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8312 英威腾:不断打造技术和成本竞争力,强化新能源汽车业务

8312  近日,英威腾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11月15日接受9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2023年前三季度,英威腾实现营业收入33.02亿元,同比增加13.89%;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上涨85.73%。其中,公司第三季度营收10.97亿元,同比下降2.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919万,同比下降5.78%。英威腾表示,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放缓,主要是新能源业务增长有限,业绩增速放缓,但前三季度业绩整体持续增长,毛利率稳定,经营持续改善。公司将积极调整经营策略,聚焦资源,提升公司业绩。

报告显示,前三季度,英威腾工业自动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61亿元,同比增长9.09%,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56.36%;网络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13.51%,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18.06%;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3.82%,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11.99%;光伏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68.19%,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8.31%。

8312 据了解,英威腾工业自动化主要产品包括变频器、伺服系统、电机、控制器、人机界面、传感器、电梯驱动系统、工业互联网等产品。其中,公司低压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各类应用领域;中压变频器应用于矿山行业采煤机、连采机、梭车、输送机、提升机、绞车等设备;高压变频器适用于高压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节能调速以及工艺改善;行业专机是针对各行业特点设计专用结构和功能,为空压机、光伏水泵、建筑施工、港口、矿山、暖通空调、应急电源、电梯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伺服系统包括通用和专用伺服系统、电控系统、伺服电机等,能满足各种工业环境与关键性系统的应用;控制器产品包括PLC和HMI,为客户提供高效精准、可靠便捷的工业控制产品和解决方案。

英威腾表示,公司变频器主要有低中高压变频器,其中占比相对较大的是低压变频器,约为80%,中高压变频器合计约占20%,近年高压变频器受项目型市场需求向好,业绩保持增长。

英威腾自2014年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专注为全球客户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主营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辅助控制器、DC/DC转换器、电机、车载充电机、地面充电桩/充电机等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和结构的创新,公司推动产品向集成化发展,从单一的电控、电源、电机产品逐步扩展到驱动总成、高压箱总成等,再进一步拓展至“四合一”“五合一”产品,集成化水平不断提升。

8312 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应用车型包括中重卡、轻卡、微型货车、乘用车、专用车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并且应用方案覆盖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等各种新能源车型,与东风、吉利、长城、金龙、三一、宇通、一汽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整体来看,公司商用车市场占有率处于内资品牌前列,乘用车项目已经获得批量订单。产品方面,公司针对乘用车混动车型推出了IFL混动多合一的控制器,是国内首款4档DHT集成控制器,目前已搭载东风皓瀚车型。

谈及新能源汽车业务将有哪些发展措施时,英威腾称将持续研发投入,不断打造技术和成本竞争力;运营方面,聚焦资源,开拓新老客户定点项目,海内外并举,在保持项目稳定交付的同时,持续加快新增订单的落地。

英威腾表示,公司将持续补齐业务短板,引进高端人才、现有人员赋能、组织活力激发、经验沉淀;持续提升供应链的交付和质量等;紧抓市场机遇,借助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行业发展和政策之势,积极拓展营销渠道;不断进行产品技术迭代,多元策略控制成本,持续改善盈利能力。

8444-1067 适用于定制化远程通讯,非公路机械的性价比入门级硬件

8444-1067  富有吸引力的非道路远程通讯入门级产品:RCU Lite BODAS互联通讯终端将车辆和云连接在一起,可通过远程进行管理。(图片来源:博世力士乐股份公司)

新推出的RCU Lite远程通讯终端是博世力士乐提供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入门级互联通讯终端,以经济高效的配置为用户建立强劲、可拓展的安全物联网应用。该平台网关以微控制器为基础,配备了嵌入式操作系统,专为非公路市场开发,可提供多种连接选项,用于收集和传输车辆数据,以服务车队管理。互联通讯终端可通过远程方式进行管理和升级。

新RCU Lite入门级5系产品是对基于微处理器的10系RCU(标准)和20系(高性能)产品的补充。5系硬件以配备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双核微控制器为基础,可通过安全远程通讯轻松访问非公路车辆。

8444-1067  RCU Lite可以收集来自多达两条CAN总线的车辆数据(CAN追踪)。车辆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以适用于物联网设备的LTE CAT-M移动通信标准为基础。未来还将推出一项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个人车辆的功能。车队经理可利用该功能决定机械的使用者,并且只有通过智能手机上存有的证书才能启动车辆。

RCU Lite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P67,满足坚固性方面的所有要求,适用于恶劣的环境条件。采用AMP Superseal 1.5毫米接插件,可以通过轻松、灵活、低成本的方式将远程通讯终端集成到车辆基础设施中。

RCU Lite在网络安全方面也达到了当前最高等级。集成的证书管理系统可确保通信安全,这得益于博世的各种安全和数据保护功能,如TPM(可信平台模块),RCU也为满足未来规范要求做好了准备。

BODAS 互联生态系统的补充性软件

8444-1067  过程参数和故障信息可通过所提供的基本软件读取。将RCU Lite与BODAS 互联设备管理服务包相结合,可以进行包含远程升级和配置在内的设备管理。10系RCU和高性能20系型号还允许通过BODAS 通用刷写功能完成对博世力士乐和其他制造商控制器的刷写操作。

RCU Lite是适用于BODAS 互联全功能互联产品包的性价比入门级产品,是一套完整的远程通讯解决方案,可通过经行业验证的数据管理服务对设备管理进行扩展。完全集成的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可为车队管理和其他服务提供越来越多易于调整的标准模块。可通过连接其他云系统的REST API以及基于Bosch IoT  Insights的BODAS 互联数据管理前端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

8502-BI-DP 小巧的全能型选手 ——魏德米勒新款TERMSERIES-compact系列继电器

8502-BI-DP 新款TERMSERIES-compact系列继电器的种种优势令人耳目一新,而它的广泛用途、全方位数字化支持及配套细节更令客户体会到了魏德米勒在研发时处处以客户需求为本的贴心和独具匠心!

新款继电器用途更广泛、使用更便捷

TERMSERIES-compact系列推出了多个版本可供客户选择,是真正的全能型选手。该系列具有一个常开触点版本和一个转换触点版本,产品内部均是电磁式继电器,适用于不同的输入电压,应用范围更广。TERMSERIES系列拥有超宽范围输入电压,可从24至230 V UC。TERMSERIES-compact系列的紧凑型产品同样拥有这一特点,输入电压范围可达12至60 V UC。PUSH IN直插式接线技术与颜色编码的电压输入确保接线快速无误。Harland强调说:“每个产品都经过了100%的功能测试,并对输入与输出的绝缘强度进行了检验,保证安全运行。维护团队可以轻松辨识物品编号,每个联接层级都集成了测试点,还有辨识方便的接线标签、带有颜色按钮和醒目的状态指示灯。这些优秀设计使功能测试一目了然,让客户的日常工作更轻松。”

8502-BI-DP提供从规划到文件的数字化支持

魏德米勒提供符合E-class和ETIM标准的WMC、Eplan、CAD和ITB文件格式的所有所需数据,可在前期的规划和文件创建流程中,为数字孪生技术提供相应的支持。任何想了解产品的人,都可扫描外壳侧面的二维码来获取相关信息。Harland解释道:“二维码可直接查询到魏德米勒在线产品目录中的相关所需数据表。这一实用的细节为客户在日常工作中节省大量时间,并且使后续订购产品变得更为简单。”

适用于其他产品版本和配套附件

8502-BI-DP 从设计之初,TERMSERIES-compact系列也有集成了保险丝支架的版本。在发生故障时,保险丝会单独切断相应导电线路,保护系统的其他部分,提高系统可用性。这种集成设计节省了额外的熔断器端子。为了使日常工作更加高效,魏德米勒为TERMSERIES-compact系列开发了专用附件。这些附件增加了TERMSERIES系列的兼容附件范围,包括了专用的供电端子、直通端子和隔板。关于该产品的优势,Harland讲道:“这些附件提高了灵活性,简化了接线,使结构化集成,以及不同电压范围的隔离变得更加容易。”

创新带来的快速回报

魏德米勒的TERMSERIES-compact系列是TERMSERIES系列的紧凑版本,这一创新再次证明了魏德米勒高度关注用户的日常需求。魏德米勒在产品设计中,不管是用户最初的规划还是后期的维护,每一个细节都会考虑到,使用户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快速、安全、全面、高效。

5136-RE2-PCI 中科芯与IAR共建生态合作,IAR集成开发环境全面支持CKS32系列MCU

5136-RE2-PCI  嵌入式开发软件和服务的全球领导者IAR今日宣布,与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芯)达成生态合作,IAR已全面支持CKS32系列MCU的应用开发。这一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并为开发者提供更完整、高效的开发解决方案。

IAR Embedded Workbench集成开发环境一直是全球众多开发者首选的嵌入式软件开发解决方案之一。这一强大的工具套件已全面支持中科芯CKS32系列MCU,为开发者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支持。通过该解决方案,开发者可以充分利用代码优化功能,同时还享有一系列强大的调试功能,包括代码和数据断点、运行时堆栈分析、调用堆栈可视化等。此外,IAR Embedded Workbench还整合了静态代码分析工具C-STAT以及动态代码分析工具C-RUN,可帮助开发者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从而提高代码质量。不仅如此,IAR还提供经过TÜV SÜD认证的功能安全版本,满足ISO 26262等功能安全认证标准,为开发功能安全产品的开发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5136-RE2-PCI  中科芯是国内一流的科研单位和集成电路骨干企业,中科芯MCU事业部专注于32位MCU芯片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批量供货多个系列MCU产品。目前中科芯的CKS32系列MCU已发展成18个产品序列,涵盖了超过100款量产型号,以其卓越的运算性能、兼容性、使用体验以及全产业链的品质和生命周期管控能力而闻名于业内。这些MCU广泛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能源管理、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电机驱动、智能电表、医疗电子、安防、无线通信等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

中科芯MCU事业部总经理胡凯先生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与IAR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合作将有助于中科芯MCU更好地满足国内客户的需求,同时为符合ISO26262功能安全要求的车规级MCU芯片客户提供更高效、便捷和安全的MCU代码调试和优化支持。中科芯MCU将继续与行业生态伙伴紧密合作,构建完整的生态环境,为客户提供从芯片硬件到软件算法、从参考方案到系统设计的全方位支持。”

5136-RE2-PCI  IAR亚太区副总裁Kiyo Uemura表示:“我们对与中科芯的合作感到非常高兴。这次合作为中国开发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开发工具,以及原厂技术支持。我们将中国视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深知这里充满潜力和机遇。我们将继续与中国本地厂商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嵌入式领域的繁荣生态系统,为本地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以推动中国嵌入式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科芯和IAR共同期待为嵌入式开发者和最终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支持,为中国嵌入式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

5136-RE-VME 从过程控制到卓越运营,霍尼韦尔正在下一盘“数智化”大棋

5136-RE-VME 数字化智能化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对于离散工业,还是流程工业,未来必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对于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的自动化厂商来说,如何帮助工业用户进行数智化转型,自动化技术如何融入先进的数智化技术从而更进一步的演进,是关乎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

近日,全球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导厂商霍尼韦尔在厦门举办了“数智未来”2023科技创新大会,发布了从项目实施到卓越运营、从升级改造到可持续发展的多项过程控制技术创新成果,并分享了霍尼韦尔应对当下和未来工业变革的发展战略。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并采访了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中国总经理赵江,对霍尼韦尔如何继续践行工业自动化数智化的演进进行了深入交流。

5136-RE-VME 在流程工业,几乎所有的大型自动化控制都是通过DCS来实现的,而全球第一套DCS系统就是霍尼韦尔在1975年发明的,之后便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基石。几经迭代,在2003年,霍尼韦尔推出了超越传统DCS功能的Experion PKS过程知识系统,再一次引领了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

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中国总经理赵江

而在Experion PKS发布20周年之际,霍尼韦尔在本次科技创新大会上又隆重发布了Experion PKS HIVE(高度集成虚拟化环境),对过程控制技术进行了又一次的迭代和演进。“高度集成和虚拟化是理解HIVE的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高度集成是指利用现在的数字化技术,将工业生产中各方面的数据集成在一起,通过数据分析、融合实现智能化,而虚拟化是指硬件的软件化,包括控制器的虚拟化和I/O的虚拟化,从而解除传统上应用程序与控制器、控制器与物理I/O之间的绑定。” 赵江解释道。

5136-RE-VME 相比之前的过程控制系统,Experion PKS HIVE带来的显著优势是,控制系统项目实施更快、更节约成本、工程组态配置更加简化,而项目实施的风险更低。由于HIVE对I/O进行了虚拟化,因此机柜里面就只有一种类型的通用型I/O,通过软件设置就可以对各类开关量、输出量、卡件等进行配置,而且在项目实施最初阶段,只要知道信号的数量不需要知道信号的类型,就可以开始启动工程,也不需要等设计单位给出I/O配置单后再配置,这样不仅减少了I/O配置的工程量而且大大缩短了项目实施周期。针对HIVE,霍尼韦尔还推出了UPC通用控制柜,将控制柜前移到现场,而且同样可以用软件来配置控制策略,从而缩短项目实施时间。

霍尼韦尔Experion过程知识系统(PKS)20周年庆典暨新品发布现场

以一个实际新建工厂应用为例,工厂使用了28个C300控制器,经过对比,大约减少了50%的控制器数量,通过采用83个现场的UPC通用机柜,减少了约80%的控制柜数量,而且还由此在工厂网络方面减少了80%的光纤和网络设备。

“当然并不只是在项目实施阶段减少工作量和节约了成本,HIVE就像是为传统的过程控制系统打开了数智化的大门。” 赵江表示,从生命周期来看,Experion PKS HIVE更具优势,特别是今后的升级维护只需要更新软件就可以完成,并不受硬件方面的影响,用户再也不用每隔几年就要被动地去做一些硬件升级。

卓越运营:让每天的生产都处于最优状态

和离散制造业不同,流程工业在工厂建成之后,稳定高效生产的关键在于日常的运营维护。一旦发生计划外停机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损失,相反,如果对生产过程不断优化持续精进,哪怕提高1%的效率或者节省1%的能耗都会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从优秀运营走向卓越运营一直是流程工业企业孜孜追求的目标。在本次科技创新大会上,霍尼韦尔亮相了多项帮助流程企业实现卓越运营的新产品新技术。

要实现卓越运营,赵江表示,首先要提高控制水平减少波动和实时优化。在这方面霍尼韦尔一直就有行业领先的Profit Suite先进控制与实时优化平台。如今,霍尼韦尔推出了PERFORMANCE+,引入了过程数字孪生技术和生产智能技术。利用数字孪生的动态仿真功能,在PERFORMANCE+里面起到了一个类似软件测量的作用,可以实时收集现场的数据,并且和最优的历史数据做对比,发现偏差并提供优化建议。而生产智能技术则是使用了基于微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工艺工程师进行数据分析,找到运行性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的原因。以前这样的工作只有依靠专家的几十年积累的经验,现在相当于是给工艺工程师配备了一个专家助手,提供引导式故障诊断、限值及偏差优化、性能偏离预估和智能搜索与分析等功能,人员效率可以提高约50%,总体的越线操作降低20%。

实现卓越运营第二个重要的抓手是生产设备要实现预测性维护。霍尼韦尔在此次大会上,第一次亮相了专用于设备预测性维护的VERSATILIS传感器。VERSATILIS传感器体积小巧,安装方便,可以监测高达20多种变量,如震动、温度、湿度、声音和磁通量等,设备安装了VERSATILIS传感器后,工作人员可以在手机APP上通过蓝牙的方式实时查看这些信息。当然,传感器的数据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上传到霍尼韦尔的APM预测性维护平台,该平台预置了多种设备的性能模型、健康模型、机器学习模型等定制模型模板,实现设备的主动性和预测性维护。

在赵江看来,实现卓越运营还离不开运维人员的专家化。一方面,霍尼韦尔推出了一个电子工作指导手持终端和一个随身带的可以随机紧急呼救和实时定位的安全监控终端。在手持终端上可以显示巡检工程师的每一步操作提示,以及相关的危险或者警告,而且这些终端都是连接到一个平台上的,每一步都是有记录和实时显示的,可以极大防止误操作。另一方面,霍尼韦尔还推出了一个生成式AI人机界面EXPERION,这是一个类似ChatGPT的深度学习系统,可以用自然语言进行交互,生成一些报告甚至生成一些预估的趋势,在屏幕上可以显示出来,供操作人员参考和预测。

另外,对于人员的专家化,霍尼韦尔早前发布的卓越制造平台(MXP)已进一步升级,覆盖生命科学及精细化工领域,凭借其灵活的模块化平台优势,帮助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改善效率、质量和合规性。

5302-MBP-MCM4 ABB:用技术解决氢价值链的关键挑战

5302-MBP-MCM4 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需要扩大可再生能源比例,并应用一系列技术和解决方案。氢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有潜力成为广泛使用的燃料。此外,它还是一种能量载体,可以进行中长期储存、运输、并转化为其他化合物或合成燃料。氢是不同衍生物的载体。然而,氢能的规模化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以下是ABB利用自身技术推动氢能发展的简单介绍:

用数字孪生创造真实的工厂过程环境

氢气即使在低浓度下也具有高度易燃性,且由于氢气的特性,在空气中燃烧呈现出淡蓝色火焰,在自然环境下几乎无法用肉眼看到。在氢被作为燃料或能量载体使用前,需要确保其生产和运输的安全性。

ABB为氢气生产厂创建数字孪生,涵盖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规划、执行和运营阶段,从而帮助优化性能、降低风险并提高安全性。ABB Process Power Simulator(PPSim)与过程模型和模拟控制系统集成,创建一个真实的工厂过程的动态行为,这有助于生产商在规划阶段优化各种配置。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个真实环境,使操作人员可以在真实的工艺和电力条件和场景下观察设备的行为。这让工厂操作人员获得宝贵的“亲身体5302-MBP-MCM4 验”,类似于飞行员在飞行模拟器上接受培训。他们可以看到系统在正常运行中对不同电力输入情景的响应,并在模拟器上学习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如泄漏或火灾,并且系统还将生成潜在结果的额外预测。尤其在新兴行业中,这是操作人员安全获得信心和经验的理想方式。

准确计算氢气工厂规模以降低成本

生产绿色氢气的成本可能比生产灰色氢气高出四到五倍。虽然它是一种零碳排放燃料,但如果绿色氢气的成本如此之高,它在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就大大降低。利用技术,通过优化生产厂的规模来降低氢气的生命周期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如果将氢气的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来看,大约14%的成本来自于建设项目的资本支出成本,约69%来自于电力成本。ABB开发了HPP(氢气生产工厂)规模化分析工具,这是一种基于Web的软件,通过在规划阶段考虑最佳运营模式来全面优化氢气生产工厂的规模。为了降低氢气的生命周期成本,准确计算氢气生产工厂的规模并将能源管理系统作为流程设计的一部分至关重要。我们的工具可以运行不同的场景,包括储存、电解槽类型和5302-MBP-MCM4 电源输入类型。它用户友好,并提供图形概览,让客户在所提议的工厂的数字孪生中构建、操作和比较不同的场景。

虽然绿色氢气是最终目标,但我们知道,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氢气生产将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并减少来自电网的能源。通过在规划阶段优化工厂,生产商将能够为低碳氢气生产调整工厂规模,并提高在氢气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平衡供需以提高效率

电解槽的效率正在迅速提高,但对于大多数生产商来说,仍然存在多种能源输入的混合。为了能够转向绿色氢气,生产商必须具备管理和优化来自多个可再生能源的能力。ABB AbilityTM Energy Management OPTIMAX是一种专门为支持绿色氢气生产而设计的能源管理软件,于2022年推出。该软件提高了高能耗电解槽的效率,并确保来自多种电源(如风能、太阳能和电网)的输入的顺畅集成。它通过实时监控氢气生产商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帮助降低成本。降低绿色氢气的成本至关重要。全球行业倡导组织Green Hydrogen Catapult估计,到2050年,我们需要将燃料产量提高50倍,并且成本必须降低50%。

ABB的OPTIMAX不仅处理生产方面,还分析原料和需求方面。除了实时需求外,它还可以进行日内预测,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ABB OPTIMAX计划他们的生产和消耗。根据ABB的估算, OPTIMAX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将工厂的运营支出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多达20%,并实现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输入。

对电解槽的支持

ABB并不制造电解槽,但我们在确保氢气生产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所必需的其他设备方面,即在“电厂辅助设施(Balance of plant)”领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

项目初期的设计和计算规模是低碳或绿色氢气项目的关键。集成解决方案贯穿应用于资本投资(CAPEX)到运营投资(OPEX)的整个价值链,开始于规划阶段的规模计算。作为一家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ABB提供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电气架构、整流器、电机和驱动器、智能开关设备、电力管理系统等。在自动化领域,涉及安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智能现场仪表和分析仪器、通信系统等。

任何氢气工厂的成功运营都离不开高效的能源和过程管理,而这正是ABB OPTIMAX和其他ABB Ability解决方案的价值所在。ABB Ability解决方案支持远程操作和数字化、生产和能源优化以及服务和资产管理,能够帮助氢气生产提升运营安全性、效率并降低成本。

5466-258 细如发丝!igus新推出0.2模数的微型齿轮

5466-258 从微型驱动器到显微镜再到精密工程,全球的工程师们都在开发越来越紧凑的产品。针对这些精密应用,igus现推出模数低至0.2的微型齿轮,其齿厚几乎像人头发丝一样细。得益于高性能工程塑料,微型齿轮具有高品质:运行精度高、磨损小。

当摄影师缩放相机画面时,镜头齿轮箱中多个微型齿轮仅仅移动几个毫米。这些齿轮的轮齿尺寸极小,肉眼几乎无法看见。“用于此类精密工程应用的微型齿轮通常必须非常坚固、耐磨且寿命长。”igus齿轮业务部门负责人Steffen Schack表示,“为了满足此类应用的需求,我们优化了生产工艺,使用高性能工程塑料通过机加工方式生产出模数低至0.2的微型齿轮。”齿轮使用iglidur棒料加工,iglidur棒料有iglidur A180和iglidur A500两种可选。这些材料均经过摩擦优化,不仅坚固耐用,还具有出色的低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能。此外,它们的重量也比金属齿轮轻得多。

5466-258 细如发丝的齿轮轮齿

为了制造出0.2模数的齿轮,igus进一步突破了自身机加工生产的极限。“制造出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齿轮轮齿的能力使igus从市场上的许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Schack说道,“这些齿轮轮齿尺寸虽小,但却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它们运行可靠、精度高,适用于精密工程应用。”

5466-258 小批量生产仍具有高性价比

igus目前可为客户定制生产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微型齿轮。“我们可以使用iglidur棒料机加工生产齿轮,即便是小批量生产也能实现较低的价格。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注塑成型进行大批量生产,例如批量生产汽车用齿轮。”Schack说道。这些微型齿轮适用于在狭小安装空间内精细协调运动的广泛应用,例如:显微镜和其他光学仪器,微型电机和微型驱动器等。

5466-316 皮尔磁:集成防护锁定力监控的新款安全门锁

5466-316  皮尔磁新款非接触式磁力锁定安全门锁PSEN slock2即将在11月的德国纽伦堡工业自动化及电子元器件大会暨展览会发布。

作为带有锁定能力的非接触式安全门锁,PSEN slock系列产品一直备受使用者青睐,因为带有锁定力的非接触式安全门锁避免机械锁定的安全门锁会因为长时间的磨损消耗造成锁舌断裂的风险,同时机械门锁会受到安装精度的限制,而PSEN slock产品的磁力引导可以允许一定范围的偏差,所以PSEN slock产品在工业现场的防护门上得到广泛应用。

5466-316  作为新一代升级产品PSEN slock2不仅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优秀功能:满足ISO14119 标准的类别4的非接触式磁力编码型安全传感器,带有通电锁定功能,最高满足ISO 13849-1标准Cat4,Ple的安全等级要求,而且增添了更多实用的新技术。

  1. 人员保护功能。锁定力监控,新一代PSEN slock2对于锁定功能进行了升级,锁定功能能够实现最高Cat2,PLc的安全等级要求,该要求是需要锁定状态下产品能够实现自身故障监控和故障输出功能,有效地确保了锁定状态实时监控,从而保护人员的生产安全。
  2. 锁定能力提升。以往不通电的情况下,锁定力只有30N,通电最高1000N,新款PSEN slock2不仅可以通过调节实现在不通电的情况下,锁定力提升到110N或者更大的200N,满足现场不通电情况下的防护锁定要求。而且在通电情况下,最高可以达到2000N的强大吸持力。
  3. 集成安全设备诊断系统(SDD)功能,SDD功能是皮尔磁推出的用于监测高级安全传感器状态的诊断系统。已经在PSENcode,PSENmlock等得到应用,借助安全设备诊断控制器,可以把安全传感器的诊断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可以实时记录安全传感器的触发时间,故障类型等信息,在停机之后提供快速解决方案,缩短停机时间。PSEN slock2集成了SDD功能,可以有效地监控自身运行状态,保护人员安全和记录运行状态。

4.5466-316  防护等级提升-新款PSEN slock2的安全防护等级不仅支持IP67,同时推出了IP6K9K的高防护等级型号,同时提供不锈钢材质的型号,可以在一些卫生要求高的场合应用。

5.更多的状态显示-新款PSEN slock2 具有两侧LED状态灯显示,方便不同安装下的状态观察。

皮尔磁即将推出的新产品PSEN slock2是一款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非接触式磁力锁定安全开关,不仅安全监控可以达到ISO 13849-1标准Cat4,PLe的安全等级,而且锁定功能也具有Cat2,PLc的安全等级。搭配皮尔磁安全控制系统和诊断监控系统既可以实现工业现场高安全等级又可以实现高诊断性能的双重安全防护,可以在汽车制造行业,包装行业,医药行业等得到广泛应用。

5466-409 是时候加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了

5466-409 制造业不愿采用新的技术是人们对这个行业的误解之一。虽然,考虑到升级传统的硬件和软件(包括老化的运营技术)带来的成本增加,这种情况在一些企业中是存在的。但有远见的制造商深知,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掉队,可能会对企业的未来竞争力和生存能力造成长期而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新冠疫情、劳动力短缺和不确定的政治局势所带来的影响有目共睹,这也意味着制造商需要更加灵活、有韧性,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幸运的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技术手段已经出现。

在工业4.0的浪潮下,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先进的机器人和物联网(IoT)等一系列新技术都可以将数字元素融入到制造过程中,从而提升企业的自动化、通信水平和整体产出。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来说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成功转型为企业带来的益处远远超过投入的成本,因此企业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5466-409 在线测试(ICT)机器人通过从自动传送带上收集板、将其插入 ICT机器并开始测试来缩短测试时间。

传统工厂的创新障碍

在提高效率方面,传统工厂存在几个不利于员工和企业的固有障碍,包括:

缺乏对生产绩效的实时追踪——传统的制造系统各自为政,监管生产的人工流程缓慢且低效,而这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

不准确的数据——除了实时性之外,通常传统的人工纸质化监管很容易出现冗余数据输入、人为错误和完成数据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数据最终无法应用。

5466-409 浪费严重且效率低下——人工纸质化系统造成的问题可能会带来额外的生产成本。过时和不准确的数据可能导致管理人员找不到症结所在,直到纠正为时已晚,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生产流程中断、停机和其他运营低效等情况发生。

最适合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四个领域

制造商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流程的可追溯性和生产效率,带领工厂进入下一个制造时代。需要解决的关键领域包括:

自动化——先进的协作机器人不仅能执行基础的重复性任务,还提升了生产流程的灵活性,同时企业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来检修或重新设计。在协作机器人的帮助下,企业能够更快速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的同时,为不同岗位的工人提供更为安全和方便的工作场所。

连通性——将设备、机器和计算机系统以数字方式连接起来,可以实现企业资产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这增加了流程的实时可追溯性,同时提高了多来源数据的收集和整合能力,并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日常分析能力和可操作的洞察力,而这将影响企业的最终收益。

智能化——企业可以通过处理和分析整合的数据来生成统一的报告和智能预测模拟方案,从而支持其进行更好的决策,并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

流程和团队合作——除了数字化转型技术之外,企业还需要进行思维模式上的变革。越挫越勇的灵活心态、不断学习适应的上进心,以及与供应商和跨职能团队的协作,对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自动贴标签机器人插入资产标签和箔片以加速贴标签过程。

将原则付诸实践

伟创力位于巴西圣保罗州的索罗卡巴工厂无疑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典范。近期,该工厂更是被世界经济论坛(WEF)认定为可持续发展灯塔工厂,以表彰其利用工业4.0技术开发的整体可循环的经济生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伟创力索罗卡巴工厂的数字化转型帮助其减少了500万美元的材料损耗和100万美元的备件需求,运营效率总体提高了90%。工厂内的某些工种甚至实现了36%的生产率增长。此外,提升后的流程透明度和产品质量使客户满意度提高了近20%。

这些改进源于伟创力在端到端价值链上部署工业4.0计划的严格流程,并重点关注流程和人员这两个方面。索罗卡巴工厂转型将可持续发展深深融入其经营理念中,同时实施了数字化健康和安全措施,强调员工参与、技能提升和福祉。

具体的步骤和结果包括:

首先,工业物联网(IIoT)性能管理系统连接了44条生产线,提供实时数据和流程透明度。该解决方案使得材料损耗减少了81%,设备总体效率提高了23%。

采用循环经济生态系统,包括基于物联网和云技术的电子废物逆向物流系统,此举减少了94%的材料浪费,塑料材料成本降低了38%。经加拿大标准协会的认证,该工厂的资源使用量减少相当于44,000个碳信用额。

同时,利用端到端的人体工程学数字线程,包括对操作人员的实时监控,并在需要进行岗位轮换或在改进工位人体工程学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报。

除此之外,低代码和无代码数字工具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解决方案将人类从重复性任务中解放,减少了38%的人工非增值性工作。同时,还开展了面向200多名员工的技能提升项目,提高了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

先进的实时供应链解决方案可加速产品流程,创造按需透明并实现了供应链弹性。

制造业的未来

伟创力索罗卡巴工厂的例子证明,打消制造商不愿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时观念还是充满希望的,当然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然而,一旦制造企业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利用先进技术来解决面临的挑战时,会对企业人员、运营和工作流程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正如世界经济论坛“塑造增材制造和价值链的未来”主管Francisco Betti所说,“未来属于那些愿意拥抱颠覆和捕捉新机遇的公司。灯塔工厂正照亮着制造业和产业的未来。”

几十年来,传统系统可能一直运行良好,但现在却有可能让制造商步入黯淡。在当今的数字世界中,灵活性和韧性是企业成功的核心,数字化转型是提高效率、实现创新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现在正是转型的最佳时机。

05701-A-0302 台达深度参与2023中国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技术大会 携手业界精英 共探行业前景

05701-A-0302  由台达赞助支持、中国电源学会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委员会主办的“2023中国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技术大会”于10月13日至15日在杭州举行,是为纪念中国电源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活动。大会期间,共有来自超过20所高校的学者,进行了28场工业报告,并发布58篇论文。台达作为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以及本次大会的“主合作伙伴”,由上海暨杭州设计中心主任章进法博士在开幕式致辞,并以“电动车发展趋势与台达解决方案”为题进行大会报告。同时,台达的资深研发与工程主管也分别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电力电子集成和无线充电应用进行了工业报告。此外,与会嘉宾们更参观了台达杭州设计中心,深入体验台达研发创新的实力。

台达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合作伙伴”,研发团队成员在现场分享研发创新的成果,受到与会嘉宾们的瞩目。

章进法博士表示,很荣幸能在中国电源学会即将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一同探讨新能源汽车在充电与驱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台达从长期耕耘的电力电子核心技术出发,自本世纪05701-A-0302  初开始投入电动车的电控与动力系统,以及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域,至今已近二十年,如今电动车相关整体方案已是台达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纵观全球主要电动车市场,中国与欧洲大陆在2022年新能源车的渗透力已超过20%。展望未来,电动车将在2032年占全球整体汽车销售的50%,面对此趋势,台达致力开发符合市场期待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结合“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协助人们获得更便利、安全的出行交通选择,同时也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政策。

台达上海暨杭州设计中心主任章进法博士表示,很荣幸能在中国电源学会即将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一同探讨新能源汽车在充电与驱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

电动车相关方案是台达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主要产品包括直流电源模块、车载充电器、电机驱动器和驱动马达。并且已经成功开发出包含直流电源、车载充电器、电机驱动器…等Combo、三合一或多合一的集成产05701-A-0302  品,不仅在环保面向节省了材料,更因轻薄短小的体积与重量,直接为客户的电动车产品争取更长的续航里程。此外,台达亦有电动车充电解决方案,产品包括从30kW壁挂直流充电桩到120kW-240kW分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以及60kW-120kW一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机,应用领域包含住宅小区、停车场、公交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巴停车场和公共充电站等。

2023中国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技术大会旨在聚焦与新能源车辆相关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其驱动技术、充电及电池管理技术、智能电网互动融合技术、电气安全系统技术、电池技术、功率半导体技术、电磁兼容和测量技术等。台达的研发与工程主管在会中分别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力电子集成PEB技术”和“无线充电应用于电动车辆的现状和挑战”进行了工业报告,并和现场与会的专家学者交流互动。通过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工业报告、技术讲座、标准研讨、展览等形式对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及新工艺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

中国电源学会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专业委员会是依托于中国电源学会的专业分支机构,参加成员包括国内新能源车领域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科技工作者、电动汽车国际知名专家以及能源行业的政府机构专家。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