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CI855K01 西门子与广东省续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CI855K01与广东省在数字化、绿色低碳、智能基础设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制造业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 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当地时间9月6日,西门子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省长王伟中到访西门子总部(慕尼黑)期间,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化、低碳化、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助力广东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王伟中省长与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数字化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奈柯(Cedrik Neike)现场一同见证了协议的签署。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艾学峰和西门子(中国)高级副总裁商慧杰代表双方签署协议。2018年5月,西门子与广东省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续签将双方的合作在数字化时代推向更深层次,并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150多年来,西门子始终以创新的技术、杰出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客户提供全面支持。”奈柯(Cedrik Neike)表示,“我们将以此次续签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并期待在数字化转型、低碳可持续发CI855K01展、智能制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化人才培养等领域携手广东共同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博士表示:“广东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着力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西门子与广东省的合作提供了巨大机遇。未来,西门子将以数字化与低碳化的双轮驱动,积极助力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双方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共享、共创和共赢。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工业制造、智能基础设施、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西门子将依托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深厚的行业积累,助力广东先进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支持国际一流水准的都市圈建设。双方还将通过共创和产学研结合等形式,实现从人才培养、教学合作到产教融合乃至产业赋能的发展与提升。

CI855K01作为西门子与广东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落地的重要举措,西门子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汽集团”)于当天下午在“2023粤港澳大湾区—欧洲经贸合作交流会”期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西门子将与广汽集团在数字化工厂、智能基础设施、“双碳”发展和高素质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研发基于数字孪生的新一代汽车开发模式,并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共创商业价值。

西门子与广东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多年来,西门子积极参与广东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数字化工业人才培养,业务涉及工业、能源、交通与基础设施等领域。从1999年开始,西门子股份公司多位全球高层管理人员先后担任广东省省长的经济顾问,积极为广东的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出谋献策。通过与广东省政府及企业的战略合作,西门子将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创新成果转化,并与众多重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CI858K01 魏德米勒亚太区执行副总裁赵鸿钧专访:以联接之力,释放数智新动能

CI858K01随着全球疫情回归常态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自动化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周期,但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在竞争激烈的工业市场上保持稳健前行并非易事,而魏德米勒却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

作为经验丰富的工业联接专家,魏德米勒深刻体会到数字化为自动化行业创新发展所带来的巨大价值。近日,魏德米勒亚太区执行副总裁赵鸿钧先生接受了采访。对于自动化行业发展之道,赵鸿钧先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市场洞悉能力,善于抓住市场热点和脉搏。在他的带领下,魏德米勒加速产品迭代创新,亚太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魏德米勒亚太区执行副总裁赵鸿钧先生

聚焦重点产业,瞄准细分赛道

今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重磅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不仅为传统行业带来了生机,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行业。在赵鸿钧先生的带领下,魏德米勒根据当前市场行业大趋势适时调整企业战略方向,根据行业各自的鲜明特点制定对应解决方案。

CI858K01深耕行业多年,赵鸿钧先生对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敏锐的感知,“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而变幻莫测的市场需要我们更快地做出反应。目前,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加,因此我们需要抓住机会,进一步开辟在新兴市场的业务。”

接下来,魏德米勒会继续深耕传统优势行业,并基于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积极投入到高潜力与高增长领域。目前,魏德米勒亚太团队正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锂电、储能、光伏等新兴赛道,积极把握市场脉搏,加深对行业需求的深度挖掘,优化产品和服务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魏德米勒将在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呈现其创新多元的行业解决方案。赵鸿钧先生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会能够更好地向市场展示魏德米勒对于新兴行业及其应用的理解,以及这些新方案能够帮助行业客户解决哪些痛点。

以智能化解决方案传递创新价值

CI858K01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迎接数字化浪潮的挑战。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需求变化,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创新都是企业应对市场挑战、促进增长及推动价值创造的关键。

“创新早已融入魏德米勒的‘血液’之中,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持续创新,则更成为魏德米勒始终坚守的重要原则。”赵鸿钧先生这样总结道。无论是1948年发明塑料绝缘端子、1962年PCB端子面世,还是从联接技术和电子产品领域出发,拓展的PLC、I/O系统、机器视觉等产品线,在创新的路上,魏德米勒从未止步。

凭借在智能联接以及数字化自动控制领域积累的深厚经验,魏德米勒始终坚持以全面而丰富的产品线,智能、高效、全覆盖的行业解决方案,助力加速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在已有产品不断优化的同时,魏德米勒更是积极寻找细分市场上的新需求,推出了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智能化物流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魏德米勒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技术本身的追求上,更体现在对解决方案,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深刻理解。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不断面向市场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而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增长。”赵鸿钧先生讲道。

优化战略布局,在变化中谋发展

目前,工业自动化行业正步入快速适应、积极探索、持续演进的全新阶段,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彰显,从全球市场来看,亚太地区凭借强劲的韧性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魏德米勒深耕亚太市场多年,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动向,并积极调整布局。在产品方面,魏德米勒持续开发面向未来的创新产品;在市场方面,积极配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用户需求;在服务方面,贴近用户,深入了解并解决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赵鸿钧先生表示,中国亦是魏德米勒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亚太地区的核心市场。依托“立足中国,辐射亚太,服务全球”的战略布局,2023年,魏德米勒计划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面向未来的战略型总部项目——中国区智能联接研发制造总部,预计占地60亩。立足中国技术资源和人才储备,与魏德米勒全球研发联动,不仅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全面支持并推进创新联接技术等产品的全球研发,还将为魏德米勒亚太乃至全球的发展提供创新引擎,支持魏德米勒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谈及工业自动化市场未来发展时,赵鸿钧先生表示,202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虽然亚太市场仍处于恢复阶段,但魏德米勒的战略不会改变,会继续保持在亚太市场既定的长远战略方针,秉持“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者,创新无处不在,以本土客户为本”的品牌价值理念,在为全球用户打造更具竞争力产品的同时,深入推进行业市场战略,增强魏德米勒的综合竞争力。

当前全球制造业整体恢复速度仍较为缓慢,这需要更多的外界力量推动这一进程。作为联接领域的技术领导者,魏德米勒正以积极的态度跨越挑战,迎接新机遇,加速助力产业迈入数智新征程。

1TGE120010R1300 皮尔磁最前瞻:2023工博会,智能工厂4.0来了!

1TGE120010R1300工博会工业自动化展(IAS)作为国内自动化行业的巅峰盛会,每家公司的备展计划是都用心之至,皮尔磁亦是如此,今年皮尔磁展台的“重头戏”依然是智能工厂。众所周知,近年来皮尔磁联合多家权威机构与组织,积极投身于Industrie 4.0的研究与实践,而智能工厂便是我们精心打磨的一套精密微缩的工业4.0未来应用模型。从推出至今,不断进行着技术升级,智能工厂4.0将在本届工博会上闪亮登场。

很多小伙伴对皮尔磁的“智能工厂”并不陌生,那么4.0的版本又有了哪些改进与创新呢?

皮尔磁智能工厂4.0 紧密结合工业实际应用,将ROS控制的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复合AGV、RFID数据传输、MES生产调度,微缩成为一个工业现场的生产线,模拟工厂智能化生产全流程。

整个生产线可分为托盘存取单元、载具存取单元、机器人工位、标签印刻工位、人机协作工位、AGV协作机器人单元 6 大模块,每个模块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联合成为一条产线,无论是修改工位既有功能,调整产线顺序流程,还是对产线功能进行扩展,都能快速做出反应和调整,高度体现了智能工厂柔性生产的特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生产需求。

1TGE120010R1300最前瞻:智能工厂4.0之智能生产可视化

智能工厂4.0采用了Pilz的PMI人机界面及PASvisu可视化系统,用于操作、监控整个智能工厂的生产流程。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扫码下单,输入自己的定制化信息,智能工厂将会根据物料状态智能接单。待订单成功进入生产排队系统,即可通过现场的指示屏实时跟进自己的订单生产进度。机器人工位上的视觉检测系统则用于检测物料消耗情况,若物料耗尽,系统将会通知AGV补充物料,无需人工干预从而实现智能生产。

最前瞻:智能工厂4.0之人机协作安全

在人机协作工位上,考虑到潜在碰撞发生时人体的疼痛阈值,我们部署了皮尔磁的机器人碰撞测量系统(PRMS)。1TGE120010R1300通过(PRMS)模拟复现不同身体部位的受力水平,将发生人机碰撞时的功率和力保持在ISO/TS 15066标准的定义范围内,尽可能降低机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若发生人员误入设备生产区域,则会立即触发安全控制系统,并将设备紧急停机,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1TGE120010R1300最前瞻:智能工厂4.0之工业信息安全

智能工厂4.0集成了皮尔磁最新的“I.A.M. 授权访问管理系统”,只有插入具备正确权限的电子钥匙,才能启动设备,同时,设备运行中的所有操作过程都将被记录,方便查阅及追溯。在保护人和机器的同时,防止生产线被误操作或被篡改,为 Pilz 系统内的其它传感器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AGV自动引导车搭载的皮尔磁工业防火墙SecurityBridge,可确保未经授权的各方在AGV运行期间,无法访问其内部IT网络,实现了针对移动平台的机械安全和工业信息安全的一体化,安全激光扫描仪PSENscan则可让移动机器人实现既确保生产力又兼顾安全的双重获益。

最前瞻:智能工厂4.0之柔性生产

得益于皮尔磁的PMC运动控制系统与PSS 4000自动化系统以及皮尔磁安全传感器提供的高灵活性和高适用性1TGE120010R1300用户既可以根据需要把设备上的所有控制功能集成在一个电柜中集中控制,也可以通过皮尔磁开发的实时以太网SafetyNet p分布式连接多个同等授权的控制器,实现不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状态同步,将工厂内的一些分散单元紧密连接成为“智能工厂”。

创新精神融入了皮尔磁人的血脉,皮尔磁用自己的专业筑就了一条跨越四分之三个世纪的自动化创新之路,随着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创新,未来的智能工厂必定会迎来更多的版本,期待和大家一起见证”皮尔磁智能工厂的5.0、6.0、7.0……的诞生!

9月19日,5.1号馆 D002,身临其境体会工业4.0带来的便捷与魔力,只在皮尔磁智能工厂4.0,恭候您的光临。

216AB61 皮尔磁:PSS 4000系统版本1.25 – “口袋钥匙”解决方案

216AB61维护保障系统“口袋钥匙”现在还可在软件平台PAS4000中作为功能模块和组件提供。

确保员工在维护工作中免受危险。使用Pilz的“口袋钥匙”解决方案,只要人员仍在危险区域内,就能防止意外重启机器。与传统的挂牌上锁(LOTO)系统相比,维护保障防护是通过带有相应权限的RFID钥匙以纯电子方式实施的。因此不需要机械联锁装置和警告标签。

216AB61安全控制器PSS 4000和访问权限系统PITreader相结合,可确保在最后一个人离开危险区域之前,设备无法重新启动。通过单独编程的RFID钥匙和相应的权限以及控制器中的安全列表,可实现维护保障。操作员使用个人应答器钥匙,通过PITreader在安全门上进行身份验证。他们的安全ID保存在Pilz控制器PSS 4000的安全列表中。当机器停止运行后,人员持有应答器(“口袋钥匙”)进入机器进行维护等工作。为了使设备重新投入运行,每个人在离开设备后都必须通过PITreader签出,使安全列表中的安全ID删除。列表为空后,机器将启用,并可重新投入运行

216AB61维护保障系统“口袋钥匙”功能是通过Pilz控制器PSS 4000(PSSu PLC)中的功能模块/组件实现的:

  • 与相应的PITreader连接(在安全列表中最多可管理10个PITreader单元)。
  • 签入到列表所需的最低权限。
  • LED 按钮的输入。
  • “签出条件”要求(盲点检查)。如果设备没有全局视图,则需要根据EN ISO 13849-1 5.2.2进行额外的“盲点检查”。这需要对设备难以看到的区域进行目视检查。然后可以重新启动机器。
  • “启用(列表为空)”和盲点检查的输出。

216BM61B 摩马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国家机器人智能化等级RDL4认证企业

l  “智能化”国家引领机器人产业发展

216BM61B 机器人智能等级测评标准是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颁布,由国内外行业组织、专家共同研制,共分为“L1-L5”从低到高5个智能等级,分别代表“基础型”、“半交互型”、“交互型”、“自主型”、“自适应型”5个智能等级。这与汽车行业的无人驾驶技术的L1辅助驾驶到L5无人驾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机器人智能化等级中又包含4个要素,感知、认知、决策、执行,要素的等级越高,代表着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越高。

资料来源《机器人智能化评价》——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

从工业3.0到工业4.0,需要机器人从低代码编程逐渐进化成无代码自动编程,以满足工业4.0的高度柔性化生产需求。

摩马智能科技获得RDL4等级,是目前国内已实现的最高等级的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水平。RDL4级别的工业机器人智能化能力是让机械臂具备自主认知、决策,并自动编程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机械臂与环境交互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以及决策,完成自动编程,让机器人对环境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从而形成在复杂工况环境下具备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从而摆脱对工程师部署的依赖。机械臂智能认知与智能决策主要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周围环境、目标工件、以及相关设备等变量作为人工智能认知与智能决策算法策略的输入,输出的是机械臂适应该场景的实时轨迹以及位姿,使得机械臂有自主的决策的‘大脑’。

216BM61B 目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自《“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后,明确了机器人产业规划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机器人产业规划的目标。适应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引入,将大幅提升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在面对未来的个性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人工成本,及人口老龄化冲击,机器人智能化能够很好地解决劳动力、生产力问题。因而机器人智能等级评价能被国家重视,纳入中国机器人认证(CR)升级版中,成为中国机器人认证(CR)升级版四大技术方向之一。

l  智能规划、智能决策实现机器人无人化部署

智能规划

216BM61B 智能规划,也称机械臂智能训练,是在机器人虚拟训练器中考虑周边各种生产设备与变量因素的情况下,通过智能算法自主规划出形成最优运动轨迹的策略。机械臂智能训练,不仅极大地缩短机器人轨迹规划的时间,且轨迹策略还具备泛化能力,能根据实际生产环境,自主作出调整。

机械臂智能规划与离线编程最大的不同在于:

1. 智能规划训练 VS 人工虚拟调试:

在有复杂障碍物的场景中,实际操作中,智能规划在虚拟端是依靠智能算法做全自动的自主规划训练而产出最优轨迹策略,无需人为参与;离线编程软件在虚拟端是依靠虚拟调试工程师做某一条认为定义的最优轨迹。

2. 策略 VS 固定轨迹

智能规划虚拟端的输出是一组形成最优轨迹的策略,该策略在现实中可根据环境变换让机械臂具备自动编程自适应环境的能力,不需要人工参与调试;而离线编程虚拟端的输出是一条代码写死的轨迹,而虚拟和现实存在着无法消除的物理误差,所以这条写死的轨迹在真实场景中无法直接应用,需要现场的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参与做二次调试。

智能决策

智能决策,机械臂大脑通过智能规划输出的策略,根据现实环境自主决策机械臂在该环境中的最优轨迹和位姿。无需人工调试。不仅极大缩短了机器人的部署时间,更为机器人赋予柔性作业的能力。

机器人智能化是机器人产业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机器人发展非常重要的布局。摩马获得RDL4的认证,不仅说明目前摩马的技术是国内最先进的机械臂智能化技术,同时也是国家机器人智能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落地。今后我司将继续以智能化为核心,坚定科技创新引领的步伐,拓展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范围,持续为中国制造业解决智能化技术卡脖子问题,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新的科技突破,保障中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局势下保持技术独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更多力量。

216DB61 “西西联合”,共创数字化生态 | 2023西门子Xcelerator公开赛工易魔方生态合作伙伴大会

216DB6    12023年8月31日-2023年9月1日,在西克中国总经理王平先生领导下,西克一行7人携作品“新能源电芯缺陷检测安全生产工作站”参加了“2023西门子Xcelerator公开赛工易魔方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并与西门子共同签署生态合作伙伴战略协议,共同探索和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创新。

大会现场,王平总经理向苏州高新区党工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长宝先生等领导、西门子研究院院长朱骁洵等合作伙伴介绍了由西克打造的数智化生产管理作品“新能源电芯缺陷检测安全生产工作站”

  216DB61此工作站用西门子工易魔方低代码平台开发,可便捷的融合西克多台3D相机图像拼接技术、西克安全扫描仪和安全控制器等设备的逻辑控制,同时结合工易魔方平台的3D仿真场景,融合IT与OT工艺,实现工作站虚拟与现实同步的3D数字孪生仿真,是新能源电芯质量检测的有效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设备管理。

同时,大会现场有40多家企业汇聚,共建数字创新生态网络、共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方法。

  216DB61本次比赛的参赛作品是在王平总带领下,由技术赋能团队郭善伟领队,与视觉和数字化集成业务拓展部门的郑平易和商维维、服务与解决方案部门的张志鹏和卢庄红、研发团队的刘聪、工程资源中心刘超和刘裕宏及技术赋能团队工程师张强组建的9人参赛团队共同制作,体现了公司内部跨越边际的合作,获得西门子工易魔方精英训练营的优秀作品,作品将继续参加西门子Xcelerator公开赛的评比,期待能够获得佳绩!

216EA61b 中国制造业为何选择协作机器人?

216EA61b近年来, 在政策和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来自汽车、新能源、电子半导体等大型制造企业开始考虑在传统工业机器人之外,部署能够和人近距离共事的协作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有着卓越的安全易用特性,能够在哪怕是狭小的空间快速安装投产,执行码垛、螺丝拧紧、焊接、机器看护、质检等多项任务,其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持续丰富。

企业选择协作机器人很大程度上在于这项技术回应了自动化升级过程中,愈发细分的需求和挑战, 尤其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以协作机器人辅助工业机器人,实现更全面的自动化流程

对于大型制造企业来说,选择协作机器人抑或是传统工业机器人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协作机器人可以完成传统机械臂无法执行的细微动作和任务。得益于这项技术的灵活性,协作机器人可以在不影响现有产线流程的前提下,快速集成,成为工厂运营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

216EA61b此外,由于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企业能够在不改变工厂物理环境的前提下引入协作机器人,对于紧凑的制造业环境,这是很大的优势。以优傲在北京北汽李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的应用为例,北汽李尔在厂房空间紧张的情况下,选择于各条流水线上部署了超过几十台优傲协作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运行时无需围栏保护,能够近距离配合工人作业,通过定位、测量以及拧紧汽车车座螺丝等作业,实现了汽车座椅组装的自动化工序。

2.    借力协作机器人重新规划人员岗位,积极应对制造岗位招工挑战

无论企业规模,本土制造业长期面临着招工难、用工难、留工难的三重挑战。协作机器人在提升制造企业生产效能和产量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用工紧张带来的产线压力,一方面分担现有员工在重复枯燥作业上的投入时间,让他们从重复性强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随着自动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将获得更安全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技能的转型与提升,间接提高整体工作氛围与士气。

焊接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相关岗位工人缺口大、求人倍率高,典型需求市场自南至北遍布全国主要省市,当中不乏制造业经济重镇。以自动化技术替代传统人工焊接是大势所趋,其中协作机器人能够承担丰富的216EA61b焊接工艺,完成室内室外多类型的焊接工作。在香港, 优傲与合作伙伴SquareDog Robotics合作,将协作焊接机器人“SQD-Robo Welder自适应焊接机器人”应用于户外施工现场。这一解决方案配备了优傲的协作机器人UR10,已获香港太古城二期、启德发展区新急症医院、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等多个重点项目应用。以启德工地为例,施工方部署了10台焊接机器人在工地现场作业,通过创新科技解决人手问题并高效推进施工进度。操作者本身无需持有中工或大工焊接工艺等级资质,无需专工专责,机器人可快速投入工作。

3.    协作机器人简单、灵活、模块化,是柔性产线的重要需求

协作机器人具备传统工业机器人没有的特性,包括简单易用、便携灵活,更能适应当前制造业对柔性生产的要求,也更能在产线出现缺口时,通过快速部署及时补足相关任务的执行。协作机器人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移动,安装点位非常灵活,比如配合移动机器人执行任务,或是在天花板固定安装等。 此外, 操作者可以通过加载新的程序,让协作机器人执行新任务,这些调整编程很容易,前线员工经过短期培训即可熟练操作。

216EA61b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大规模部署了优傲协作机器人,其中包括双臂机器人解决方案。这些机器人布局于产线不同点位,完成丰富的制造任务,例如零配件自动上下料、产品装配、拾放、机器人视觉拾取等。协作机器人灵活的特性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回应订单需求变化,以很短的时间即可完成部署调试,开展新的项目、执行新的任务,及时应对市场的需求及不确定因素。

4.    协作机器人部署能够给予大型制造企业更高的自动化投资回报

许多大型制造企业使用协作机器人主要在于这项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生产品质。协作机器人能够帮助企业减少产线停机时间,真正做到7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无论生产时间是否延长,协作机器人的精准度都可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确保稳定的质量输出,这也意味着企业能够更快地获得投资回报。

制造业中的许多工种都会直接受到疲劳和折损的影响,比如码垛。传统码垛工作大多由人工完成,搬运工人需要不断重复这项相当枯燥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搬运中,因为姿态与身体肌力受到长期压力,绝大多数搬运工人都面临着多项健康风险,而身体的疲劳也将影响相关工作的执行效率与稳定性。 以UR20协作机器人技术替代传统人工码垛可以从安全、效率、成本三方面帮助企业回应这些挑战和风险,在工序流程上真正做到降本增效。此外,对比传统的码垛自动化技术,协作机器人从编程难易度、维护成本、占地面积、部署灵活性等多方面而言,都更胜一筹,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对柔性、定制化的要求,是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

除了上述应用,我们也不断与合作伙伴协作,为企业开发更多元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在数字化的同时寻求简化相关技术在制造环境中的部署与管理。在即将于9月19日开幕的2023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CIIF),优傲将携包括UR20在内的多项最新解决方案亮相8.1号馆A005展位,与行业分享优化制造效率的新应用,为全面的自动化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关键力量。

CI871K01 西门子发布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伺服驱动系统SINAMICS S200 PN 系列

  • CI871K01 基于数字化理念设计,软件与硬件协同,为客户提供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 高动态性能、高性价比、紧凑设计,可广泛应用于电池、电子、太阳能等行业领域
  • 易于调试、适配TIA全集成自动化,简化复杂任务实现优化操作

西门子今天正式在中国市场发布新一代伺服驱动系统SINAMICS S200 PN系列。该系统由精准的伺服驱动器、强大的伺服电机及易用的Motion Connect电缆组成,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协同,为客户提供面向未来的数字化驱动解决方案。SINAMICS S200 PN系列伺服驱动系统具有高性价比、易用灵活等优势,能够满足电池、电子、太阳能等行业领域的应用需求,助力客户优化控制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传统行业也在加速改造升级,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精度、运营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副总裁兼CI871K01 运动控制部总经理李雷表示:“西门子致力于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以SINAMICS S200为代表的新一代伺服驱动系统应发展之需而生。该系统采用数字化设计理念,将虚拟与现实驱动链无缝结合,助力客户实现成本、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平衡,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可持续的成功。”

优化性能,满足多行业应用要求

SINAMICS S200 PN系列采用了支持PROFINET IRT的控制器以及快速的电流控制器,大幅提升动态响应性能。高过载能力能够轻松应对较高扭矩峰值,有助于提高生产力。该系统还配备高分辨率的编码器,能够响应微小的速度或位置偏差,即使是苛刻的应用条件下,也能实现平稳、精确的控制。SINAMICS S200 PN系列伺服驱动系统能够为电池、电子、太阳能及包装等行业的各种标准化应用提供支持。以电池行业为例,电池制CI871K01 造和组装工艺过程中涂布机、叠片机、连续式分条机、辊压机等机械,均需要精确、快速的控制,而该系统的高动态性能能够充分匹配制造商的多种需求。

面向未来,灵活适配拓展需求

SINAMICS S200 PN系列伺服驱动系统非常灵活,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进行扩展,驱动器功率范围涵盖0.1kW至7kW,可与低、中、高惯量电机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应用,可选择使用标准或高柔性电缆。得益于其紧凑的设计,SINAMICS S200 PN系列伺服驱动系统还可以节省多达30%的控制柜内部空间,实现最佳的设备布局。得益于TIA博途集成平台、LAN/WLAN集成网络服务器以及一键优化功能,该系统不仅操作简便,还能够与西门子SIMATIC控制器等产品共同构成稳健的运动控制系统,助力客户运营。

GFD233A 紫金山实验室与中国联通建立核心战略伙伴关系

GFD233A 8月24日上午,在第七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紫金山实验室、江苏未来网络集团、江苏未来网络研究院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深化合作基础,在新一代互联网、算力网络、确定性网络、人工智能、东数西算、6G与安全、资本融合等领域继续展开全方位、立体式的业务合作,进一步发挥各方资源和能力互补优势,共同推动网信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各合作方将充分利用刘韵洁院士在网络领域的前瞻性学术思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发挥合作桥梁作用,负责把握技术总体及战略方向。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汤小南、江苏未来网络集团总经理田文科、江苏未来网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谭航代表四方签署合作协议,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院士、中国联通总经理陈忠岳见证签约。

GFD233A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是四方切实履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所嘱托的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前做示范”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四方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共同践行国家强国战略责任的重要举措。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四方将聚焦核心技术、关键应用、融合创新,高效推进应用技术研究和网络创新成果转化,多路径推动网信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下一步,将面向研发、技术、业务、市场、资本等充分汇聚各方资源,立体式全面推进各项合作落实落细。

GFD233A 各方将密切协作、共同努力,肩负起网信事业的使命任务,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AIM0006 小身躯大能量·上海奥深精浦科技CC-Link IEF Basic编码器,通过协会测试认证

AIM0006 不少专业人士买到华为新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拆,他们观察、分析、制作各种各样的拆解报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整个拆解热不仅把“芯片”送上了热搜,还把“传感器”拉入到我们的视野中。传感器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之一,是高度自动化系统乃至现代尖端技术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现代制造系统中,传感器提供着系统进行控制、处理、决策、执行所必须的原始信息,因而传感器的研发制造水平对于一个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喜讯 ·

上海奥深精浦科技有限公司CC-Link IEF Basic编码器,通过协会测试认证喽。上海奥深精浦科技,它是一家主要为医疗、新能源、工厂物流等新兴行业做配套的智能装备企业,以高端市场工业传感器及一体化解决AIM0006 方案为主营业务,为用户提供各类编码器传感器产品以及多轴同步联动自动化解决方案。奥深精浦科技主营的58和40外径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各种类型单圈绝对值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拉绳位移传感器,变频双驱工业互联网边缘处理器都是备受行业关注。

· 应用案例 ·

AUSSEN携手“三一机器人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在广东江门项目上使用AUM58系列编码器应于双电机双深位伸缩叉项目上,信号稳定可靠,帮助三菱自动化系统实现闭环定位控制,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精准化控制。

· 小身躯大能量 ·

  AIM0006 CC-Link IE Field Basic编码器是一款工业以太网编码器,可以应用于数字化工厂生产和过程自动化,主要进行位置闭环反馈及多机联动或者同步控制。此编码器作为一款机械绝对值多圈编码器,采用钟表式机械齿轮组设计,性能可靠稳定,可与三菱FX5U系列PLC进行主从控制连接。

· 大能量 ·

小身躯大能量彰显了上海奥深精浦科技CC-Link IE Field Basic编码器可信赖的服务能力。C小C希望欢迎更多伙伴了解并可以通过CC-Link一致性测试认证,为工业自动化更多场景应用落地保驾护航。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