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0-52712-7 工业搬运机器人公司海豚之星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0-52712-7 近日,工业搬运机器人公司「海豚之星」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本轮由梧桐树资本独家投资,势能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研发和营销投入,以及自有产线的完善。

作为轻小型搬运机器人提供商,成立于 2017 年的海豚之星以无人叉车硬件为基础,将计算机视觉、运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该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工厂机器人搬运系统。在产品创新方面,海豚首创 AGV 无人叉车模块式结构设计、迷你型激光导引无人搬运车(小海豚 AGV)、激光加视觉混合导引技术等创新型设计。

海豚之星提供的工业搬运机器人产品面向厂内无人搬运、仓储、配送0-52712-7 和清洁四大场景。其系列产品连接了智能制造中的各个环节,致力于将繁琐的流程简单化、定制化,在 3C 电子、仓储、制造、汽车零部件、食品医药等领域凭借自身产品的优异性能,助力客户跳出人力,空间限制,铸就企业新核心竞争力,实现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的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海豚之星已为来自于 50 多个行业的百余家客户提供各类工业搬运机器人,M 系列产品客户包括西门子、康明斯、摩恩、美的等企业。面向仓储的 A 系列产品客户来自物流系统和智能制造集成商,如杭州大华、昆船、今天国际等企业。出海方面,海豚之星也已经全面进入日韩、东南亚及欧洲等国家,实现规模性出货。

海豚之星创始人姚海进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梧桐树资本的认可。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公司实现了多个重大里程碑的突破,产品得到了很多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未来,公司也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帮助,依托不断创新,优化产品和系统,迭代公司自有的产品同时,进一步推动解决方案的落地,0-52712-7 以满足中国乃至全球智能制造,智慧生产的需求,真正从客户的痛点出发,贴合客户的需求。

梧桐树资本投资总监陆元昊认为,工业车辆具有庞大的基数,近年来得益于中国物流业的崛起、疫情影响、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工业车辆的无人化进程将在未来数年内加速推进,市场前景广阔。海豚之星的产品线丰富,既有市面上常见的无人叉车、AMR 系列产品,同时也预见了未来轻小型搬运市场的巨大市场机会,开发出国内首创的无人地牛全新品类,可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团队在机器人底层技术方面有着全方位的技术积累,具备行业稀缺的底层研发能力,同时核心高管在业内深耕数十年,行业理解深刻,能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属于难得可贵的综合性团队。我们非常看好海豚之星的长期潜力。

PCI-6541 释放边缘算力,点燃智慧场景

PCI-6541 据IDC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爆发式增长了266.3%,这意味着当前中国企业的IT架构正在迈向一个云网融合、混合多云、边缘计算等多架构并存的全新阶段。为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数字化转型下的架构变革,7月18日联想正式发布全新边缘服务器ThinkServer SE550 V2,这款双路2U边缘服务器具备强大的计算性能和丰富的扩展能力,能够为企业边缘端应用和场景提供专业计算平台支持。

联想ISG中国战略及运营高级总监、智能边缘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杨春表示:“边缘计算将在企业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联想正在将边缘计算业务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边缘计算方案提供商。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边缘服务器凭借强大的性能、丰富的扩展能力和稳定的可靠性,能够释放边缘端的强大算力,点燃边缘人工智能、边缘网络、边缘云、边缘加速等典型应用的智慧场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海量的数据被逐渐释放PCI-6541 ,仅依靠传统集中式的云计算架构难以解决企业低延时、本地化、高频次的计算需求。而边缘计算技术由于融合了边缘侧计算、存储、网络能力,能够在数据产生端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从而满足用户和行业数字化所面临的敏捷链接、实时业务、智能应用、数据安全等关键需求,因此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约75%的企业数据将不通过数据中心,而是直接在边缘进行计算。

目前,我国智能制造、智慧零售、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正在加速,这些复杂的场景对边缘计算设备的性能要求极高。比如在智能制造领域,利用边缘服务器作为载体,将机器视觉运用到产品质检过程中,智能实时处理海量图片数据,能够实现生产线的管理优化。作为计算平台的核心硬件之一,能够应对复杂多样的业务需求,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服务器应运而生。

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边缘服务器不仅满足运营商OTII边缘服务器的众多标准,配合联想“端-边-云-网-智”的全要素能力,还能为用户提供从软件到硬件的整套解决方案。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支持最多两颗Intel Xeon 第三代可扩展处理器,每个处理器数量最多32核,并且支持NVIDIA专业GPU,为边缘人工智能的场景PCI-6541 应用提供强大算力支持。此外,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也可像普通2U机架式服务器一样,为用户的虚拟化、数据库、云计算和AI等应用场景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实现了便携性与扩展性的平衡。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采用短机箱设计,相比传统机架式服务器能够节省部署空间。同时,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支持16个DDR4内存插槽,内存频率最高可支持到3200 MHz,整机内存最大可扩展到1TB。在硬盘容量方面,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最多支持八个2.5英寸热插拔硬盘,最多两个内置M.2高速固态硬盘,配合Lenovo Anybay技术,可在同一驱动器托架内灵活混搭SAS/SATA/NVMe硬盘,实现灵活扩展。

相比云端服务器,边缘服务器需要深入各类行业使用场景,应对不同的温度、工业环境等需求对产品进行设计和优化。基于联想在服务器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品质追求,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对可能存在的极限场景进行了针对性提升——通常产品工作温度范围为常温,而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支持宽温使用,能够在45℃高温中保持长期高效运行。同时,联想ThinkServer SE550 V2还通过了地震烈度测试,能够保证在极端情况下的数据安全和使用稳定

边缘计算是联想重点聚焦和投入的核心技术领域之一,不久前联想正式成立智能边缘事业部,基于对产业趋势的洞察和用户需求的研究,联想正式发布智能边缘计算品牌“慧天”。同时,联想将充分整合其在边缘计算领域的硬件、软件、方案及服务,致力于成为业界领先的全栈式智能化边缘计算方案提供商。目前,联想已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领域的众多企业提供智能边缘计算服务。

在“科技赋能中国智能化转型”的愿景下,联想中国区基础设施业务群将继续围绕“1248”战略全景,在边缘计算领域持续攻坚,打磨成熟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为千行百业客户提供绿色、敏捷、高效的“新IT”智能架构,助力中国企业迈向数字化转型新阶段。

ZCP270 P0926CP 中科新松DUCO Mind实现人机共融

ZCP270 P0926CP “我国的智能制造需要具有适度的数据采集能力,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局限性,解决柔性制造的难点,适应流水线到网络生产的变化,实现人与机器人的互动互联。”

针对目前中国智能制造的痛点,如何实现人与机器人的互动互联,实现人机共融,正是助力智能制造的关键。

中科新松DUCO Mind智能控制器实现了数字采集与人机共融,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更多可能。

如果说协作机器人模拟人的双臂,那么DUCO Mind就是这灵活手臂的“大脑”。ZCP270 P0926CP作为一款软硬件集成化智能设备,DUCO Mind智能控制器集成了2D、3D和深度学习功能,可用于搬运(拆码垛)、上料、拣选、分类、定位、涂胶、装配、检测等应用场景,具有高性价比,开放性强,易部署实施的优势。

产品型号上,DUCO Mind也更是拥有Mini、Lite、Power、AI四款不同型号,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其特点主要展现在两方面:易用和智能

  • 多传感器融合 深度学习 自主决策;
  • 图形化视觉算法编程 标定简便;
  • 机身小巧 安装简便;
  • 多种应用包集成 配置简单;
  • 高度集成 接口丰富。

在硬件方面,它由高性能CPU(i3/i5/i7)、GPU算法加速器、串口等扩接转口、DI-DO以及多种相机接口(POE、USB3.0)组成。

在软件方面,DUCO Mind软件融合了机器视觉与机器人编程二者于一身。视觉ZCP270 P0926CP相当于给了机器一双“眼睛”来捕捉信息,而“大脑”则是图形化机器视觉软件和算法。DUCO Mind以模块化建构了支持视觉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等用户便捷使用的强大功能。轻松实现AI类、2D/3D视觉应用类、视觉与机器人结合应用类项目的敏捷开发与实施。

这里的模块涵盖相机模块、标定模块、算法模块、机器模块。

相机功能模块可以快速实现2D/3D相机的添加和删除,实现相机相关参数的设置。

标定功能模块集成了眼在手上、眼在手外标定流程,以及内参标定和测量标定等功能。

算法功能模块具有2D/3D和AI算法,通过算法的组合实现项目实施的敏捷开发。

机器人设置功能模块,可以实现多可®全系列机器人的仿真,控制和状态查看等功能。

  深度学习:

DUCO Mind也配备了高性能深度学习推理模块,其中包括:实例分割、目标检测、目标检测-精检测、分类和旋转框目标检测等。并提供独立标注工具:DUCO Mind – DL – Label和训练工具:DUCO Mind – DL – Train。二者可高效完成深度学习模块的应用。

DUCO Mind – DL – Label用于图像标注,可以对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矩形、多边形、旋转矩形以及类别标注,并为每个标注框打上标签,最终导出适用于DUCO Mind – DL – Train的标准格式数据集。

DUCO Mind – DL -Train用于模型训练,接受DUCO Mind – DL -Label软件导出的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并且可以选择训练方式,包括目标检测、旋转目标检测、实例分割、分类等方式,最终导出适用于DUCO Mind智能软件dmmodel模型文件

应用场景

  解决3D鞋底涂胶难题

“鞋底涂胶”是所有鞋型都不可或缺的工序。要实现这个“小环节”的自动化需要克服以下几个难点:首先,鞋子的生产具有非标性,尺码、款式、材质都会改变鞋底的涂胶位置和涂胶厚度。其次,该工艺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机器人本体的加速性能、震动抑制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最后,与工业涂胶不同,鞋底涂胶对涂胶的均匀性具有很高的要求。

DUCO Mind能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多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和融合,提供稳定持续的3D视觉柔性化定位,精准的完成不同鞋型的鞋底边缘轮廓提取,在不同鞋型生产中实现协同和互换,而不影响最终的性能和效果

强大的新松Core机器人控制系统,大幅提高了协作机器人的稳定性和重复定位精度。通过搭载胶枪沿鞋底不断变化的三维曲线涂胶均匀出胶,满足了鞋底涂胶面积的均匀性以及单位面积胶量的均匀性要求。

DUCO Mind+协作机器人,将视觉、运动控制和工艺结合,解决了鞋底涂胶难题,同时也可应用于自动化喷漆、喷涂等行业,为恶劣作业环境中机器代人、无人化生产提供解决方案。

  实现精准抓取

目前机器人完成重复性工作非常常见,但是无序的应用环境则要复杂得多,这就意味着机器人无法依靠设定好的程序继续执行工作,而是需要对环境进行感知、分析,从而再做出判断。

采用3D相机进行三维数据的采集、匹配、识别,能够实时的“看到”工件所处的位置以及姿态,自动判断得到下一个抓取的工件信息。机器人根据3D成像系统的分析结果,自动规划路径并同时避开障碍物实现对工件的抓取。

DUCO Mind在汽车行业现场使用3D深度相机,通过粗匹配和精匹配算子,由粗定位到精定位的识别,从而解决现有机器人无法自主识别三维空间中非固定目标作业点的问题,实现了工件在不同场景,不同姿态,不同高度的定位抓取。

  打开智能制造的大门

机器人控制器作为机器人的“大脑”,对机器人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传感器技术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快速进步,机器人的研究也在高水平进行,同时也给机器人控制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对新一代机器人的共性需求下,作为国产协作机器人的排头兵,中科新松一直在立足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为多样化、可扩展的机器人全方位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更多人力资源的释放与转移,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让机器人敲开智能制造的大门。

VBS01-EPD AMR工业移动机器人助力新能源汽车智造升级

 VBS01-EPD 为期两天的论坛,以 “1+5+1”方式举办,即1场主论坛、5场专题论坛、1场展览会,论坛以“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为主题,聚焦新能源汽车设计与研发、 智能制造、 数字化工厂、 新能源三电系统、 车身工艺、 芯片和软件安全等应用解决方案。汇聚全国汽车整车厂、 动力总成、 三电系统、 汽车电子、 底盘与内外饰件等近1500名行业决策者、研发技术人员及行业精英共享产业最新洞见,探索“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机遇。

库卡中国物流自动化受邀参加此次盛会,并在总装智能制造技术论坛发表了《AMR工业物流解决方案助力新能源汽车智造升级》的主题演讲,和大家分享了AMR工业移动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也介绍了KUKA AMR在国内外汽车制造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

库卡中国物流自动化华南区销售经理袁开成作为本次演讲嘉宾,介绍了KUKA在汽车制造领VBS01-EPD 域的先进机器人技术、丰富的产品系列、行业Know-how和全球服务网络,除了全球闻名的库卡四六轴工业机器人,库卡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也将聚焦汽车制造,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打造新能源汽车全流程解决方案

  AMRs+K-MReS相结合

库卡移动机器人提供全系列移动机器人产品和K-MReS软件平台,为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其制造升级。

KUKA提供AMR移动机器人全系列产品,根据客户场景,选择适配产品,均采用激光SLAM定位建图,多导航融合技术,无需场地改造,快速部署,迅速上线,不影响正常生产。

同时采用K-MReS软件平台(库卡移动机器人专家管理系统),可实现各类型、各品牌移动机器人在VBS01-EPD 厂内全流程、各环节的群体智能、任务执行、高效协同,同时还可指挥其他自动化设备(呼叫盒、输送线、自动门、电梯等),支持各种工业制造场景,助力打造无人化、数字化的智慧工厂。

  项目概况

  • 项目采用先进的德国激光SLAM导航技术;
  • 提供特制AMRs并加载定制化工装,用于搬运卡车车身,自主导航对接多个工站。

  项目价值

  • 定制化AMR产品,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 利用机器人工作站和AMR相互配合,有效利用空间,达到极高的流程可靠性;
  • 高度柔性化,可根据实际生产,拓展和调整不同的生产模式;
  • 软硬件相结合,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KUKA AMR

聚势共赢,携手同行。在未来,KUKA AMR将持续优化产品体系,与合作伙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深入交流,互动促进,助力新能源汽车智造升级。同时,库卡中国物流自动化还将持续发力如半导体、3C电子、光伏、白色家电等制造行业,以及医药、新零售、电商等仓储物流行业,

TC562 “产+运”各有妙招,高效供应轻松升级

  TC562如果说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心脏”,那么围绕制造业形成的产业供应链,就是“血管系统”——它“环环相扣”,联结起上下游企业。要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产业供应链的共同发力:

从原材料提炼,到生产为元器件,再到制造成品,要经过供应链上下游大量供应商的分工;而各供应商分别位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园区,这就需要仓储运输来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结。如果能让这两个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都逐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1+1>2的效果自然也会随之显现。

为此,工业园区解决方案与仓储物流解决方案“强强联合”。打造高效、经济的产TC562业供应链,霍尼韦尔“自有一套”。

  安全与效率

  工业园区的“运转核心”

近年来,为了释放更多生产力、更快地走上“高效精进之路”,各大工业园区都在加快数字化改造。但整体升级往往涉及集成控制、状态监测等多方面,如果不进行合理规划、“头痛医头”,往往耗时耗力,也容易出现环节间的衔接问题。

霍尼韦尔工业园区解决方案以数字化平台连结楼控、消防、安防、广播等专业产品,为不同功能的工业园区“量体裁衣”,实现高效升级:

比如针对大型高科技工业园区,霍尼韦尔自有一整套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包含消防安全TC562系统的接入及管理,安全运营流程管理及风险隐患识别可视化系统。这样的一体化方案提升了风险管控能力,不仅减少了经济损失、降低了安全运营的成本,园区的安全生产效率也稳步上涨,带来了多重经济效益。

而面对某先进制造工厂提出的升级需求,霍尼韦尔则打造了安防系统集成化统一平台,配合门禁控制系统,让工厂“慧眼如炬”,同时又严密安全。此外,还有综合安全集成平台、音视频通讯系统等多种解决方案可以组合使用,轻松覆盖多种需求,为高效生产“扫清”各种障碍。

  集成与数字化

  仓储物流的“提效秘钥”

作为联结各生产地的“桥梁”,原料的输送时间、零部件的运送过程等,都“拿捏”在仓储物流环节中。如果因效率不足而影响货物流通,或者在分拣整合环节出现错误,对于上下游企业来说都会造成不小的难题。

面对提效挑战,霍尼韦尔用集成与数字化出击,助力打造智能仓储与物流系统。在硬件方面,自动化的输送与分拣系统让货物整合更轻松,而机器人解决方案为码垛拆垛等重复性工作提供了更高效的选择,配合AS/RS自动存取方案,打造一体化的智能履单流程。仓储执行系统 (WES)则提供软件支持,基于数字化分析进行决策,让运转和管理效率再上一层楼。

SYN5201A-Z–V217-3BHB006714R0217 制药 4.0 搭载SIKO智能规格转换优化解决方案

SYN5201A-Z–V217-3BHB006714R0217“规格转换”这一概念,并不一定会立即引发制药行业的关注。但是,如果从制药生产中所面临的以成本、竞争压力以及严格的监管为主要特征的挑战来看,智能化的规格转换就意味着在效率、产品质量和过程可靠性方面取得竞争优势。利用自动化的联网解决方案,制药公司得以朝着制药 4.0 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在制药行业,中心线的设计非常重要,其中必须始终选择最佳的机器设置,以避免不必要的工艺偏差,从而防止产品质量下降。以最佳方式连结生产、技术、维护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设备效率。此外,制药生产中日益增长的产品多样性和越来越小的批量,都要求设备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这就需要进行规格转换,它可能是设备可用性方面的关键性因素。通过优化规格转换,可以显著减少产品转换的转换时间,并提高过程可靠性。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制造商 SIKO GmbH 提供不同的规格转换方案,包括纯机械SYN5201A-Z–V217-3BHB006714R0217式的位置指示器乃至全自动定位驱动器。

  优化规格转换的效益

规格转换在制药生产中无处不在,特别是对于产品的包装工艺、标识或检查。每当必须为新产品在机器上更改尺寸时,就需要调整所谓的规格——无论是使用曲柄手动调整还是通过驱动器自动化调整。

更改机器设置时,必须始终小心,因为错误可能会蔓延开来,从而对产品结果造成不利影响。监控或者全自动化的规格转换可将错误设置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使过程的设计更加灵活。优化规格转换的优势在于:

  • 高重复精度,使药品生产始终保持相同的规格和质量
  • 加快转换时间,从而提高处理速度
  • 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 提高过程可靠性,这也是制药生产中的关键性标准

规格转换分为手动、监控和自动转换。哪一种类型的规格转换最合适,取决于要求:规格调整的频SYN5201A-Z–V217-3BHB006714R0217率越大,生产质量的要求越高(这是制药行业的准则),就越适合使用监控或者自动化的定位系统。

  手动规格转换

手动规格转换使用机械和电子位置指示器来指示当前位置的实际值。它们适用于极少需要进行调整的基础机器。SIKO 畅销的机械数字位置指示器非常精确、清晰易读,并且可针对每一种应用进行专门配置。

相较于机械位置指示器,电子位置指示器的优势在于可以自由编程,因此使用更加灵活。可以轻松配置诸如主轴间距、小数位、旋转方向、安装位置或在折角模式下使用等参数。方便实用:机械和电子型号可兼容安装,因此改装或扩展都不成问题。

  监控规格转换

可与总线兼容的电子位置指示器可以通过规定额定值监控规格转换,指示器集成在机器控制系统中。借助其中保存着所有产品型号及其配方额定值的配方管理单元,可在各个位置指示器和上级控制单元之间进行实际值和额定值的交换和校准。由于在指示器上的所有额定值和实际值一致的情况下才会重新启动设备,因此可以提高过程可靠性。这样可以避免次品或损坏设备部件。在这一产品型号中,仍然手动对轴进行调节;而以电子方式监控设置是否正确。电子位置指示器的特别之处在于 LED 指示灯,它可为操作员清楚地显示位置状态:绿灯表示“位置正确”,红灯表示“位置不正确”。此外,显示器中还集成有一个箭头方向指示器,指示出正确的调节方向。

  监控规格转换的应用

在制药生产中,监控规格转换可能会对例如需要频繁调节的装盒机设备或者产品的标识大有帮助。“追溯”设备是一项相对较新的研发成果,必须通过该设备为处方药贴上清晰、可追溯的标签。同时,诸如打印、读取、贴标签和称重等各种过程都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整。利用监控规格转换就可以显著提高这些设备的过程可靠性。

  自动规格转换

如果需要在不加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轴进行调节,人们就会谈到通过紧凑型驱动器进行自动规格转换。与机器控制系统联网的驱动器直接移动到所需位置。通过自动化可以进一步大幅减少转换时间。此外,如果必须经常对难以接近的设备部件进行调整,那么自动化也是有益的选择。

驱动器以其高度集成的结构为特点,它将所有组件组合于一个设备中:无刷直流电机(无磨损)、低背隙的高性能传动装置以及位置传感器和电力及控制电子装置。将驱动器集成于机器控制系统之中以及与控制系统通信均非常简便,这还要归功于大量的通用标准接口。其中包括符合 Siemens 标准的 Profibus 或 Profinet 接口、成本低廉的串行接口(例如 RS485 和 CAN)、IO-Link 以及现代工业以太网接口。

根据应用的要求不同,需要考虑驱动器不同性能等级的问题:折叠纸盒料库中的小型驱动器仅需较低功率进行微调,而在大型纸板箱供给系统中则必须通过驱动器以相对较高扭矩移动整个机组。

同样,在使用这种规格转换型号时,仅当驱动器与控制系统之间的过程数据交换使实际值与额定值一致时,控制系统才会命令设备重启。

MHD095C-058-NG1-RN 保险行业巨头苏黎世推出通过西门子低代码平台开发的新企业级解决方案

  • MHD095C-058-NG1-RN 苏黎世保险正在使用西门子低代码平台构建下一代解决方案,并推动全方位数字化转型计划
  • 苏黎世在西门子低代码平台上仅用12周时间就建立了新的恐怖主义数据采集解决方案,取代了关键的遗留应用,并简化了700多项核保工作流程
  • 超过150万名客户通过新的“My Plans Portal”轻松访问帐户
  • 为了防止影子IT,苏黎世保险正在使用西门子低代码取代1400多个遗留的Lotus Notes应用

中国北京 – 2022年7月19日 – 企业级低代码应用开发全球领导者Mendix公司, a Siemens business宣布,保险行业巨头苏黎世上线了两个重要的全新企业解决方案,简化了核保工作流程并提升了150万位用户的体验。这两个解决方案均使用西门子低代码平台构建。

苏黎世保险使用西门子低代码开发平台改进应用开发流程并实现MHD095C-058-NG1-RN 更加快速、高效的迭代。基于原有保单系统,苏黎世保险使用低代码重构了一个为恐怖主义保险捕获数据并计算保费的应用。此外,他们还使用低代码构建了“My Plans Portal”,使150万客户能够一站式登录门户并获得养老金和投资信息。

  为现代世界提供恐怖主义保险

恐怖主义保险是苏黎世保险的关键产品之一,这项业务为其带来了数百万英镑的保费收入,约占苏黎世保险保单的三分之二(大约2万份)。核保工作人员之前在执行恐怖主义保险核保流程时主要依赖于一个遗留应用来计算保费和获取客户数据。

苏黎世保险英国开发运维总监Barrington Clarke表示:“我们与Mendix公司合作的第一个项目是彻底改造管理恐怖主义保险核保流程的遗留应用。我们使用西门子低代码取代了遗留系统,并在短短12周内就建立了恐怖主义数据采集(TDC)应用。这个新的应用通过一个统一的工作流减少了人工处理、提高了报MHD095C-058-NG1-RN 告的准确性、加快了恐怖主义保单报告的准备并为核保人员提供更好的体验。”

  创建“My Plans Portal”

此外,苏黎世保险还通过西门子低代码平台构建改善客户体验的应用。例如新上线的“My Plans Portal”,使客户能够一站式登录并访问他们所有的退休金与投资信息。该应用还可以将数据回传到苏黎世保险的Salesforce平台、与后台系统集成并确保任务或活动可以在工作流中体现。

Clarke表示:“我们的保险业务有150万左右的客户。虽然我们已有一个数字门户网站,但它无法提供所有的客户数据和信息,我们甚至有时需要通过电话来与客户沟通需求,这对客户来说十分耗时且用户体验很糟糕。现在,有了全新的‘My Plans Portal’,我们能为客户提供无缝的体验,并计划在未来使用西门子低代码平台进一步对其功能进行扩展。”

  告别老旧的Lotus Notes应用

苏黎世保险正在进行的一个最新项目是全面改造遗留的Lotus Notes应用。从可以使用自动化流程轻松转换的简单表格,到重新开发难度较高的复杂UI工作流,苏黎世目前有超过1000个类似的应用在处理业务流程。与低代码技术相比,如果使用Java重新改造老旧应用,则将花费五倍的时间,成本也会高很多。

Clarke表示:“这些Lotus Notes应用已经很老旧了,有些是五年多前开发的,已不再适合我们的业务运营模式。员工们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更快的解决方案,这就造成了包括影子IT在内的许多问题。西门子低代码使我们能够快速完成各种工作,为我们提供了替换、修改和更新这些应用的能力。”

LWN2660-6EG 3BHL000986P7002 大幅扩展混合信号 IC 验证能力

 LWN2660-6EG 3BHL000986P7002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近日推出 Symphony™ Pro 平台,基于原有的 Symphony 混合信号验证能力,进一步扩展功能,以全面、直观的可视化调试集成环境支持新的Accellera 标准化验证方法学,使得生产效率比传统解决方案提升多达 10 倍。

下一代汽车、影像、物联网、5G、计算和存储应用,正在不断推动 SoC 对模拟和混合信号内容的强劲需求。混合信号电路越来越普遍,例如:5G 大规模 MIMO 无线电中将模拟信号链与数字前端 (DFE) 集成,雷达系统中的数字射频采样数据转换器,将模拟像素读出电路与数字图像信号处理相结合的图像传感器,利用先进的混合信号电路向数据中心计算资源馈送更多数据以提供 PAM4 信号等等。针对这些应用,混合信号电路有助于降低功耗、缩小面积、减少成本,同时提供不断改进的性能表现。

意法半导体影像事业部高级 CAD 经理 Stephane Vivien 表示:“混合信号功能验证对于我们针LWN2660-6EG 3BHL000986P7002 对影像和汽车行业的复杂设计而言越来越重要。我们参与了 Symphony Pro 的早期使用计划,Symphony Pro 中的高级调试功能和对多层三明治结构的无缝支持可帮助我们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我们期待 Symphony Pro 成为我们现在和未来混合信号验证项目的签核解决方案。”

数字控制、数字校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现代混合信号芯片架构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推动着混合信号验证方法学向以数字为中心转变。西门子新的 Symphony Pro 平台基于已被用户认可的西门子 Symphony 和 Questa™ Visualizer 平台,将行业标准通用验证方法学(UVM) 和统一 功率格式 (UPF) 驱动的低功耗技术的快速部署扩展到混合信号域,在统一环境中提供快速仿真能力,实现出色的吞吐量和容量。

现代混合信号 SoC 将模拟电路与以极高时钟速度运行的逻辑门集成在一起。这种位于模拟和数字边界的高频双向信号流突破了手动调试方法的极限,影响到获得结果的总体时间。Symphony Pro Visualizer MS 环境在整个混合信号设计层次结构中提供无缝调试体验,其全面的分析、自动化和易用性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我们为物联网设计的高性能、高能效芯片本质上是模拟密集型的混合信号架构。为确保高质量,我们扩展了数字LWN2660-6EG 3BHL000986P7002 验证方法学以支持混合信号设计的有效回归,”Silicon Labs 高级 CAD 经理 Jayanth Shreedhara 表示:“Symphony Pro Visualizer 混合信号技术加快了我们数字为顶层 UVM 测试套件的调试周转时间,使我们的验证时间从几天缩短至几小时,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显著改善了覆盖率收敛。”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 IC 验证高级副总裁 Ravi Subramanian 表示:“我们的客户正在各种应用中迅速推进先进的混合信号 SoC 设计,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在推动相应的 EDA 工具创新。新的 Symphony Pro 结合了我们 AFS、Questa 和 Visualizer 的成熟技术,帮助客户通过统一的混合信号验证解决方案获得关键竞争优势。”

IGP20-T22D5N-L1 物流AMR领导者Syrius炬星完成B+轮融资

IGP20-T22D5N-L1 近日,AMR(自主移动机器人)领军企业Syrius炬星(炬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丰年资本独家投资。Syrius炬星成立于2018年,专注打造以硬件为基础、软件和云服务为核心的AMR全栈技术体系,其AMR物流解决方案已成为电商仓自动化的新兴之选;年内,公司还将推出制造业物流AMR产品线,实现对仓储和生产两大工业物流版块的覆盖。与此同时,Syrius炬星宣布将大力推动全球合作伙伴网络建设与赋能,在中国国内、东盟、北美和欧洲全面铺开销售与服务网络

伴随全球性的宏观经济周期变化与劳动力短缺问题加剧,“降本增效”无疑是物流行业鲜明的主旋律。而在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接近15%,相比美国和欧洲仍属较高水平。对于占社会物流总额比例极高的工业物流而言,通过新技术从底层改变运营模式,更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以AMR为代表的创新解决方案备受关注。权威调研机构Interact Analysis预测,自2022年起,全球AMR销量将正式超越AGV(自动牵引车),并在2025年达到后者的两倍以上。可见,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选AMR还是AGV”已经不再是疑问。

  小投入大升级:租赁模式撬动仓储市场

以仓储物流为例,电商化浪潮持续推动供应链数智化改革,而仓储物流作为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IGP20-T22D5N-L1,既要突破成本、时效与用户体验之间的“不可能三角”,又要帮助企业在不确定性中实现增长。相较于AGV自动化方案,以Syrius炬星为代表的AMR方案提供了更低的导入门槛、更低的成本风险和更高的回报,因而收获市场认可。

除了技术本身的优异性之外,“机器人即服务”(RaaS)模式也促进AMR走入更多中小型仓库,为电商履约赋能。Syrius炬星已在多个国家推出此业务,客户以月租形式按需订阅机器人和相关软件服务,即租即用,大幅降低了初始门槛。此外,RaaS模式也可帮助客户完成财务控制从以CAPEX (Capital Expenditure) 为核心向以OPEX (Operational Expenditure) 为核心的转型,从而削减管理成本。

  扩张再提速:向制造业 向全球化

经过数年深耕,Syrius炬星已形成一套可拓展性极强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以自研机器人操作系统megacosmOS为基础的机器人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等。得益于此,Syrius炬星的AMR产品能够以“标准化硬件、多样化软件”的姿态,快速向多种应用场景迁移。近期,Syrius炬星宣布将在年内进军制造业物流,推出制造业AMR产品线和解决方案。首款产品FlexPorter·大力士(工业版)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亮相。

有别于去年开始试水出海的许多国内机器人企业,Syrius炬星自成立之初就采取亚太+国内双线IGP20-T22D5N-L1征战的布局,在日韩、新加坡等地区占据了领先市场地位。2022年,Syrius炬星将更进一步,整合自身的丰富项目落地经验、客户服务经验与高效集成能力,在中国国内、东盟、北美和欧洲大力推动本地合作伙伴网络建设及赋能。

  || Syrius炬星受全球各地媒体报道

丰年资本董事总经理甘泉表示:“作为长期专注于科技赛道的产业投资机构,丰年资本看好Syrius炬星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多年来所构建的复合能力,所积累的深厚经验,以及持续探索前沿技术的创新精神。期待Syrius炬星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为行业发展提效赋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SGDH-05DE 施耐德电气王洁:双碳时代运行逻辑已变,企业亟需打造可持续影响力

 SGDH-05DE 作为能耗大户和减碳主力,企业的发展逻辑也在双碳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家企业要实现更稳健、更长远的发展,不仅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还要长期践行可持续,同时积极赋能生态伙伴和用户,形成“可持续影响力”,从而在日趋绿色低碳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青睐,并推动整个社会迈向可持续。

  可持续影响力已成企业赢得未来的关键

双碳时代,企业如何打造“可持续影响力”?施耐德电气是最早关注可持续的企业之一,通过长期努力,已成为了“可持续影响力企业”先行者,并将自身经验总结为五个要点,供业界借鉴:首先,企业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其次,可持续发展与全人类息息相关,企业必须兼顾股东利益和生态伙伴利益,包括客户、员工、合作伙伴、供应链上下游、社区大众等等。

第三,可持续发展不是CSR,企业必须将其融入主营业务的方方面面,SGDH-05DE 才能不断提供创新的绿色产品、技术以及服务,形成核心竞争力。第四,企业不仅要做践行者,也要做赋能者。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急需先锋的经验分享和技术支持。第五,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企业不仅要在业务层面推进变革,还要进行深层次的管理文化变革,激励全员参与,构筑强大的内驱力。

早在2002年,施耐德电气就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司的核心战略,并得到了全球各界的权威认可,包括连续11年登上企业爵士“全球可持续发展百强企业”榜单和“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世界指数”,连续11年跻身碳排放披露项目(CDP)的A级名录,还3次被《财富》列为“改变世界的公司”。获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施耐德电气一直坚持在“践行”和“赋能”两端同步发力:没有自身行动积累的能力,就无从发力去赋能外界;缺少对外赋能,就难以形成生态力量,带动伙伴和整个社会共同迈步。

  对内践行对外赋能,打造“可持续影响力”

施耐德电气长期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将大量绿色的创新产品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自身工厂,取得了卓越成效。例如,施耐德电气上海工厂2018年建成屋顶光伏,并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管理透明化,并通过微电网技术充分利用光伏的绿色电能,目前光伏可支持工厂30%的以上能源SGDH-05DE 需求。通过种种减碳举措,上海工厂也成为了集施耐德电气智慧工厂、“零碳工厂”、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于一身的绿色智能制造标杆。

同时,施耐德电气还在推动全球工厂向“零碳工厂”迈进,在中国23家工厂中,已经实现14家“零碳工厂”,为行业减碳树立了标杆。基于自身减碳的成功实践,施耐德电气已承诺到2025年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到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的净零碳排放。

在自身践行的同时,施耐德电气以经验和技术赋能上下游伙伴减碳。长期以来,供应链都是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全球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也对供应链提出了日趋严格的减碳要求。施耐德电气通过绿色采购、技术培训、咨询支持等方式,切实帮助供应商减碳,推进端到端绿色供应链建设。2021年,施耐德电气还推出了全球供应商“零碳计划”,帮助全球前1000家供应商到2025年减少50%的运营碳排放。公司承诺到2040年实现端到端供应链碳中和,到2050年实现端到端供应链净零碳排放。

产业用户是赋能的重要群体。施耐德电气基于可持续经验和数字化能力,助力客户全生命周期减碳。比如,在强生的工厂中就部署了施耐德电气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通过领先的软件和服务,将能源成本降低10%,碳排放减少25%。针对美的集团在全球市场上面临着碳排放相关的限制,施耐德电气为其提供了战略咨询服务,开展全球碳边境调节政策与机制的相关研究,并提供从设计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减碳方案,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事实上,从2018年至今,施耐德电气已经成功帮助全球用户减少了3.58亿吨碳排放;计划到2025年实现帮助用户减碳8亿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建设可持续组织文化,打造强劲内驱力

除了技术助力,企业要践行可持续发展,更强大的内驱力在于自身的组织文化转型。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原院长毛基业在2022年施耐德电气“数字赋能,全程减碳”创新峰会上所指出,“最强大的力量是制度、价值观和文化,只有在组织与领导力、文化和人才等层面注入可持续思维,可持续目标才有可能落地。”

施耐德电气在“践行”和“赋能”两端同步发力的内在驱动力,也来自可持续的组织文化。自2002年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核心以来,施耐德电气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将可持续发展指标量化,并与员工绩效挂钩,从而激励全体员工上下一心、积极参与。同时,构建“意义、包容、赋能”的企业文化,让可持续理念深入人心,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例如,施耐德电气厦门工厂的员工就针对产线上的废水回收问题,自主研发了一套处理系统,不仅节约了宝贵资源,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