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FBM233 P0926GX 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试点评估在渝启动 忽米科技成首个试点企业

FBM233 P0926GX  10月26日,由数字化转型指导委员会指导,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推进工作组主办,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办,宗申产业集团、忽米科技联合承办的2023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试点评估启动仪式(全国首站)在重庆举行。忽米科技凭借其技术底蕴和产业赋能经验,成为全国首家贯标试点评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

活动现场。忽米科技供图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王建伟表示,忽米科技连续四年入选工信部国家级双跨平台,技术实力和产业赋能成效有目共睹,本次将忽米作为首个平台贯标试点评估企业,也是在为后续评估工作树立标杆。

宗申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左宗申在致辞中提到,忽米要以此次贯标试点评估为起点,进一步深耕工业互联网,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公司运营过程中要遵循“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分级构建、先内后外、优化集成”的基本方法论;以及管理团队要以此次贯标试点评估为契机,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打造“数字化贯标试点”标杆来牵引和倒逼自身业务的升级转型与做优做强。

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杜宏瑞在致辞中表示,FBM233 P0926GX  2023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试点评估旨在全面推动贯标标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下一步市经信委将持续深化试点工作。一方面,探索将贯标结果作为政策扶持、项目遴选、试点示范、重点项目评选等工作的重要参考,加快贯标结果在行业的规模应用,强化企业主动贯标、社会广泛采信的良性循环,大力推动贯标结果运用。另一方面,在年底前对贯标试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形成综合报告,遴选优秀贯标案例、提炼典型经验做法,扎实做好贯标试点总结。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孙文龙在讲话中提到,为了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进度。完善评估流程与评估细则,培养贯标评估人才,按照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推进会的要求,在前期贯标培训基础上,选取了忽米科技组织实施平台标准的贯标试评估,打造贯标样板,推动后期贯标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

现场,与会嘉宾、专家共同启动了2023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试点评估,FBM233 P0926GX  平台贯标试点评估的启动将构建全国上下协同、大中小企业全面覆盖的数字化转型贯标工作格局,进一步激发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创新发展活力,谱写新型工业化的新篇章。

此外,与会嘉宾、专家还参观了宗申1011产线、宗申工业展厅、忽米科技,详细了解了忽米H-IIP工业互联网平台、忽米数字孪生工厂、忽米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运营、忽米工业智能硬件产品等运营成果及忽米赋能地方产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案例。

“当前,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迈向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基石和重要手段。2023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试点评估将极大地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忽米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忽米科技作为全国首家贯标试点评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深感使命光荣、意义重大,未来定将牢牢把握全国首家贯标试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宝贵机遇,赋能新型工业化,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贡献忽米力量。”

FC-PSU-UNI2450U V1.0 柯马推出全自动料箱拣选解决方案MI.RA/Picker

  • FC-PSU-UNI2450U V1.0 以高达每分钟40件的速度自主识别、定位和抓取随机放置的工件
  • 降低了复杂性,同时确保单个或多个料箱的最佳拣选精度和效率,最高可达 1 米
  • “MI.RA/Picker”有助于提高产能,同时缩短上游处理时间,节省时间、能源和资源
  • 柯马交钥匙解决方案基于先进的工程设计、机器检测和无缝集成功能

MI.RA/Picker

全自动料箱拣选解决方案

FC-PSU-UNI2450U V1.0 柯马正式推出了“MI.RA/Picker”,这是一种智能先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用于基于感知的随机料箱拣选。这款全自动拣选解决方案配备两个高分辨率激光传感器和一个中央摄像头,以每分钟40件的速度自主识别、定位和抓取随机放置的工件。它可以与任何商业机器人品牌、定制的料箱或定制的夹爪配合使用。此外,借助简化的虚拟仿真工具和预测算法,它实现了最佳路径管理和无碰撞轨迹,确保了精准可靠的性能,并降低了成本和潜在风险。总之,自动拣选消除了对不可持续的人工分拣作业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生产力,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满意度。

这一交钥匙解决方案得益于柯马的技术合作伙伴网络,它巧妙地结合了3D视觉技术、双传感器和直观编程界面。无论单个还是多个料箱内的零件组织混乱、排列方向不可预测,都能提供出色的拣选精度和效率。MI.RA/Picker的独特之处在于,产品可以被倾倒到料箱中,而不必有序放置,这大大缩短了上游处理时间,同时简化了物流流程,无需对零件或刚性夹具进行单独处理。

MI.RA/Picker是柯马基于系统的柔性自动化方法的产物,FC-PSU-UNI2450U V1.0 这一方法使得公司能够根据每个特定项目的需求,使用最合适的设备开发量身定制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它采用硬件无关智能视觉系统,是柯马机器检测识别原型(MI.RA)系列的最新产品,全面实现了复杂的随机料箱和零部件的无碰撞拣选操作自动化。这一解决方案实用且具有成本效益,尤其适用于食品与饮料、制药、塑料、电气/电子、金属和机械以及汽车行业使用。

柯马先进自动化解决方案事业部负责人Nicole Clement表示:柯马一直积极投身于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不断追求创新,着眼于使复杂的技术更易获取和更高效。经过内部估计和市场调研,我们相信到2025年,随机料箱和零件分拣市场规模将达到1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2019-2025)。因此,我们在机器上料、取放和装配操作上所采用的新型智能随机料箱分拣技术无疑将帮助我们的客户提高其工艺质量和生产能力。

DAPI100 3AST000929R109 ABB机器人赋能中心正式开业

  • DAPI100 3AST000929R109 聚焦生命科学和医疗行业的ABB机器人赋能中心在上海正式开业,为中国的医疗和制药企业带来更多自动化助力
  • ABB机器人与梅特勒托利多、晶泰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结合各自行业优势开发创新解决方案,携手为生命科学和医疗行业注入新活力
  • 赋能中心以ABB机器人在医疗领域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将通过产、学、研聚集,培养创新人才

10月27日,ABB机器人赋能中心在上海张江机器人谷正式宣布开业。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ABB机器人业务全球总裁马思康以及众多合作伙伴和客户齐聚浦东张江,共同讨论了赋能中心为生命科学和制药企业提供更高自动化和运营效率的无限可能。

ABB机器人业务部全球总裁马思康表示,工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为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的自动化提供了更多机会。基于ABB机器人近50年的自动化经验,这一全新的赋能中心将增强ABB在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专长,帮助本地企业应对包括劳动力短缺和能源成本上升的全球挑战,使企业实现更稳健、更敏捷、更高效的运行。

DAPI100 3AST000929R109 开业当天,ABB机器人与全球知名精密仪器和天平衡器制造商梅特勒托利多,以及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晶泰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ABB与梅特勒托利多战略合作签约

ABB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努力,结合各自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专长,深入合作创新,携手为医疗行业开发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ABB与晶泰科技战略合作签约

DAPI100 3AST000929R109 除此之外,赋能中心还将聚集企业和高校,提供基于实验室场景的技术培训和实景现场教学,以培养新的人才。继ABB 2019年在美国休斯顿德州医学中心成立医疗保健研究中心后,ABB机器人赋能中心又进一步丰富了ABB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实验室组合。

赋能中心的成立提升了ABB机器人为国内外医院、医疗机构和实验室提供领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能力。通过机器人自动化技术,ABB已经为上海第七人民医院的住院药房改变了配药方式,它的自动化药房每小时可以拣选720件药物。而在ABB机器人位于美国休斯顿的德州医学中心内的实验室,其高效的机器人系统能够将中和抗体检测的效率,从每天15次提高到1000次,帮助缓解了当时新冠病毒检测的重压。赋能中心的开设有助于研发更多新技术来优化医疗行业,并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使制药和医疗企业更具柔性和效率。

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表示,机器人不仅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全方位赋能人民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升级的驱动力。期待聚焦医疗行业的ABB机器人赋能中心依托张江已有的成熟产业配套及平台,未来赋能企业加速创新、共建机器人生态,为张江机器人谷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EKC 361 深耕可持续发展,ABB荣获2023中瑞商业大奖

EKC 361  10月26日,由中国瑞士商会举办、瑞士驻华大使馆及瑞士联邦政府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协办的第六届中瑞商业大奖(SSBA)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全球技术领导企业ABB荣获“可持续发展大奖”。该奖项旨在表彰率先关注可持续实践并取得卓越成就的瑞士企业,展示对环境责任、社会影响和道德商业行为的承诺。

ABB中国董事长顾纯元博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再次荣获中瑞商业大奖,这是对ABB在中国长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高度认可。从建设‘美丽中国’到聚焦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转型,中国正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ABB的业务重点与中国产业升级和低碳发展的大趋势高度契合。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快创新步伐,携手中国客户与合作伙伴,共同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

在中国,ABB通过提供领先的自动化和电气解决方案支持各行业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比重、进一步推进电气化,以及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和保护资源。例如截至2022年底,ABB在中国累计交付了超过1100万台变频器和高效电机,累计节能超过5100亿度电,相当于减少约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省的电量相当于上海市3年的全社会用电总量;ABB Azipod®吊舱推进器上海工厂建厂12年来已交付约200套紧凑型推进器,支持各类型船舶EKC 361  实现电气化和绿色转型等。

ABB以身作则加速自身企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截止2022年,ABB中国自身运营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2019年减少约92.7%,回收了88%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害废弃物。目前,ABB已有11家企业通过了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5家企业被工信部授予“绿色工厂”称号,并由多家企业荣获碳中和达成证书、净零标杆企业、废弃物零填埋金级UL认证、绿色产品设计或“绿色供应链”称号。

ABB中国可持续发展事务负责人于成铎说到,ABB将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每项工作,在支持客户、供应商和自身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本土教育和人才培养,创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工作环境,并在整个价值链中构建诚信与透明文化,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

EKC 361  例如ABB通过“ABB新长城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累计捐助约1700万元,国内47所高校的约5000名大学生从中受益;连续18年举办ABB创新大赛,支持本地人才培养,充分锻炼和展示了新一代青年技术人才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ABB致力于创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工作环境,持续提升女性在高级管理层中的比例,并采用系统的方法培养企业诚信和合规文化。

中瑞商业大奖创立于2013年,每两年一届,旨在表彰对中瑞企业发展、瑞士对外贸易以及瑞士在华推广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在此前举办的五届中瑞商业大奖中,ABB曾荣获2013年“年度创新奖”、2019年“工业4.0创新及创意奖”和“跨国企业杰出成就奖”两项大奖,并在2021年赢得“社会责任、多元化和教育大奖”。

ABB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3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27家本地企业,1.5万名员工遍布于近130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INTELLISCANDE III14-532NM SCANLAB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签约开目3DDFM,跑出工艺创新加速度

INTELLISCANDE III14-532NM SCANLAB 近日,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签约开目软件3DDFM,双方将携手共建基于知识的可制造性审查系统,帮助企业设计、工艺、制造工程师尽早发现设计缺陷,提高工艺评审效率,打造一键式智能工艺性审查专家。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5月,隶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我国煤炭系统专业从事煤炭地质与勘探,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装备与工程领域唯一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煤炭安全开采地质保障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主力军,1993年在国家科委考察评估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中进入300强,位居地质普查与勘探类第一名。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积极顺应时代和行业变革,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国有企业落实国家和集团公司战略部署的政治任务,提出“以产业数字化为抓手,打造快速发展新引擎”工作举措,明确“4366”数字化转型总体目标,全INTELLISCANDE III14-532NM SCANLAB 面打造产品创新能力、用户服务能力、运营管控能力、数据赋能能力、员工赋能能力、生态合作能力,运用新一代数字与智能技术,打造快速发展新引擎,推动核心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产品研发创新增多、技术状态愈加复杂,传统的可制造性审查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容易漏审,导致设计返工,影响生产周期和成本。为了全方位贯彻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企业规划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快速的对产品设计的合规性、可制造性等进行审查分析,经过深入调研和审慎的选型考察,最终决定实施开目三维可制造性检查分析软件3DDFM。

INTELLISCANDE III14-532NM SCANLAB 开目3DDFM将以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钻探装备三维CAD模型作为产品设计与制造信息的载体和依据,从产品三维CAD模型中提取特征信息,在制造知识库的支撑下实现对产品设计(三维特征和三维尺寸标注)工艺性的优化检查分析以及图纸合规性检查,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和缺陷,产品设计和可制造性审查工作并行进行,避免后期的设计返工,降低产品研发周期。

开目软件深耕高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30余年,尤其在数字化工艺创新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是中国知名的CAPP软件厂商。接下来,开目项目团队将不负所托,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并结合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全力助推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三维模型可制造性检查创新应用迈上新台阶。

200-510-076-114 200-510-111-034 VM600 MPC4 蒂森克虏伯全球CEO:本土创新是区域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00-510-076-114 200-510-111-034 VM600 MPC4  创新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蒂森克虏伯全球CEO米格尔·洛佩兹两周前来华期间,除参加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以外,他还来到了蒂森克虏伯转向业务单元中国总部。

在与中国团队的交中,洛佩兹先生充分肯定了中国团队在本土市场上的努力和成就,并对本土团队在实施本地化战略方面的努力表示支持。与此同时,他强调,在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团队需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以迎接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挑战。

洛佩生还参观了蒂森克虏伯转向业务单元在中国的工厂和研发中心。他对团队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认可和感谢,同时也鼓励大家继续追求卓越,在自主研发能力的加强和效率的提高上不断精进。

200-510-076-114 200-510-111-034 VM600 MPC4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区转向系统研发中心是目前转向业务亚太地区唯一的大规模研发中心,也是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而转向业务单元上海PS工厂是全球转向工厂里中间轴及上轴产量最高的工厂,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转向轴成型和装配技术。

此外,洛佩兹先生还与公司的青年人才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话,向大家介绍了公司发展战略,并就职业发展话题进行了分享

中国转向系统团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以及创新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成功地推动了本地创新,满足本地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在与青年人才的对话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这正是我们业务发展以及创造美好未来所需要的重要品质。

Innova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During his visit to China two weeks ago, Miguel Lopez, global CEO of ThyssenKrupp, in addition to attending the 35th Shanghai Mayor’s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 Advisory Conference (IBLAC), he also visited the Chinese headquarters of ThyssenKrupp’s Steering Business unit.

200-510-076-114 200-510-111-034 VM600 MPC4  In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hinese team, Mr. Lopez fully affirmed the effort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Chinese team in the local market, and expressed support for the efforts of the local team in implementing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y. At the same time, he stressed tha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value chain and supply chain 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team needs to be better prepared to meet new challenges that may arise in the future.

Lopersen also visited the factories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s of ThyssenKrupp’s steering business unit in China. He acknowledged and thanked the team for the results achieved, and encouraged everyone to continue to pursue excellence, strengthen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e Steering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in China is the only large-sca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one of the four maj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s in the world. The steering business unit Shanghai PS factory is the world’s highest output of intermediate shafts and upper shafts in the steering factory, with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steering shaft forming and assembly technology.

In addition, Mr. Lopez held an in-depth dialogue with the company’s young talent, introducing the company’s growth strategy and sharing career development topics

I was impressed by the effort and progress made by the steering team in China and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They have successfully driven local innov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local markets and customers. In my conversations with young talents, I felt their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which are important qualities we need to grow our business and create a better future.

190065A-00-00-02-00-01 达明机器人与阳明交大共同研发混合实境(MR)机器人

190065A-00-00-02-00-01 达明机器人与阳明交大共同研发,利用混合实境规划机器人路径的新技术,协助没有受过机器人程序训练的一线自动化操作人员,以直觉式的手势设定机器人路径及任务,让一线人员更快的完成工作目标,并于10月18日-2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举行的Roscon 2023上展示了创新的基于MR的机器人任务分配和编程。

混合实境(MR)技术

在机器人领域的潜力

基于MR的机器人任务分配和编程系统,展示了混合实境(MR)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潜力。介绍了前沿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它具有手势识别功能,使用MR眼镜跟踪和分析手部运动,以进行虚拟路径规划。用户可以通过基于手势的路径,直观地规划机器人的运动。任务模拟使用户能够在执行前对任务进行虚拟测试。一旦设置了路径,它就会被发送到达明机器人的控制器,以进行准确执行。

190065A-00-00-02-00-01 利用混合实境规划机器人路径的新技术,可以协助没有受过机器人程序训练的一线自动化操作人员,以直觉式的手势设定机器人路径及任务,让一线人员更快地完成工作目标。

这项创新应用给协作机器人编程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为非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部署协作机器人打开了大门。

内建视觉系统

和AI技术的TM AI Cobot

190065A-00-00-02-00-01 配备了内建视觉系统和AI技术的TM AI Cobot。这种强大的组合使协作机器人能够以准确的精度和效率执行任务。通过整合MR技术,增强了人与机器人的交互,提高了跨行业的效率。

达明机器人以AI重新定义次世代的协作机器人─ TM AI Cobot ,AI与在学术领域已被广泛运用的ROS (Robot Operation System),为自动化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平台。达明机器人培训中心为使用者提供ROS全面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并无缝接轨ROS2系统,无需独立处理整合视觉功能的复杂性,可直接采集影像数据,大幅提升使用效率。

FB201 TOALL凸凹设计智能化作品再获国际设计大奖

FB201 近日世界顶级设计奖之一GOOD DESIGN AWARD已于10月5日公布了2023年度获奖者名单。 TOALL凸凹设计的HiAR H100 5G AR SMART GLASSES在全球5447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GOOD DESIGN AWARD 2023年度的优秀设计奖。

TGOOD DESIGN AWARD官方授奖通告

这标志着凸凹设计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人性化设计再次获得全球权威奖项的认可。HiAR H100眼镜的获奖,是对凸凹设计产品设计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高度肯定。

HiAR H100 5G AR智能眼镜是凸凹设计为亮风台品牌设计的,一款专为工程场景设计的AR单眼智能眼镜,为工程人员实时提供高效的智能辅助和远程专业支持。它的外壳由铝合金和工程塑料材料制成,需要配备安全帽使用,由主机、光学显示器、通信模块和电池舱组成。机身上的三种不同的物理按钮可以增强用户在特殊工作环境中的识别能力,不仅充分利用AR特性设计“Hi模式”,针对工业环境量身定制“零UI”交互设计,集成多种语音通话功能,全面提升了用户体验。

FB201 TGOOD DESIGN AWARD官网展示

用创新的设计思维赋能智能硬件,持续为国内企业带来具有国际水准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影响力。此次HiAR H100眼镜的获奖,进一步彰显了凸凹设计在智能产品领域的设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TOALL凸凹设计

GOOD DESIGN AWARD 2023的主旨是选出能够通过设计力“推动社会向好的力量”的设计作品。10 月 25 日,时隔四年再度举办的GOOD DESIGN EXHIBITION 2023 在东京中城举办,TOALL凸凹设计应邀出席颁奖礼,并在现场展出获奖作品。

FB201 The GOOD DESIGN AWARD, one of the world’s top design awards, has announced its 2023 winners on October 5. The HiAR H100 5G AR SMART GLASSES designed by TOALL has won the GOOD DESIGN AWARD 2023 out of 5,447 entr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GOOD DESIGN AWARD Official Award announcement

This marks that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humanized desig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hardware has once again been recognized by the global authoritative awards. The award of HiAR H100 glasses is a high affirmation of the design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onvex and concave design products.

HiAR H100 5G AR smart glasses are designed for the bright wind platform brand, a AR monocular FB201 smart glasses designed for engineering scenes, to provide efficient intelligent assistance and remote professional support for engineers in real time. Its shell is made of aluminum alloy and engineering plastic materials, requires a safety helmet, and consists of a main engine, an optical display, a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a battery compartment. The three different physical buttons on the fuselage can enhance the user’s recognition ability in a special working environment, not only make full use of AR characteristics to design “Hi mode”, tailor-made “zero UI” interaction design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 integrate a variety of voice call func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TGOOD DESIGN AWARD official website display

Enable intelligent hardware with innovative design thinking, continue to bring domestic enterprise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products and system solutions, and help the industry to enhance its influence on a global scale. The award of HiAR H100 glasses further highlights the design strength and brand influence of convex and concave desig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products.

TOALL concave and convex design

The purpose of the GOOD DESIGN AWARD 2023 is to identify design works that “move society for the better” through the power of design. On October 25, the GOOD DESIGN EXHIBITION 2023, which was held again after four years, was held in Tokyo Midtown. TOALL Design was invited to attend the award ceremony and exhibited the winning works on site.

KUC755AE117 3BHB005243R0117 韩国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检测公司「赛视智能科技」完成155亿韩元B轮融资,君联资本领投

KUC755AE117 3BHB005243R0117 10月27日消息,韩国人工智能质量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赛视智能科技(SaigeResearch)完成155亿韩元(约为1,154万美元)B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赛视智能科技此轮融资旨在提高AI技术,并开发多领域的国内外客户。

赛视智能科技(Saige Research)成立于2017年,凭借在机器学习、图像和信号处理、系统管理等领域的数十年经验,聚焦研究开发用于工业检测和质量控制的AI解决方案。

赛视智能科技所研发的SaigeVision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外观检测解决方案,由来自首尔大学的硕博团队研究开发,采用集中训练(AttentionTraining)等多种技术,自主研发核心引擎,可以在难以利用传统视觉检测的制造业领域进行自动化检测,瑕疵检测准确度业界领先。另一工业视频智能监控系统Saige VIMS为业界首款产品,能够同时监控和管理200多个IP相机,实时检测异常并及时报告给用户,为改善工艺提供异常数据分析,为客户节省在生产工艺中因异常导致的损失。

KUC755AE117 3BHB005243R0117 赛视智能科技凭借其技术能力,获得了三星SDI、LG Energy Solutions、富士康等先进制造业企业认可,并不断延展海内外客户,从新能源延展至3C、半导体等领域。韩国中小企业部认可公司的技术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其评选为“200 BabyUnicorn”。

公司创始人兼CEO朴钟㝢教授先后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并在首尔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在数学、最优算法、机器学习等领域拥有近30年的学术研究经验。朴钟㝢教授表示,此次融资是赛视智能科技独特的AI技术获得市场认可的表现,希望能够助力更多全球企业构建智能工厂。

赛视智能科技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其在深圳设立的深圳赛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将赛视技术本土化,为中国客户提供落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现已服务比亚迪、恒瑞医药、富士康、LG南京工厂等先进制造业企业,覆盖新能源、3C数码、机器人等多领域。

October 27 news, South Kore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ality management solution provider SaigeResearc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aigeResearch) completed 15.5 billion won (about $11.54 million) B round of financing, led by Junlian Capital. This round of financing aims to improve AI technology and develop domestic and foreign customers in various fields.

KUC755AE117 3BHB005243R0117 Founded in 2017, Saige Research draws on decades of experience in machine learning,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management and other fields,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I solutions for industrial inspe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SaigeVision is a product appearance inspection solution based on deep learning. It is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by the Shubo team from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It adopts AttentionTraining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o independently develop the core engine. It can automate inspection in manufacturing areas that are difficult to use traditional visual inspection, and the accuracy of defect detection is industry-leading. Another industrial video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Saige VIMS is the industry’s first product,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monitor and manage more than 200 IP cameras, detect anomalies in real time and report them to users in time, provide abnormal data analysis for improving the process, and save customers from losses caused by anomal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KUC755AE117 3BHB005243R0117 With its technical capabilities, Cyse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s won the recognition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uch as Samsung SDI, LG Energy Solutions, Foxconn, and continues to expand customers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new energy to 3C, semiconductor and other fields. The Ministry of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of Korea recognized the company as one of the “200 BabyUnicorn” for it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company’s founder and CEO, Professor Park Jong-㝢, graduated from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and Harvard University, and served as a doctoral supervisor at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He has nearly 30 years of academic research experience in the fields of mathematics, optimal algorithms, and machine learning. Professor Park Jong 㝢 said that this financing is a manifestation of CEL’s unique AI technology gaining market recognition, and hopes to help more global enterprises build smart factories.

Cyvis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hinese market, and its Shenzhen Cyvis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et up in Shenzhen is committed to localization of Cyvision technology, providing Chinese customers with landed services and systematic solutions, and has now served BYD, Hengru Pharmaceutical, Foxconn, LG Nanjing factory and othe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covering new energy, 3C digital, robotics and other fields.

PPC907BE 3BHE024577R0101 调研报告显示,全球工业碳排放量到2030年有望减少11%

  • PPC907BE 3BHE024577R0101 本调研由“节能增效行动”开展
  • 本调研得到了ABB、阿法拉伐、微软等国际工业企业的支持
  • 调研报告中提及的10项关键举措采用了可快速部署的成熟技术,有望助力减少40亿吨碳排放

当前工业领域正面临一项空前挑战,即如何能在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实现全球脱碳目标。近日,“节能增效行动”(EEM)发布了一份报告,列举了企业可立即采取的举措。“节能增效行动”是一个由ABB等400多家公司与组织共同参与的全球性倡议,旨在分享见解、最佳实践和承诺,携手迈向更高能效的世界。

近日出版的《工业节能增效案例》(点击此处了解更多)旨在让企业领导者深入了解10项关键举措,这些举措采用成熟的技术,对企业成本和碳排放有着显著影响,可以快速部署,不需要复杂或昂贵的整合。该报告以“节能增效行动”在2022年出版的《工业节能增效手册》(点击此处了解更多)为蓝本,帮助企业应对在提高能效上所面临的一大主要挑战:建立自己的商业案例。在一些案例中,采取节能措施所节省的开支甚至可以覆盖改造项目的成本。此外,报告显示,在提高能效方面的投资可作为对冲能源和碳价波动的重要手段,并且有助于实现自主目标及监管目标。

 

PPC907BE 3BHE024577R0101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1,如果到2030年将能源效率提高一倍,届时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望比现在降低近三分之一。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机会巨大。据“节能增效行动”估算,如果能将本报告中的10项举措贯彻到整个工业领域,到2024年,一年的碳排放量就可以减少近15亿吨,到2030年,可以减少40多亿吨,相当于全球约五分之三的内燃机车不再上路所减少的碳排放量。这一估算基于中等方案得出,即便如此,预计到2030年,全球年度碳排放量仍可降低11%。如果基于更激进的方案估算,减排量甚至可以接近翻番,达到79亿吨,约占2030年总排放量的15%。在10项举措中,有5项举措可以有效算出具体节省的金额。到2024年,这五项举措可以帮助工业领域一年节省1780亿美元,到2030年一年可节省4520亿美元。如果基于更激进的方案估算,每年可节省高达4910亿美元。

PPC907BE 3BHE024577R0101 ABB运动控制事业部全球总裁梅塔表示:“在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召开之前,重点是要证明我们拥有成熟且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可用于解决当下面临的全球变暖问题。鉴于可再生能源只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变暖,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发挥节能增效在加速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以求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目标。当务之急是,私营部门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这份新报告旨在向企业展示如何充分发挥环境和财务效益的潜力,从而助力更快推广最佳实践。”

最近,国际能源署呼吁,将能源效率的年增长率从目前的2.2%提高到2030年的4%以上,并建议将年度能效相关投资增加两倍,以创造更高能效的未来。此外,国际能源署表示,要实现增长率翻番的目标,能效相关投资则需增加两倍。现在每年的能效相关投资为6000亿美元,到2030年要增加到1.8万亿美元。“节能增效行动”认为,本报告对国际能源署的这项重要行动呼吁具有促进作用。

如上与减排、工业节约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结果都是基于“节能增效行动”委托独立经济影响评估机构Development Economics的建模得出。2023年5月到10月,Development Economics对本报告中各项举措的经济和碳排放前景进行了严格建模。建模过程中采用了现有适用数据,以及来自ABB、阿法拉伐和微软等工业企业的相关专家观点,国际能源署也提供了专家咨询意见。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