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D136-001-007 TE Connectivity:以更高水平的本土化,抓住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新机遇

D136-001-007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在我国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的战略新兴产业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那些在该领域深耕多年且本土化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公司,将更加受益。

无独有偶,近日,连接和传感领域的全球行业技术企业TE Connectivity(以下简称“TE”)在其2023财年年报中也披露,公司在电动交通、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等展现出持续的增长势头,在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也取得了积极表现。这些成绩与其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密切相关。

TE中国区总经理兼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裁张超指出,“但凡需要电力、信号和数据传输的领域,几乎都需要先进可靠的连接和传感器产品。连接和传感器产品可以说是实现电气化的经络,实现数智化的基石。毋庸置疑,加速转型升级的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市场,对TE来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蓝海。“ 今年恰逢TE进入中国大陆市场35周年,张超谈到:“35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客户为先,创新为本,合作为道,立足长远’,不断深化本土化布局,提升本土化效率和水平,以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以更高水平的本土化,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

TE认为,三大因素决定本土化水平的高低。

D136-001-007 首先是本土制造和供应能力。

今年10月,TE投资1.5亿美金在江苏南通打造的先进制造基地顺利奠基。该基地将主要承担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汽车高速高频数据连接器等产品的生产。拥有覆盖模具开发、工程设计、注塑与设备加工、以及组装的全制程制造能力。预计2025年实现投产,规划年产能超35亿件。

张超表示,“投资南通基地,是TE深化本土战略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强化TE在中国本土的生产能力。”截至目前,TE在中国拥有10多家广泛分布于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四川、福建等地的先进制造基地,服务十余个垂直市场,能以更稳定的制造供应能力,更快速地响应本土客户的需求。

D136-001-007 此外,早在1998年,TE就在上海外高桥成立了中国物流中心。如今,该物流分拨中心已成为TE亚太地区最大的自营物流中心。不仅如此,去年底,TE正式入驻1688电商平台;今年8月,又与知名电子制造领域生产性服务平台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打造数字化采购新体验,以满足客户更多元的采购需求。

其次是本土创新和研发能力。

11月初,TE与新华三集团签署传感器相关战略协议,双方将在工业传感器解决方案研发与落地、工业互联网技术孵化、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以更好地服务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客户的数字化及智能化转型需求。

深耕中国市场35年来,TE在本土研发与工程能力方面不断投入,通过持续的硬件增持和本土人才培养,构建起强大的工程与制造能力。目前,TE在中国拥有约2万名员工,其中有3000多位工程师,较十年前增加了50%。TE的工程师能与客户的工程团队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展开合作,帮助客户提升产品研发的整体效率。此外,TE在上海和苏州分别设有一家工程中心;在上海和深圳还有两个实验室,从事质量检验、材料研究等工作。TE中国也成为TE全球最主要的专利申请地区之一。

第三个因素是本土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石。从企业价值观与文化,到管理与沟通机制等各方面,TE都在鼓励创新人才的培养,并搭建了如NAVIGATE、TE全球技术峰会、TE中国创新峰会等多个平台,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发展。

此外,作为全球行业技术领先企业,TE一直致力于推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和未来工程人才的培养。TE与国内多所大学及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通过TE奖学(教)金、技术竞赛、技术讲座、共建实验室、学生俱乐部等互动协作方式,支持“STEM”教育,推动人才培养。2018年,TE在亚洲发起TE AI Cup大赛,旨在为工程学子提供一个可以将AI技术和实际工业应用场景相结合的平台,激发全球工程学子创想火花,同时推动AI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落地。如今,TE AI Cup已升级成为覆盖亚洲,欧洲、中东与非洲,及美洲的全球性科技赛事。

高水平的本土化,意味着始终坚守可持续发展战略

高质量发展一定是绿色发展。TE秉承“创造一个更安全、可持续、高效和互连未来”的使命,于2020年发布了《同一个互联的世界》战略。在该战略的指导下,TE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实践,将自身的发展有机地嵌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

一方面,TE在自身运营中积极寻求和落实节能减排的机会,同时大力提倡采用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近日,TE位于虹梅漕开发园区的南区制造基地屋顶太阳能光伏项目正式投入运营,预计首年发电量可减少约84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持续发展一直是TE公司使命的关键要素。在运营场所直接使用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代表着我们朝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张超介绍到。

除了应用清洁能源,TE也连动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可持续的供应链。例如,塑料作为生产连接器和其他元器件的重要原材料,TE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可持续地使用树脂材料。TE首先从产品设计上入手,在确保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树脂材料的使用;同时,不断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新材料,例如用蓖麻子等生物基材料替代部分化石基原料生产的塑料等。

不管是从自身运营入手,还是通过和上下游伙伴的合作,抑或是为各行业客户提供产品和技术以促进其实现绿色升级,TE希望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尽竭诚之力。2023年,TE连续11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第三次入选标准普尔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连续六年上榜《财富》杂志“全球最受赞赏公司”。

战略新兴产业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也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重点领域,蕴藏机遇无限。站在历史的新节点上,TE将以更高水平的本土化战略,精进创新研发合作、深化人才培养输出、夯实产品供应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D138-002-002 罗克韦尔自动化通过全新可配置 I/O 模块提升制造灵活性

D138-002-002借助 Allen-Bradley® ArmorBlock 5000® I/O 产品组合中的新成员 16 点可配置模块,工业制造商有望优化运营并进一步提高效率。此类 I/O 模块提供无可比拟的可配置性和集成 I/O 功能,可帮助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灵活性和精确度。

01全新 ArmorBlock 5000 I/O 16 点可配置模块采用可扩展性设计,有三种工业标准供电型号可供选择,可适用于广泛的应用场合。每个模块均提供 8 个快速和 8 个标准可配置数字通道,适应性更出色,可满足多元化的应用需求。

D138-002-00202I/O 模块能够耐受恶劣工况条件,可直接安装在机器上,无需使用控制柜,从而可实现分散化设计。凭借高性能零机柜架构,制造商可以有效降低接线成本、提高安装和维护效率、简化机器设计,并因此而受益。

03可配置 I/O 模块通过输入时间戳、事件顺序记录 (SOE) 和预定输出功能可实现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更智能控制。由于能够将输入时间戳与输出触发器和系统时钟同步,机器精确度得以提升,故障处理工作得以改进,整体系统可靠性变得更高。

D138-002-00204模块自带安全网页服务器,便于通过浏览器配置 I/O 模块,确保更安全的控制网络环境。此外,结合自定义模块 IP 地址专用子网的选项,企业能够提高网络安全性和运营弹性。全新 ArmorBlock 5000 I/O 16 点可配置模块助力制造商提高效率、缩短上市时间并提升企业业绩。

BCU-02 Codasip携手西门子共同为定制处理器提供追踪解决方案

BCU-02RISC-V定制计算领域的领导者Codasip®宣布:公司现在可为其定制RISC-V处理器内核提供Tessent™ Enhanced Trace Encoder增强型追踪编码器解决方案,该方案是西门子EDA的Tessent Embedded Analytics嵌入式分析产品线的成员产品。通过这一联合解决方案,开发人员可以有效地追踪和调试芯片和软件之间的问题,并能准确了解基于Codasip RISC-V processor™处理器的最复杂定制设计的实时行为。

Codasip的RISC-V处理器完全可定制,并可完全适应应用的独特需求。系统设计人员可以使用Codasip Studio™工具链找到最佳软件和硬件的权衡点,并实现最优功能和PPA(功率、性能、面积)。把针对处理器设计的可定制化处理器IP和工具组合在一起,使实现定制计算的自动化方法成为可能。为了使这种定制化服务对软件开发人员可用,Codasip确保所有的工具都支持定制,包括编译器和调试器。现在还包括追踪解决方案。

在SoC中加入追踪功能可以大大加快曾经非常耗时的软件调试任务,从而减少项目启动时间和软件开发的成本。Codasip之所以选择与西门子EDA合作开发其Trace Encoder编码器,是因为两家公司都坚信在整个产品设计流程中都能有效地实现产品质量。这种对质量的关注使创新成为可能,即使在最复杂的异构和定制设计中,也能帮助客户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BCU-02Tessent Enhanced Trace Encoder增强型追踪编码器基于由调试和追踪工作组(Debug and Trace Working Group)制定的RISC-V标准,该工作组由西门子的代表领导,西门子向RISC-V国际社区捐赠了Trace算法。然而,西门子的解决方案远远超出了RISC-V标准,提供了一个更高效的工具,在最复杂系统的开发中提供显著的生产率效益,并且还支持自定义指令。它对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找到错误及其根本原因。它是周期精确的,这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深入了解每一条指令。

Codasip战略和生态系统副总裁Mike Eftimakis评论道:“Codasip对自己的处理器IP提出了很高的质量标准。为了确保其成果可支持出色的系统,我们需要一个超越RISC-V标准的追踪解决方案。Tessent Enhanced Trace Encoder增强型追踪编码器专为我们客户正在开发的复杂型和定制化系统进行了优化。”

BCU-02“Tessent Embedded Analytics嵌入式分析工具可实现全系统实时调试和部署后的分析,从而帮助SoC提供商专注于产出高质量的、创新的产品等关键任务,并将其快速推向市场,”Siemens EDA Tessent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Ankur Gupta说道。“Codasip在帮助客户满足这些要求方面享有卓越的声誉,我们很高兴能够与其成为合作伙伴关系。”

Codasip将直接向客户提供Tessent Enhanced Trace Encoder增强型追踪编码器解决方案,以简化合同的复杂性。

CB06551 施耐德电气EMS+:以AI解锁汽车行业能源管理新范式

CB06551面对日益严苛的气候挑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之相关的是,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提出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对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出进一步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减碳路径与目标进一步明确,企业需要更加落地的减碳方案来厘清碳减排进度、衡量减碳结果。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在生产环节产生的年碳排放量在0.6亿~0.7亿吨左右。对汽车制造企业而言,如何在确保稳定生产和经营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与生产运维效率,有效减少碳排放,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而加大数字化创新应用与加强能效管理水平,则成为重要的技术切入点和转型着力点。

以咨询服务为核心,EMS+打造行业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CB06551凭借在全球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厚积淀,及自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丰富实践,施耐德电气新一代数字化能效及运维管理系统平台——能效管控加(以下简称EMS+),以咨询服务为核心,为客户量身打造能效管理体系,助力客户实现能源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提高能源优化效率,帮助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 以咨询服务为核心:在企业减碳的过程中,由于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减碳目标不尽相同,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具体分析。施耐德电气EMS+以咨询服务为核心,通过搭建基于行业特性和业务场景的能源管理体系,结合用户需求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助力实现能源效率的可持续优化和高效运营。
  • 行业特点:不同行业之间对于能源消耗、利用效率的分析和管理有非常大的差异,EMS+依托施耐德电气丰富的行业经验,依据不同的行业属性,提供基于各类行业和应用的分析功能模块,同时也提供多个行业专属功能包,供客户按需选用。
  • 定制化交付:EMS+根据用户不同的行业特点和管理手段,提供不同程度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保证用户最终使用的系统符合其运营习惯,真正让企业各个团队使用起来,最终达成节能收益。一般情况下,EMS+定制化内容的规模占整个项目的40%~60%左右。

EMS+融合AI算法,解锁汽车行业能源管理新范式

CB06551目前,EMS+聚焦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矿业建材与有色、新能源等面临减排减碳与数字化转型挑战的行业,在契合其业务性质的同时,能够带来多种可见、可用的企业、集团级收益。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施耐德电气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实践案例,通过AI算法在EMS+行业应用的落地,推动汽车行业能源效率和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借助AI算法,EMS+助力企业降低公辅动力能耗。公辅车间是工厂的能源基础设施,涵盖空压系统、制冷系统、循环水系统、配电系统、锅炉系统等,数据显示,为生产活动提供水、电、气、冷、热等公共辅助类动力能耗约占整厂能耗的30%-60%。施耐德电气将AI算法融入到EMS+应用中,为某大型汽车集团提供冷机和空压机的优化控制方案,整体降低能耗空间约为10%~15%。

AI加持,EMS+可实现能源预测,优化客户运营,能源预测是指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及其比例关系的未来状况的推测。对于能源指标管理,正确的能源预测是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考核指标的基础,也是能源管理系统顺利执行的基础。汽车行业中,单车能耗随产量以及季节(室外温度)的影响较大,且很难通过建立固定数理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在此情况下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回归算法对车间综合能耗、非生产时间能耗以及电能需求进行预测,同样可进一步基于能耗进行排产预测,并对排产计划进行优化处理。

EMS+与AI算法融合,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寻找企业生产工艺中的规律,通过运筹学算法在满足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生产工艺中全局设备组合和参数的最优解,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节能。EMS+在典型高能耗供应段结合AI算法,进一步围绕生产工艺深挖节能潜力,以某大型汽车生产基地为例,在其汽车涂装线,通过应用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 AI引擎开发出的涂装生产工艺车身动态感知系统和设备优化算法,达成烘干炉设备开启/关闭时间优化,计划停线时间优化,切实帮助该汽车生产基地实现重点工艺段节能降耗与效率提升,预计节能收益每年超百万元,2年可以收回投资。

“双碳”目标下,企业发展要兼顾绿色减排与降本增效。从技术路线看,建立一套可持续的能源管理体系长期规划,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将坚持创新驱动,通过能源管理与工业自动化的融合、挖掘更多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工业场景的技术应用,结合更多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汽车及更多行业更快、更好地破解“双碳”挑战,制胜未来。

CC-IP0101 中控技术半年新签海外合同超3亿增109% 17.4亿设4家境外子公司完善全球化布局

CC-IP0101GDR发行落地后,中控技术加紧推进海外业务布局。

9月4日晚间,中控技术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全球化战略布局,快速推动海外业务发展进程,有效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拓展国际业务,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加强与国际客户紧密合作,公司拟通过海外投资控股平台中控国际控股投资设立4家境外下属全资子公司,总投资额17.44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为2.4亿美元),资金来源为公司GDR募集资金。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4月,中控技术完成GDR发行并在瑞士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为5.65亿美元,本次中控技术设立4家境外下属全资子公司的总投资额,约占公司GDR募资总额的42.5%。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以来,中控技术在海外市场实现多个重大突破。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签海外合同3.04亿元,同比增加109.6%。

投资金额占GDR募资总额42.5%

CC-IP0101按照计划,此次中控技术拟通过海外投资控股平台中控国际控股投资设立4家境外下属全资子公司。

具体方案为,中控技术向中控制造(马来西亚)投资7.27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为1亿美元),向中控制造(沙特)投资2.18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为3000万美元),向中控国际投资7.27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为1亿美元),向中控技术(哈萨克斯坦)投资7265万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为1000万美元),总投资额为17.44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为2.4亿美元)。

在具体业务分工上,此次中控技术拟设立的中控制造(马来西亚)拟作为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的自动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电气设备等生产制造中心,使得中控技术更好地深耕东南亚市场,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海外客户群体。

中控制造(沙特)拟作为中控技术在沙特设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仪小屋、机器人及物联网设备的生产、集成制造基地,中控技术将携手中东头部能源企业打造中东先进智造基地,并以沙特阿美为代表的各国油气、石化大客户为重点突破方向,拓展中东和非洲地区业务,进一步扩大公司国际业务规模。

CC-IP0101中控国际拟作为中控技术的海外运营中心,统筹管理公司海外业务,重点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AI等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旨在重点打造海外运营中心,统筹管理中控技术的海外业务,完善公司全球化布局。

此外,中控技术(哈萨克斯坦)拟对接中亚区域的业务,建立中亚地区运营中心,扩大公司品牌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构建中亚地区的标杆示范点。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控技术此次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为公司GDR募集资金。资料显示,2022年11月,中控技术开始筹划GDR发行,发行的目的则在于加深拓展公司的海外布局和国际融资渠道。

在获得相关批复之后,2023年4月,中控技术以每份GDR26.94美元的价格发行GDR数量2095.8万份,所代表的基础证券A股股票为4191.6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5.65亿美元。4月17日(瑞士时间),中控技术发行的GDR正式在瑞士交易所上市。而本次中控技术设立4家境外下属全资子公司的总投资额,约占公司GDR募资总额的42.5%。

海外市场实现多个重大突破

公开资料显示,中控技术成立于1999年,是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在油气、石化、化工、电力、制药、冶金、建材、造纸、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等行业领域,包含全国多个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乙烯、百万吨芳烃、大型煤制烯烃等项目。

事实上,在海外市场,中控技术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公司持续加大在东南亚、中东、非洲、欧亚等海外地区的市场布局和开拓,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日本、荷兰、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设立子公司,不断提升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为海外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已成功将公司核心产品应用推广至50多个国家。

公司的半年报披露,2023年上半年,中控技术在海外市场实现多个重大突破,公司实现新签海外合同3.04亿元,同比增加109.6%。

据中控技术介绍,公司与沙特阿美、壳牌、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国际高端客户的合作正在深化,成功中标沙特阿美控股企业、全球最大单体船厂沙特国际海事工业集团的数字化项目,该项目标志着公司拥有为全球顶级大型船厂智能化建设赋能的突出能力,是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重大突破。

不仅如此,中控技术成功获得科威特石油公司压力变送器等仪器仪表订单,彰显了公司在自主仪表产品领域的卓越实力。

“公司正在积极寻求全球行业高端产品及技术供应商合作落地,将持续为全球领域市场和用户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不断拓展国际化生态圈及全球化布局运营能力。”中控技术表示。

在国内市场,中控技术也一直是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根据睿工业统计,2022年度,中控技术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36.7%,较2021年市场占有率增长2.9个百分点,连续十二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伴随着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中控技术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客户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获取订单同比增长,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023年上半年,中控技术实现营业收入36.41亿元,同比增长36.54%;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11亿元、4.24亿元,同比增长62.88%、77.71%。

2023年上半年,中控技术研发费用为4.06亿元,同比增长48.2%,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16%,同比提升0.87个百分点。

CC-PCNT02 Credo推出用于光收发器/AOC的四通道跨阻放大器

CC-PCNT02 Credo Technology是一家提供安全、高速连接解决方案的创新企业。Credo致力于为数据基础设施市场提供其所必需的高能效、高速率解决方案,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Credo今日发布新品:4x50G跨阻放大器(TIA)芯片—— Teal 200,该芯片可用于QSFP56/QSFP-DD 光模块及 AOC,适用于AI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等具有高容量,低功耗需求的应用场景。Teal 200支持使用50Gbps PAM-4调制的200Gbps SR4/DR4/FR4及400Gbps SR8/DR8/FR8应用。Teal 200亦向后兼容,支持4 x 25Gbps NRZ模式。Credo Teal 200亦采用了Credo行业领先的低功耗设计。

Credo销售及市场全球副总裁Michael Girvan Lampe表示:“光收发器/可插拔模块是下一代大规模连接的基石,Teal 200可与Credo  Seagull系列DSP无缝协作,为模块制造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AI/ML生态系统的蓬CC-PCNT02  勃发展促进了整个数据基础设施行业的增长,对此,Credo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客户推出具有更高性能及更高能效的光模块新品。”

Teal 200主要功能

  • 兼容单通道25Gbps及50Gbps
  • 适用于850nm和1310nm PIN光电二极管
  • CC-PCNT02 专属光电二极管接口
  • 自动(AGC)或手动(MGC)增益控制模式
  • 可编程跨阻抗(ZT)增益和峰值控制
  • 与Credo的Seagull DSP配合优化使用

CE3008 PCIM Asia 2023圆满落幕,京瓷高质量电力电子产品为行业发展赋能

CE3008 8月31日,为期三天的2023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PCIM Asia 2023)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作为亚洲领先的电力电子展会,PCIM Asia 2023汇聚了超过 180 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最新技术与产品,一众业界翘楚相聚一堂,共探行业最新趋势和创新发展之路。

先进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京瓷精彩亮相展会,带来一系列高质量电力电子产品,包括功率薄膜电容器、超级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钽电容器以及功率半导体等,吸引了众多客户、行业伙伴前来观展和交流,现场氛围十

京瓷生产种类齐全的金属薄膜介质电容器,包括从应用于商业及汽车行业的低功率SMD薄膜电容解决方案,到适用于75V至100kV电压范围内所有电力电子应用的中功率及高功率薄膜电容器。京瓷的制成工艺包括基于聚酯和聚丙烯电介质的干式和油浸式设计,应用范围包括直流滤波、谐振电路、半导体保护、放电和高能量存储等。

超级电容也称双电层电容器,已经迅速得到市场认可, 它不仅是陶瓷、钽、薄膜和铝电解等“电子”或“电介质”电容器与电池之间的优秀折衷解决方案, 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技术特性——高脉冲功率和高容值密度。

CE3008 京瓷具有先进的二氧化锰固态钽电容技术,可以提供较小尺寸、较高温度特性,可以达到230度、较低漏电流的优势。另外,京瓷在高可靠性钽电容方面也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 在医疗/航天应用中提供了行业中较全面的医疗、COTS-Plus和航天等级的产品系列。

功率半导体是用于调控和变换电力的半导体。从民生用品到工业设备,京瓷集团提供各种高品质、高可靠性的节能型功率半导体产品。京瓷具有优化了内部结构的二极管及功率模块,可实现小型大电流,低热阻高及可靠性,适用于通用变频器、伺服控制器等FA设备以及各种电源装置等。

京瓷持续深耕电力电子产品和系统领域,以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强大的创新力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凭借精湛的介电陶瓷技术与先进的制造技术,生产制造小型高性能电容器,产品阵容丰富,不仅应用于智能手机与平CE3008 板电脑等无线通信终端、液晶显示屏等数码设备,还广泛用于工业与车载设备、医疗、航天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各种高品质、高可靠性的专业产品和解决方案。

今后,京瓷将始终贯彻高品质制造的原则,加速技术创新,从设计、开发到制造,以先进技术为电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关于KYOCERA AVX:作为京瓷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KYOCERA AVX 是先进的电子元器件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具有与京瓷集团共享技术和资源的优势,提供更广泛的产品。KYOCERA AVX 产品包括电容器、天线、连接器、电路保护和定时设备、传感器、控制、滤波器、保险丝、二极管、电阻器、耦合器和电感器,用于5G、物联网、汽车、消费电子、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KYOCERA AVX 在全球15个以上的国家设有从事设计,开发,制造的设施,通过创新技术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CI546 2023西门子中国零碳先锋媒体行正式启动

  • CI546为期3天,先后走访南京、常熟、昆山、杭州四地
  • 作为西门子中国“零碳先锋计划”启动两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从自身运营、供应链管理、客户赋能三大维度展现西门子与合作伙伴的低碳践行成果

西门子今天正式启动“碳”路之旅——2023西门子中国零碳先锋媒体行。作为“零碳先锋计划”启动两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西门子将邀请30余家媒体前往南京、常熟、昆山、杭州四地,从自身运营、供应链管理、客户赋能三大维度深入探访西门子与合作伙伴的低碳践行成果。本次媒体行将覆盖西门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南京)、常熟高新区MOBO协同创新产业园、大同齿轮传动(昆山)股份有限公司、太古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杭州工厂四个主要站点。

“绿色低碳转型是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机遇和有效路径。”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博士表示,“作为先行者、践行者和赋能者,西门子持续推进绿CI546色低碳发展,以数字化与低碳化的‘双轮驱动’与各界伙伴共同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成就可持续发展未来。”

西门子“零碳先锋计划”于2021年9月在华正式启动,成效显著。目前,西门子共有7家工厂被评为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并有6款产品入选工信部“2022年度绿色设计产品”名单。同时,针对供应链,西门子建立覆盖近7,000家供应商的碳减排信息管理系统,并将低碳相关指标纳入重点项目采购决策过程。面向客户,西门子以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助力博众精工、上海连民村和常熟低碳园区等企业和项目减碳增效。

本次媒体行的探访站点均为西门子与合作伙伴在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代表案例。

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SNC)新工厂是西门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在工厂虚拟建设阶段,西门子凭借覆盖工厂需求分析、布局设计 、生产流程仿真以及虚拟调试等环节的数字孪生技术,完成了工厂在软件系统中的虚拟建设。在实体建设及运营阶段,基于西门子工业云的大数据分析及其与工业物联网系统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为实际生产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支撑,实现数字制造和管理。SNC同时也是一CI546座绿色高效的低碳示范工厂。该工厂采用屋顶光伏、地源热泵、高效率水泵和风机、热回收装置、雨水回收系统、风能和光伏LED路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等低碳环保技术,实现每年可节省减少3,325吨的碳排放。

常熟高新区MOBO协同创新产业园由常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兰德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西门子合作打造,于2022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这是西门子在中国的首个低碳智慧园区项目,园区由综合楼、中试研发楼、高标准多层厂房及人才公寓等业态组成。西门子围绕物联场景、绿色低碳、远程运维、资产提升等核心理念,为产业园规划并交付了西门子SC Insights X智慧园区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智慧安防、智慧消防、能碳监测、楼宇自控、一卡通系统五大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大大提升了园区的智慧运营能力和绿色低碳效率。

在能耗管理方面,得益于西门子智慧能碳管理平台Smart ECX的应用,产业园已实现能耗数据监测、碳排放足迹明晰、能耗浪费点可控以及能耗管控体系可持续,成功建立起节能降碳的数字化底座。在楼宇控制方面,西门子Enlighted物联网控制设备通过对人员流动性的实时感知,联动灯光、空调、新风、窗帘等自动控制设备,让室内环境始终保持在舒适、节能的状态。通过应用西门子低碳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及各类能源控制系统,园区预期能耗值和碳排放量降低约45%,并在减少园区物业和安保人员配置的同时将紧急事件响应速度提升约35%。

大同齿轮传动(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专精特新”示范中小企业和昆山市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是一家专注于齿轮传动高端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西门子中国供应链企业,大同齿轮和西门子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在数字化领域,西门子通过PLC等自动化、数字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帮助大同齿轮打造智慧工厂。在低碳可持续领域,双方在多维度深度合作。从协助定义排放标准到实施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案的设计与建模,从产品原材料、加工过程、到物流运输及相关辅助设施的能源消耗,西门子帮助大同齿轮进行碳排放信息统计、开展实地现场辅导,并成功部署西门子碳足迹可信精算与追溯解决方案SiGREEN,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实时统计和精准管控。基于此,西门子还协助大同齿轮获得由TÜV南德意志集团认证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证书,为其达成降低电力消耗20%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太古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杭州工厂)

西门子(中国)与太古可口可乐(中国)建立了长期数字化战略合作。双方联合开发的制造信息系统(MIS),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实时采集设备及工艺数据,并实现在效率、能耗、安全、质量、预测等多维度的动态数据分析,完善生产过程信息化监控与分析、质量过程管控、设备管理与维护、异常预警与探测、生产绩效评价及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等功能,帮助太古可口可乐持续优化供应链绩效指标。MIS已广泛应用到太古可口可乐约17家工厂的43条产线,未来两年内将完成剩余生产线部署。

MIS规模化部署两年以来,通过对产线的数字化监控,已经帮助太古可口可乐实现故障、能耗的根本原因分析和快速响应,并提高设备运作效率。MIS作为数字化工具能够帮助一线员工将精益生产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助力太古可口可乐将生产线效率提升至可口可乐全球系统中的领先水平。截至2022年年底,MIS系统已助力太古可口可乐生产线效率提升超过2%,与之前相比,产能水平相当于新增2条生产线。MIS结合太古可口可乐可持续改善理念,推动其能耗下降8.5% ,节电3,200万千瓦时,减碳约20,000多吨。目前,MIS系统已迭代至2.0版本,MIS 2.0包含能源管理、在线质量监控、设备健康状态监控等模块,其中能源管理模块通过工厂生产线及关键设备单位能耗的数字化和精确分析,预计在现有改善基础上,每年可进一步节约能耗3%以上。

未来,西门子将携手更多生态伙伴共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将自身技术优势与行业解决方案应用到各行业场景中,推动全行业可持续发展。

CI570 罗克韦尔自动化收购自主机器人公司Clearpath

CI570 美国密尔沃基–致力于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全球最大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9月5日宣布,公司已签署最终协议,收购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业应用自主机器人技术领先企业Clearpath Robotics Inc.。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是工业自动化和转型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提升罗克韦尔在实现 “互联企业 “方面的领先地位。

将零件和物料运送到装配线以及制造单元之间是工业中最复杂、最低效的任务之一,往往会造成生产瓶颈。自主生产物流将改变整个制造工厂的工作流程,大幅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Clearpath 的 OTTO Motors 事业部提供 AMR 和车队管理与导航软件,通过确保组件和子组件在需要时到位,以及在完成后将成品运输到卡车或仓库,从而大幅提高吞吐量并降低成本。

与罗克韦尔在固定机械臂、独立小车技术等解决方案方面的强大持续合作关系,以及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方面的传统领先地位相结合,OTTO Motors 的 AMR 功能的加入将创造出业内无与伦比的先进物料搬运解CI570 决方案的完整产品组合。

根据 Interact Analysis 的预测,在未来五年内,制造业中的 AMR 市场预计将以每年约 30% 的速度增长,到 2027 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62 亿美元。此次收购预计将为罗克韦尔 2024 财年的收入增长贡献一个百分点。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Blake Moret 表示:”罗克韦尔与 Clearpath 的合作将简化通过协调安全的系统移动材料和产品这一艰巨的劳动密集型任务,从而优化整个制造工厂的运营。将自主机器人与基于 PLC 的生产线控制相结合,一直以来都是汽车和消费品等不同行业的工厂经理们梦寐以求的。借助 Clearpath,罗克韦尔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几乎所有离散和混合垂直行业中实现了这一梦想,优化了规划、运营和劳动力。”

CI570 来自罗克韦尔产品和 OTTO Motors AMR 的数据将在人工智能驱动的软件即服务信息管理应用中加以利用,例如罗克韦尔 Plex 和 Fiix 业务的应用。这样,罗克韦尔将为制造业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实现自主执行和优化,从而提高效率,并实现可追溯性和实时调整。合并后的技术还将扩大 Kalypso 的生产物流咨询业务。

“工业客户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自主生产物流已成为实现目标和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我们很高兴能加入罗克韦尔,帮助他们扩大在先进物料搬运领域的领先地位。”Clearpath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Matt Rendall 说:”我们将共同利用自主技术创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工作场所。”

Clearpath成立于2009年,最初为全球研发市场提供机器人技术,并于2015年成立了OTTO Motors部门。

此次收购的资金将来自罗克韦尔出售对 PTC 投资的部分收益。此次收购尚需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将于 2024 财年第一季度完成。收购完成后,Clearpath 将隶属于罗克韦尔的智能设备运营部门。

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 Co.LLC 担任罗克韦尔的财务顾问。

CI854A 中控技术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CI854A 近日,中控技术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在杭州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农业智能化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书记、所长周卫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工厂学科负责人孔德栋,中控技术战略&MKT部总裁吴斌、创新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郭炜剑等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各自资源、市场、产品和技术优势,共同开展农业科技研发,在数字农业工厂、植物工厂、智慧农业及相关农业科技领域标杆项目打造等方面,共建科研团队,分享技术和资源,协同开展科研项目。

CI854A卫东充分肯定了中控技术在我国流程工业发展中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希望双方共同梳理农业产业生产流程,将农业与工业共性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中控技术的先进技术应用,持续助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同时,结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丰富的农业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趋势下,目前中控技术正通过近30年的工业自动化技术与行业沉淀,以数字农业工厂为切入口,提升植物工厂、动物工厂和渔业工厂环境及饲喂精准控制。

CI854A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不仅是中控技术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携手共进的重要一步,更是农业与工业领域共性技术融合的生动实践。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将为我国农业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共同开启农业产业智能化新时代。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