行状态,访问设备电子档案,获取报警信息并远程派工;同时,利德华福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基于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为客户提供预测性维护,设备诊断报告,以及更多精确的、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在冶金、水泥、矿山、化工、油气等传统重工业行业领域,基于状态的预防性和预测性维护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增强操作安全性,最大化确保正常运行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并减少维护工作和成本。
不断迭代,2万台交付见证磐石般品质
从成立至今,HARSVERT系列高压变频器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在冶金、水泥、矿山、化工、石油天然气、市政、水处理等行业有着大量的应用案例,据利德华福销售总监郑瑶透露,利德华福变频器总交付数目前已超过20000台,覆盖了国内大型工业行业的主流客户,充分彰显利德华福多年来一直处于国内领先的市场位置。
质量和创新是刻进利德华福DNA里的特质,坚若磐石的品质,体现在交付给客户的20000+台产品中。强大的研发实力、丰富的行业经验、精益求精的生产理念、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严苛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保证了利德华福每一代变频器性能与品质的可靠。

DP840 3BSE028926R1 格创东智参编全球首个AI模型开发管理标准

DP840 3BSE028926R1近日,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发布全球首个AI模型开发管理标准——《人工智能研发运营一体化(Model/MLOps)能力成熟度模型第一部分:开发管理》。格创东智与华为、百度、京东、商汤、第四范式等30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共同编制,是唯一一家参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此举证明格创东智在工业场景人工智能研运一体化领域的卓越技术实力。
随着人工智能工程化应用的全面爆发,智能化转型企业的关注从完备易用的工具和平台体系,逐渐转化为数据、算法和模型等AI资产的研发运营和管理。MLOps和ModelOps技术被誉为实现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的最佳路径,受到了产业界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的广泛关注。
作为《人工智能研发运营一体化(Model/MLOps)能力成熟度模型》系列标准的首个标DP840 3BSE028926R1准,该标准填补了国内外机器学习项目开发管理标准的空白。该标准从需求管理、数据工程和模型开发等3个能力子域切入,包括10个能力项和28个能力子项,对机器学习开发管理过程提出了五个级别的能力要求,分别为基础级、专业级、优秀级、卓越级和领航级。

据 INSIDEEVs 报道,在过去几个月,特斯拉德国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雇佣了约 5000 名员工。当该工厂未来达到满负荷生产时,特斯拉预计该工厂将会有 1.2 万人。INSIDEEVs 称,虽然该工厂在今年 3 月份才开业,但目前该工厂每周生产约 1000 辆汽车。同时,INSIDEEVs 预估,今年结束前,该工厂每周可生产约 3000 辆汽车。而特斯拉在投资数十亿美金建造该工厂时,特斯拉预估其最终年产能将达到 50 万辆。不过,为了升级德国工厂并建立轮班系统,特斯拉下周将关闭该工厂 10 天。
目前,特斯拉德国工厂仅生产 Model Y,未来 Model 3 也将在该工厂生产,但并不确定该工厂是否会生产 Model S 和 Model X。目前,特斯拉仍未在欧洲发布新版 Model S 和 Model Y,同时,在欧洲网站上特斯拉也不显示这两款车的预计交付时间。
作为参编该标准唯一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格创东智自成立起,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大数据DP840 3BSE028926R1、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技术在制造行业进行应用实践,赋能工厂一线的生产制造、品质优化、设备维护等环节。
格创东智已在需求管理、数据工程和模型开发等标准中涵盖的三大能力子域中,积累深厚的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其中,格创东智在模型开发方面的实力处于行业内领先地位,具备复杂模型构建和管理能力、工业应用开发能力和交易能力等,已沉淀工业模型近3万个。
格创东智在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运用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场景和显著的效果,其自主研发的格创天枢AI视觉检测系统,覆盖工业生产制造的各个领域,从来料识别入库、来料检测、人员作业动态监控、视觉引导智能装配作业、质量检测、品质分析,再到出库前后的流程追溯,提升生产线智能化程度,减少人工作业量、提升人员作业安全、保障品质稳定性、加快生产速度,打造全流程智能产线。
格创东智天枢AI视觉检测系统开发行业领先的“感、存、算、知”一体化技术架构,高效实现算法模型自主学习、面向客户的应用管理和硬件资源的合理调度,并分别针对半导体、新能源光伏、SMT行业推出行业专属产品SEMI ADC、NE ADC和SMT AIR,已为半导体、泛半导体、新能源光伏、3C电子等领域众多头部企业实现显著的品质优化效率提升。
格创东智针对半导体行业推出的SEMI ADC智能一体机,可实时完成缺陷判别、并自动按照工艺流程处理,异常拦截时间提早1-2小时,将检测站点生产周期缩短60%,每条产线可以实现人力效益超千万/年。

AB121 超越经典,智启未来

AB121 断路器的核心在于其开断技术及机构性能。EvoPacT HVX采用高性能真空灭弧室和环氧固封极柱,全面提升了产品的电气寿命和容性开断能力,使产品更加安全可靠。全新升级的真空断路器性能优越,满容量开断次数高达100次,电气使用寿命高达5万次,背对背电容器组开断电流可达800A,且采用了电压、电流双老炼工艺。而创新的超程可视化设计,能够直观显示真空灭弧室触头磨损程度。这些设计,均有力地提升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和电气性能。
此外,EvoPacT HVX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弹簧操作机构,机械寿命最高可达50000次,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实现了更好的工作表现和更少的维护。模块化设计也带来了全新的高效运维体验。例如,无需特殊工具,仅需15秒即可完成分合闸线圈的整体更换;仅需1分钟即可完成电机模块的现场更换,使得快速恢复供电成为可能,进一步降低了客户的运维成本。
依托于断路器组件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新一代EvoPacT HVX拥有广泛的行业应AB121 用场景,更可支持极限工况下的特殊应用。例如2300m高海拔、-25℃低温场景下、高的直流分量以及电容器组投切能力等场合,产品性能卓越,可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此外,新一代 EvoPacT HVX还通过了多国船级社的认证,并满足国家电网对防凝露性能的要求,堪称全能型选手。
数字原生,功能全面
数字原生的设计思维,为新一代EvoPacT HVX断路器实现了数字化形态的重塑。在EvoPacT HVX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数字化技术能力的设计和植入。依托这一设计思维,EvoPacT HVX断路器拥有内嵌式智能温度监测、真空灭弧室特性监测、手车配柜智能监测、机械特性及二次回路监测,以及电动手车、地刀的控制、监测和保护等智能化功能。断路器内置的智能监测模块BMM,可以提供灵活的功能组合和完整的系统架构,降低现场调试工作,进一步提高设备可靠性。
完善的机械特性监测,能够帮助用户清楚发现和掌握断路器的性能状况和零件磨损情况,并对断路器的合闸、分闸、弹簧储能操作和动作特性偏差进行监测,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借助于新一代EvoPacT HVX数字原生的智能特性,还能使用户更科学地实施、管理和完善维护计划,避免非计划性停电和降低计划性停电频次。
完整灵活,降本增效
作为一套完整的数字原生智能断路器全套解决方案,新一代EvoPacT HVX的数字化功能能够以灵AB121 活、完整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基于整柜智能化理念开发,新一代EvoPacT HVX从本地显示到云端服务、从温度监测到智能控制的每一项数字原生功能,都能以“搭积木”的方式加入到EcoStruxureTM三层架构之中,并最终按照客户需要,交付业界一流的灵活数字化方案。
此外,新一代EvoPacT HVX通过融入施耐德电气 Ecostruxure 架构平台,还可以尽享中低压一体化的数字化体验。该智能解决方案的客户价值,在于降低设备的故障风险并及时预警,提高客户运维效率并提供增值服务,大幅降低客户运营成本。
绿色低碳,兼容多能
卓越的绿色可持续性,同样是“双碳”目标背景下,新一代EvoPacT HVX断路器的突出亮点。这款新品采用绿色低碳设计,符合欧盟RoHS指令及REACh法规的要求,按照ISO 14025对产品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分析,披露了包括全球变暖潜能值在内的多项环境影响因子,通过包括提升产品寿命、增强可扩展性在内的多项可持续改进,帮助用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高效利用资源。
超越经典,演绎三大客户价值
极致过硬的可靠品质,以及数字原生、模块化的创新设计理念,使新一代EvoPacT HVX在实际应用中得以为广大电力行业客户带来智能超越、性能升级、灵活高效三大核心价值,体现在:
灵活兼容搭配,智能绿色成套
EvoPacT HVX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外形尺寸和现有同规格HVX 保持一致可互换,柜体一次无需做任何特殊设计,用户可直接配柜、实现升级的兼容和无缝衔接。特别是,基于全新一代的 EvoPacT HVX中压真空智能断路器,施耐德电气还同步推出了新一代PIX中压智能空气绝缘开关柜。新一代PIX开关柜不仅优化了主回路电场强度,且采用一体式接地开关,避免误操作更安全,操作维护更方便。
不仅如此,新一代PIX开关柜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拥有上百种典型设计方案保证快速交付,全系列产品自由拼柜保证灵活扩展;搭载施耐德电气最先进的EvoPacT HVX 真空断路器和Easergy MiCOM P5 继电保护装置,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绿色低碳的中压成套产品。
凭借在各个方面的创新设计和优势,新一代EvoPacT HVX还荣获了2022年iF设计大奖,充分体现了业界对这一划时代创新利器的高度认可

1203-GK5 皮尔磁:地下采矿机器的安全

1203-GK5奥地利Sandvik矿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开发并生产用于切割矿物和矿石矿床以及挖掘全球道路隧道的露天采矿和采矿机器。持续采矿机器和移动输送系统的开发,工程和生产中心位于其位于Zelteng的工厂。该工厂拥有170多年的历史,与其产品和服务一样,属于Sandvik采矿和岩石解决方案部门。
采矿机器的安全要求非常高,在机器准备就绪供使用之前,将会出现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为了满足所有必要的安全规格,必须对“背后”的技术进行编程、测试,然后将其安装到机器上。Pilz是一个长期且经验丰富的开发合作伙伴,Sandvik也为其机器MB670-1 Bolter Miner提供了支持,1203-GK5该设备用于长壁开采煤矿。奥地利采矿机器制造商的目标是确保可靠的防爆保护等。皮尔磁提供的解决方案是自动化系统PSS 4000在 Bolter Miner上提供安全的喷嘴监控SMS III,以及安全的小型控制器PNOZmulti 2执行安全功能,如紧急停机。
风险得到安全控制
要完全排除潜在危险,必须在使用喷嘴时遵守规定的最低水量,水压和空气压力值。现在,自动化系统 PSS 4000取代了以前的系统来监控喷嘴和机器,并优化了功能范围。因此,如果有喷嘴阻塞或丢失,就可以安全地检测到喷嘴。根据机器的不同,PSS 4000还为Sandvik提供了再次调整参数设置的机会,1203-GK5或者在必要时,最终用户可以在Sandvik启用的参数范围内自行调整参数设置。另一个优点:每台机器都可以串联生产,因为该解决方案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机器。因此,采用PSS 4000的新型喷嘴监控系统在可操作性和操作安全性方面达到了标准,从而实现了整体的安全性。

5519B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创变之道

5519B 以“数字赋能,全程减碳”为主题的施耐德电气2022年创新峰会在云端开启。在此次峰会上,施耐德电气邀请到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以及德国能源署北京联络处主任、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陶光远两位资深嘉宾,与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中压业务战略与行业拓展副总裁薛毅、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低压业务行业应用与创新总监张翼同台论道,共同探讨了在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的创变之道。
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多元化,促行业生态格局进化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众说纷纭的一个问题是:新型电力系统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这样的变化将如何影响电力行业的生态格局?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指出,新型电力系统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向多元化发展,这一变化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例如在发电侧,将呈现出电源技术多元化、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在用户侧则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电力“产消者”,同样使得市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
蒋莉萍指出,这种多元化特征,将为整个行业的生态格局带来非常大的变化5519B 。首先,行业将需要更多拥有“智慧”的技术装备,从而使电力系统更加智能、高效、有效地运转。与此同时,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作为一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系统,要完成保安全和保供这两大关键任务,则将面临供需平衡的更大挑战,并驱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格局发生变化。
应对这样的变化,除了在技术层面的创新,更需要机制保障方面的创新。蒋莉萍谈到:“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类似,我们提倡电力系统的保安全、保供也应该是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个责任需要由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各方利益主体共同承担,各尽所能,让各方在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分享利润。”
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迎变化,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无疑也需要形成相应的新行业生态。德国能源署北京联络处主任、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陶光远也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越来越高,传统能源的调节作用已不足以满足整个电力系统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更多的用户也参与到电力的调节当中来。
在这方面,德国柏林欧瑞府零碳科技园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借助施耐德电气与合作5519B 伙伴联合设计的零碳方案,欧瑞府不仅完成了向“零碳”的转变,还起到了园区参与电力系统调节的作用。在这里的零碳方案中,就包括了EcoStruxure TM架构的数字化方案——能源管理与整体智慧园区的云边端结合整体数字化方案。
陶光远介绍,依托这一方案,可以很好地响应电力市场的电价波动,在风光电力充足或市场电价低的时候,系统可以自动为园区的电动汽车充电,或利用热泵等系统储能,反之则智能地减少非必要用电量,或释放储存的能量。此举不仅起到了调节作用,还能够帮助用户实现经济效益。他谈到:“未来,希望让电力系统的调节也实现‘从我做起,人人参与’,使所有人包括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作出贡献。”
以“软硬兼备”支撑联合创新,助力“双碳”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施耐德电气看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本身也正是一个不断创新、持续转型的过程。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低压业务行业应用与创新总监张翼谈到,在技术层面,施耐德电气将从硬件和软件等途径入手,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
例如,应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将会出现的一些交直融合或直流的系统,施耐德电气正在依托在中低压配电领域的丰富知识经验,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解决交直流匹配、电网的交直流保护等课题。施耐德电气的ETAP已经具备交直流混合电网仿真计算能力,在运营层面,施耐德电气则相继推出了EcoStruxure Microgrid Advisor 微网能源顾问、EcoStruxure Power Operation Advanced智能配电一体化运管维系统等一系列数字化系统,帮助客户能够更好地兼顾安全性、经济性、清洁绿色等多重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施耐德电气也丝毫不吝于和各界合作伙伴强强合作,分享共创共赢的创新成果。张翼介绍道:“当前,施耐德电气正在通过推进绿色能源管理的创赢计划,不断和光伏、风电、储能、充电等领域的企业开展联合创新,在产品行业标准、基础设施、能源管理系统、软件以及服务等各个层面,共同探索新的创新价值。”
对此,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中压业务市场与战略副总裁薛毅也指出,数字化赋能将成为电力系统创新转型的关键。他指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以数据为驱动,建立精确的数字孪生体,关注数据同步过程,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手段,发现电网的运行规律,实现电网的智能运行,帮助用户提升整个运行的经济收益和零碳转型过程。
薛毅谈到:“新型电力系统既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面对‘双碳’这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施耐德电气将进一步联合行业专家及合作伙伴,在这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通过清洁绿色、节能高效的创新来为双碳助力,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
在此次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上,施耐德电气还结合自身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和行业专家、企业的深入交流,汇总并发布了《绿色之径 –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洞察》白皮书,系统勾勒了新兴电力系统的宏图远景。

5069-L310ERMS2 引领下一代过程控制技术

5069-L310ERMS2 霍尼韦尔近日发布Experion® 过程知识系统 (PKS)最新版本——Experion® PKS R520.2(以下简称R520.2),为工业领域众多最终用户带来过程自动化的新技术和新功能。
R520.2解决方案以Experion®控制的高度集成虚拟化环境(Experion® PKS Control HIVE)为核心,使用户能够集成各个控制器作为共享计算资源的集群。R520.2解决方案的新功能集成了优化控制系统资源和I/O模块的能力,可大幅降低自动化项目及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支出。
Experion® PKS Control HIVE具有其他诸多优势,比如:极大5069-L310ERMS2 的可用性和冗余度可缩短计划外停机时间和减少意外停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最新的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化了生命周期和支持的管理。此外,Experion® PKS Control HIVE提供了一个开放、可扩展的控制平台来兼容其他类型的应用程序,从而降低了集成、运行和维护第三方系统和软件包的复杂性。
R520.2解决方案还进一步扩展了Control HIVE的功能,通过解耦在传统方式上的工程、组态和部署的控制系统的要素,使自动化项目的部署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
其他更新的功能包括支持霍尼韦尔C300PM和EHPM控制器,提高升级方案的灵活性;为生命科学、纸浆5069-L310ERMS2 和造纸等垂直终端用户提供了单元操作控制器的增强功能;支持PROFINET S2冗余,以及支持物料需求规划以提高可用性并简化设备更换。
“在Experion® PKS R520.1解决方案的基础上,R520.2结合了突破性的技术和功能,有效地建立了新一代过程控制技术的核心要素。”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Experion® PKS产品总监Joe Bastone表示,“部署R520.2解决方案能够真正改变用户当前的安装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投资的同时,巩固自身未来的数字化运营。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