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PCD530A102 3BHE041343R0102 ABB与美国能源部合作,推动甲烷排放监测技术发展

  • PCD530A102 3BHE041343R0102 ABB与美国能源部合作,设计综合甲烷监测平台,该平台作为一个数据库,将首次汇总、分析和可视化来自美国多个排放源的数据。
  • 该项目总价值100万美元,将对美国的整个天然气供应链和基础设施进行持续的甲烷排放监测、绘图、定位和量化。
  • 该综合平台将帮助美国大幅减少甲烷排放、以及相关污染和废物的产生,并实现各城市、各州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ABB携手美国能源部化石能源和碳管理办公室以及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将设计一个综合甲烷监测平台,以推动美国创新型甲烷测量、监测和减排技术的发展。该项目的总价值为100万美元。

 

PCD530A102 3BHE041343R0102 来自无人机的数据的可视化,显示甲烷泄漏情况

当前的甲烷排放是由学术研究人员、业界和技术提供商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进行记录的。各种方法所产生的数据具有迥然不同的性质表征和质量度量标准。

他们一方面使用传感器在天然气生产地附近近乎连续地监测甲烷排放,每15分钟报告一次结果,但准确性较低;另一方面,使用安装在飞机和卫星上的传感器,每周或每月进行大规模监测,以寻找所谓的“超级排放源”。

这些数据通常是单独进行记录、分析和可视化的,缺少统一的数据库,来汇总来自多个排放源的数据。

ABB将为首个以美国为中心的综合平台,制定详细的工程计划,该平台将检测、量化并最终助力减少美国整个天然气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甲烷排放。

PCD530A102 3BHE041343R0102 显示器上显示的甲烷勘测结果

ABB测量与分析业务分析仪业务线全球负责人Jean-René Roy表示:“ABB作为甲烷传感技术的全球领导企业,在这个领域责任重大。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将能帮助我们打破排放监测的限制。这项工作的成果将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显著减少美国各地的甲烷排放,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美国能源部化石能源和碳管理办公室甲烷部门总监Timothy Reinhardt表示:“我们很高兴能采用ABB设计的综合甲烷监测平台。这是美国能源部的创新型甲烷测量、监测和减排技术(IM4技术)资助项目的一环。我们相信该项目的目标范围与我们的目标相符,也就是推动创新技术开发,减少并最终消除碳氢化合物基础设施的甲烷排放。”

 

图示解释了系统如何从传感器和其他来源获取数据、汇总数据并将其输入云计算中心,然后将信息显示在利益相关者可访问的网站上

该平台将:

  • 汇总通过不同方法、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记录的甲烷排放测量数据。
  • 使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来分析数据。
  • 将数据可视化,并详细地呈现在地理空间地图上。
  • 让业界、学术界、政府决策者和合规实体等利益相关方快速发现和解决问题,并量化短期和长期(例如,从几分钟到几个月)趋势,以及小范围和大范围(例如:从街道到州)趋势。

ABB将充分利用其在测量科学、数据源整合、数字技术和高级分析方面的深厚知识,制定一个全面的工程、设计、施工、部署和运营计划。

该系统将能快速识别、定位和表征“超级排放源”、间歇性排放源以及长期、持续但较小的排放源,使利益相关方能够迅速应对和减少不必要的排放。

RMP201 坚定投资中国 助推高质量发展 SW亚洲总部二期工厂正式投产&SW亚洲总部研发中心成立

RMP201  全球领先的多主轴加工中心制造商及金属加工全套解决方案与智能化产线供应商——德国埃斯维机床有限公司(SW 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为其亚洲总部二期工厂正式投产以及SW 亚洲总部研发中心成立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典礼。至此,协同重庆工厂,SW 中国成为了SW 集团全球最大的海外研发制造基地,凭借着更先进的生产系统,更强大的服务能力,除了深耕本地市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外,还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的有力推手。庆典活动当天,来自用户、合作伙伴、行业协会、当地政府、媒体等350余名嘉宾出席盛会,与SW 德国和中国区高层管理人员一起,共同见证了SW 中国这一发展新篇章的开启。

SW 苏州工厂二期筹建于2020年,占地20,050平方米,是一座严格参照德国工业4.0标准设计的现代化厂房。工厂配备了尖端的生产设备,建有3条装配流水线,通过智能物流系统与一期工厂连接互通,并与SW 重庆工厂通过高效的内部供应链体系进行协同,年产能预计超过250台机床。此外,二期工厂还新建有研发部门,是SW 亚洲区的技术大本营,与SW 集团全球研发平台共享资源,由此具备更强大的本土协同创新能力,可为本地用户高效打造具备国际品质的新产品、新方案。同时,全新升级的培训中心、配件仓储和车间也都为SW 更好服务中国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RMP201 扎根中国,坚定长期承诺

SW 德国总经理兼董事会成员Stefan Weber先生在开业典礼上对二期工厂的落成表示了祝贺:“三年前,SW 制定了中国发展战略‘SW 中国制造2025’,在苏州扩建新工厂并实现机床的本地化研发正是该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今天,这座新建筑的落成,是SW 管理层正确决策的证明,是我们坚持与用户始终在一起的证明。SW 自从来到中国,持续投资,因为用户的信任,让我们拥有了苏州工厂和重庆工厂,不仅服务本地,也为SW 德国和全球运营提供了强劲动力。接下来您还将看到我们在研发、供应链、人才本地化方面的进展,SW 助推中国用户高质量发展、走向世界的决心非常强烈!”

自2010年至今,SW 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13年的时间。从最初一间小办公室,不到10名员工,仅6个客户;到2016年苏州一期工厂建立,2017年北京办公室成立,2019年重庆工厂投产,再到今天二期工厂和亚洲研发中心落成,一步步夯实着在中国市场前进的脚步,也用400余名本地员工,100多家客户的成绩,践行着中国战略。“扩建新工厂是我们满足中国客户不断升级的需求的一次必要性举措。越来越多的交钥匙方案,越来越复杂的自动化产线,需要我们在德国进口设备的框架基础上,添加很多基于个性化需求的附加设计,如夹具、上下料系统等。依托新工厂而设立的研发中心,让SW 中国能够更从容地应对这些需求挑战。除此之外,我们还在采取更多措施,来促进‘SW 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例如我们成立了夹具设计团队,为客户的零件加工方案定制更高效的夹具系统;SW 重庆工厂也已经升级为面向SW 亚洲与德国地区的内部供应商,自主生产的机床部件让我们在缩短交付时间的同时,更保障了产品质量。” 埃斯维机床(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董事会成员,埃斯维(重庆)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执行董事Norbert Wiest先生在致辞中表示。

RMP201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先生,对SW 在中国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致辞中表示:“作为SW 中国发展之路每一重要里程碑时刻的见证者,我为它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高兴。SW 坚定地加码投资中国机床业,且软硬并举,给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易找到方向,低碳化不易有快速回报,但SW 在这两方面却进行了大量投入,致力于助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致力于长远可持续发展,这与我们的产业政策是不谋而合的。”

Wiest先生还补充说道:“通过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大会,我们看到中国政府为提升高质量发展、促进技术创新而投入的努力。从中,我们更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不管是新能源、还是航空航天、医疗等产业,恰好都是SW的优势发力点。”

创新引领,助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是当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汽车市场,也是科技创新最活跃的汽车市场。特别是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能源、智能化的“双轮”加速驱动之下,机床企业、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该如何做好产业协同,如何抓住出海契机,又该如何凭借创新技术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双提升?与开业庆典同步举办的SW Navigate技术峰会特别邀请了行业专家进行主题演讲,与参会嘉宾们展开深入探讨。

知名汽车分析师,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院张翔博士,通过其题为《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出海市场分析及建议》的深度演讲,RMP201 阐述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出海的“危”与“机”:“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国内车市大背景下,广阔的海外市场已成为越来越车企的‘破卷良药’。海外市场现在也确实存在市场窗口期,例如,由于疫情的影响,欧美许多车企电动化进程受阻或推迟,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这些因素都给中国新能源车企带来了很大机会。但中国自主品牌参与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在技术方面做到有效提升,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体系也至关重要,稳定、高效、高质量的供应链能够帮助品牌快速打开市场。作为一家在汽车行业积累了丰富应用经验的跨国企业,SW 遍布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将可在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RMP201 以4轴或5轴联动的卧式多主轴加工中心优势确立行业领先地位的SW,在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确实具备着强大实力和最佳实践。如今,通过不断研发和投入,其在传统汽车工业上的优势有效延续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峰会上,SW 技术开发团队向与会嘉宾们重点介绍了一些典型零件的成功应用。在这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汽车轻量化革命的新突破——铝制副车架的加工工艺了。

副车架是新能源汽车底盘的核心部件,也是轻量化的重要应用场景。随着一体化铸造开启蓝海赛道,副车架从传统的铸铁材料向铝材转变,迎来了新一轮的“风口”。紧扣这一市场需求,SW 开创性加工方案BA W08-11一经问世,就凭借超高的效率和精度在该领域收获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BA W08-11所有进给轴均采用直线电机驱动,主轴快移速度可达120米/分钟,加速度高达11m/s²(X轴)、12m/s²(Y轴)、22m/s²(Z轴),换刀时间更是仅需3秒,这一效率不仅远超传统滚珠丝杠驱动机床,更在同类型机床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BA W08-11独特的五轴龙门式从动端支撑轴承,以及优化后的超大内部加工空间,能够满足直径1.8米以内零件的五轴一道序加工,完美贴合副车架类零件体型偏大、结构特殊的加工需求。据测试,BA W08-11加工典型副车架零件的单件节拍为15-18分钟,相较传统五轴加工中心效率提升了2-3倍。目前,SW 副车架终端用户已涉及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

“站在全新起点上,SW 中国豪情满怀、信心坚定。我们将继续秉承着‘贴近用户’理念,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推动金属加工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的跃迁蝶变,更为助推新能源汽车等诸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Norbert Wiest先生总结说道。

Gtw.Mod. B0110 627697900B MPS全系列电机驱动产品 助力新能源汽车实现更好的智能化

Gtw.Mod. B0110 627697900B 近年来,电机驱动市场有着广泛而快速的增长,无论是在工业领域、消费领域亦或是新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机驱动正在得到更多的应用。快速增长的电机驱动市场也对电子设计与芯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高可靠性、更加全面的保护与诊断功能、智能化、灵活性等方面。

MPS在电机驱动领域已经有超过十年以上的技术积累,在行业中有众多的应用和客户群体。随着市场与技术的不断演进,MPS的芯片设计也在不停迭代与提升性能,从而更好的服务广大市场与客户。MPS电机驱动的核心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

i.    高功率密度功率级

ii.    独有的封装专利技术

Gtw.Mod. B0110 627697900B   先进的控制算法

iv.    完善的系统布局

v.    功能安全体系

在未来,MPS一方面会进一步完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汽车电子领域与电机MCU方向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产品布局。

在汽车电子方面,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集成化和智能化成为大势所趋,汽车厂家与供应商要求汽车零部件的设计越来越集成、越来越智能,以便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性价比与用户体验。

Gtw.Mod. B0110 627697900B 域控制器(DCU)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相比于聚焦特有功能,DCU的目标则瞄准于集成度、功能多元化,直接和马达驱动相联系。DCU之所以引人注目,还由于它引导汽车供应商将研发资金集中在单个的子系统上,而不是十几个以上的不同子装置。 想要实现如此复杂而强大的DCU,汽车供应商不再只依赖大多数现有的成品IC,而更倾向于精心设计的集成化器件和更多的电机执行部件。分布式电机执行部件可以带来众多优势,包括更少的线束、减轻重量与尺寸,在功耗与EMC性能间达到良好平衡,更加优良的性价比。因此电机执行部件在域控制器中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例如:

  • 门锁、童锁
  • 车窗、天窗控制
  • 座椅控制
  • 尾门控制
  • 遮阳帘
  • 座椅散热风扇
  • 后视镜控制
  • 雨刷控制
  • 风门控制

 

图1:MPS电机驱动在汽车中的应用示意图

除了域控制器之外,MPS的电机驱动可以应用到多个汽车系统中,包括但不局限于:

  • 热管理系统
  • 油泵、水泵
  • 座椅散热
  • 中控散热
  • 抬头显示
  • 大灯控制
  • 激光雷达
  • 智能执行器
  • 旋转屏

Gtw.Mod. B0110 627697900B  面对日新月异的汽车市场,MPS的全系列电机驱动产品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更好的实现DCU和电机功能,除了会考虑给特定产品的 “杀手锏”功能,还会统一产品开发路线和主控芯片生态系统,精心设计产品使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在车身控制方面,MPS的8路PWM汽车级驱动MPQ662x系列产品,具有6V-40V 输入电压和64mA 栅极驱动电流,可以同时驱动4个有刷电机,集成性非常强。另外,它还提供SPI串联控制接口,其 Charge pump 可用于实现外部 N-MOS 防反电池保护和实现高端栅极驱动支持 100% 占空比 ,而8路PWM可以极大简化用户的设计。

图2:MPQ662x

汽车级全桥马达驱动 MPQ661x,具有2.7V-36V 输入电压,8A 连续输出电流,内部全H-桥驱动可支持 100% 占空比,MOSFET 导通电阻: HS+LS= 40mΩ,多种MODE可选,如输入 PWM/DIR、IN1/IN2、独立-PWM、并联等设置模式,可兼容 3.3V 和 5V 逻辑电源。

 

图3:MPQ661x

对于内部电气控制方面,MPS 推出了36V/0.5A步进电机驱动,36V/2.5A三相电机驱动和35V/1A三相无感BLDC电机驱动。其中,步进电机驱动集成了2个内部全桥驱动,逻辑接口简单,可兼容 3.3V 和 5V 逻辑电源,步进模式包含整步至32步。三相电机驱动集成3个全桥驱动,内部 Charge Pump 支持 100% 占空比工作,可自动同步整流,具有PWM & 使能输入。

 

图4:MPS汽车级三相无感BLDC电机驱动 (35V/1A)

MPS并不仅仅停留在模拟芯片领域,也在逐渐向数模混合领域拓展。尤其是电机MCU的产品布局,将会进一步加强MPS在电机驱动与汽车电子市场的全面布局。MPS的电机MCU产品将会涵盖三个系列:

  • 电机MCU
  • MCU与三相预驱集成
  • MCU与三相驱动、Mosfet集成

以上产品集成了电机控制算,并能考虑所有与安全相关的故障情况,可以灵活升降级,以便针对不同等级的电机形态快速开发设计。并且基于MPS在电源设计与工艺上的技术积累,该系列MCU可以支持更大的持续电流,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

 

图5:MPS 电机MCU产品系列

在快速发展的汽车电子市场中,MPS的电机驱动布局广泛且优势独特,可以帮助客户成功、快速地开发安全、可扩展、可靠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MPS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厚的经验可以满足汽车客户的严格要求,我们的内部工艺技术持续领先于竞争对手,如今已从电源产品扩展到马达驱动领域,在汽车应用方面亦是从IC拓展到整个应用领域。

Sim.Mod. B0760 627913600B 罗克韦尔自动化与微软拓展合作伙伴关系,运用生成式 AI 技术提升生产力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Sim.Mod. B0760 627913600B  工业企业将受益于自动化设计领域先进的生成式 AI 技术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与微软公司近日宣布拓展双方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加速工业自动化设计和发展。双方将结合各自技术专长,赋能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商提升劳动力,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此次合作的首个成果是将微软的 Azure OpenAI 服务集成至罗克韦尔自动化的 FactoryTalk® Design Studio™,这项业内领先的技术,能帮助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商将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

“熟练工短缺以及随之而来的生产力损失是工业企业及其服务提供商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如果服务提供商的生态圈不能在预算范围内按时保质地交付项目,这些短缺问题会增加自动化项目的需求、成本和复杂性。”LNS Research 总裁 Matthew Littlefield 表示,“生成式 AI 已经证明其有能力在各类 IT 和业务场景中激发员工的想象力并提升员工的生产力。罗克韦尔自动化与微软保持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解决这些长期结构性挑战迈出了激动人心而又充满希望的一步。”

Sim.Mod. B0760 627913600B 罗克韦尔自动化和微软意识到,可以运用 AI 来提高从决策者到控制工程师和操作员等不同角色的自动化水平,这是他们可以共同帮助客户简化流程和提高员工生产力的关键领域。

“罗克韦尔自动化与微软有着长达十年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我们持续致力于提供卓越的解决方案,不仅旨在为客户赋能,还旨在支持以创新和协作推动行业发展的共同愿景。”罗克韦尔自动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Blake Moret 表示,“双方不限于应对当前的市场需求,还致力于塑造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未来技术。”

将 Azure OpenAI 服务集成至 FactoryTalk Design Studio 有助于工程师使用自然语言提示生成代码,从而实现日常任务自动化和提升设计效率。这一特性还将帮助资深工程师加速开发进程,并更高效且有效地指引尚处在学习阶段的新人。此外,它还能从海量信息中找出有用内容,为开发人员提供进一步培训。在扩展这项集成技术以解决其他挑战方面,罗克韦尔自动化和微软也看到了光明前景,例如用于质量管理和改进、故障模式Sim.Mod. B0760 627913600B 分析和一线制造工人培训(通过与资深工人和基于 Azure open AI 服务的聊天机器人开展聊天协作)。

“人工智能的爆炸式增长和热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微软合作,并将我们视为值得信赖的云技术和 AI 提供商。”Microsoft 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 Judson Althoff 表示,“很高兴能与罗克韦尔自动化进一步强化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将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工业自动化专业知识与微软的生成式 AI 技术相结合,帮助工业从业人员加快构建复杂控制系统,优化运营效率并推动工业企业的更大创新。”

此外,罗克韦尔自动化和微软还在继续探索在工业元宇宙中加速创新的方式。双方将运用各自的 IoT 功能、云数据集、仿真工具和 AI 技术,以更有效、更高效以及更可持续的方式设计和构建产品。

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举行的罗克韦尔自动化2023年自动化博览会(11 月 6 日至 9 日)上也将展示双方的合作成果。

RS-FS-9001 362A1052P404 追求卓越,广达上海制造城旧貌变新颜

  • RS-FS-9001 362A1052P404  40.5kV UniGear ZS3.2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集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于一体,助力生产线升级改造。
  • VD4真空断路器以稳定的产品性能,更高的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广达电脑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全球笔记本电脑专业研发设计制造的领导厂商之一。广达上海制造城是广达集团的生产制造基地,创建于2001年3月,位于上海松江综合保税区,制造城内包含达丰电脑、达功电脑、达伟物流、达利电脑、达人电脑、达群电脑和松业物业七家公司,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汽车电子和云端产品等。

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技术更迭速度快,业务产量大,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能效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广达上海制造城自建立至今,使用的电气设备已有20余年,设施陈旧,不仅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能需求且存在安全隐患,亟需进行改造。

 

RS-FS-9001 362A1052P404 ABB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针对广达上海制造城内多家工厂供电设备需大批量换新的要求,以及需分批停电改造的情况,为其提供了定制化的升级改造方案,包括提供了90余台40.5kV UniGear ZS3.2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满足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于一体的设备性能优势,助力工厂生产线改造升级。

UniGear ZS3.2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可满足用户对于开关成套电气设备安全、性能和智能方面的要求,全寿命周期长达30年,能有效降低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运营成本。在安全性方面,该产品拥有均匀电场设计,可防止设备出现绝缘故障,避免引起事故发生,且UniGear ZS3.2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具有关合能力的接地开关,可避免误合在带电线路中发生设备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此外,依托UniGear ZS3.2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完善的 “五防”安全连锁功能,可有效防止误操作所带来的人员和设备危害,加强安全保障,能够保证设备长期在额定电流下的稳定运行。

 

RS-FS-9001 362A1052P404  为加强系统运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在广达上海制造城项目中使用的UniGear ZS3.2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还搭配了VD4真空断路器,该款断路器采用ABB真空灭弧室和新一代绝缘材料的浇注式固封极柱,以及功能模块化设计的操动机构,产品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在公共设施、工业级建筑等配电领域有着丰富的运行经验。

 

广达电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达作为电子产品的智能制造服务商,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弹性及快速响应的制造服务,除了加强研发实力外,亦不遗余力精进生产技术,通过安全可靠高端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及良率,以确保制造质量稳定及技术升级,强化在业界的领先地位。ABB作为全球技术领导企业,其安全稳定可靠的配电设备,使得广达上海制造城的升级改造焕发新活力。本次合作, ABB以专业、创新的配电技术,并尽最大努力缩短改造时间,为工厂制造提供高效稳定的电力保障。”

60M100-00 ADI与您相约2023进博会,感受边缘智能多样精彩

60M100-00  Analog Devices (ADI)诚邀公众和媒体参与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待通过演示互动和专家研讨,探访ADI在工业自动化、汽车、医疗健康、消费电子、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感受ADI如何通过边缘感知、数据处理等半导体技术连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令数据和见解更贴近决策端,并对人类生活和地球环境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参观ADI展位:欢迎大家前往ADI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桥)4.1号馆技术装备展区4.1A2-03展位,了解ADI最新技术,体验互动展示,并与ADI伙伴相聚洽谈。

“绿色新动力”主题座谈: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速,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机遇不仅在于造车本身,还诞生了许多新的市场机会,ADI高管将联合行业专家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合作伙伴围绕电池、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等领域出现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 绿色新动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

60M100-00   11月6日(星期一)上午10:00-11:20 在ADI展位进行

o    论坛嘉宾: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 徐尔曼

理想汽车副总裁 孙广敏

奥动新能源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长 杨烨

ADI中国区汽车、通信、消费业务总经理 许智斌

“健康生活”主题演讲:聚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预防性健康管理议题,分享智能可穿戴设备背后的创新生命体征信号监测(VSM)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生活理念。

  • VSM健康讲堂:用芯守护·点亮健康生活

60M100-00   互动演示:ADI展位以“激活边缘智能,共建数字中国”为主题,集合20余款先进创新的半导体解决方案现场演示,带您了解智能边缘技术在助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

o    工业:ADI聚焦数字化生产中在智能边缘端实现连接、控制和解译的技术趋势进行针对性布局,通过涵盖边缘感知、先进智能运动控制、可靠工业连接、资产健康状况监控等方案的互动演示,展示ADI智能边缘技术在构建更可持续的工业未来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o    汽车:ADI通过先进电池管理系统平台、车载音视频与数据应用等一系列汽车电气化与沉浸式座舱体验方案演示,打造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安全和可持续的移动出行体验,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

o    消费电子:了解ADI的创新解决方案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互动方式,主题演示包括可听戴设备和专业音频/视频的信号处理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带来增强的感官体验。

o    医疗健康:ADI的创新技术和系统专业知识正在助推塑造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此次以帮助消费者进行疾病管理和健康监测的可穿戴设备演示为代表,展示ADI对健康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o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ADI发挥自身在能源生态系统中的优势,致力于利用技术、人才和影响力,在保护地球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展品聚焦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水质监测、参与海洋与气候创新加速器(OCIA)等议题,旨在为人类创建一个更健康、更互联和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8200-1302 ABB六度赴约进博会 展示全球创新科技

  • 8200-1302 50余款创新展品集中亮相,多项新品全球首发和中国首发
  • 计划签署多个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各方加速数字化进程和绿色转型
  • 提前锁定明年进博会展位,续写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进博故事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ABB将连续第6次参加这一国际盛会,以“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合作伙伴”为主题,集中展示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三大领域的50余款创新产品和技术,包括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全新高电压空气断路器、气体绝缘环网柜、智能直流充电桩、高效电机、变频器及ABB云传动,以及面向流程工业、混合及海事行业的一系列自动化解决方案,并将首发新型测量产品、智能电气产品以及面向钢铁、有色金属行业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进博展台汇聚来自全球的ABB创新成果。

8200-1302  ABB中国董事长顾纯元博士表示:“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我们对每一年的进博会都充满期待。过去5年,ABB在进博会展示了210多项创新产品与前沿技术,发布了多款新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我们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倾听市场声音,也收获了更多商机,累计签署了约90项战略合作协议。借助进博会强大的影响力和溢出效应,我们期待今年有更多ABB新产品和新技术从进博起飞、在全国落地,同时深化与各行业客户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速智能制造和工业数字化转型

数据及其传输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以太网先进物理层(Ethernet-APL)技术的出现,使数字化工厂“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从管理层、操作层,直至现场仪表和设备层的“一网贯通”。 在今年进博会上,ABB将全球首发新一代搭载以太网先进物理层技术的测量产品。借助Ethernet-APL技术,测量仪表可无缝集成进工厂以太网,实现危险区域安全部署、长距离稳定可靠传输,打通现场与运营管理间信息交互的“最后一米”,为全流程智能管理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ABB还将Ethernet-APL技术融入其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工业用户提供与现场的无缝通信,该技术将率先部署于巴斯夫中国湛江一体化基地。在进博会展台,ABB将多方位展示融合APL技术的过程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

人机协作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趋势。ABB将展出两套先进的协作机器人单元,其中GoFa™教育单元是ABB最新推出的机器人教学功能包的配套实践设备,专为教学、培训设计,将全面的硬件设置与全球认证的STEM培训课程相结合,为机器人教学和自动化教育指引新方向;GoFa™盲盒工作站应用的新一代协作机器人GoFa 12,拥有12kg负载、 1.37m工作半径和2.2m/s的运行速度,而且所有六个关节均配备扭力传感器,具有出众的功率和力限制性能,使其更快地完成更多任务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此外,ABB还将在本届进博会上发布ABB为钢铁及有色金属行业而开发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融合了基础过程自动化解决方案 、智能集控操作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于一体,可以帮助客户利用 ABB 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改进自身制造流程。这一前沿解决方案将有助于优化钢铁制造商的运营效率、生产力、安全性和可靠性。

8200-1302 推动能源转型和节能增效

本届进博会上,ABB围绕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数据中心、绿色建筑带来丰富的电气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全新Emax 2/E高电压空气断路器、Safe 40.5kV气体绝缘环网柜和紧凑型开关柜、ABB建筑光储直柔、数字化能效与资产健康管理、智能楼宇等解决方案、智慧能源调优系统等,并将向中国市场发布两款新品:Lmax-T智能数据中心母线槽及UniSafe Digital中压授权柜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创新的电气技术赋能低碳未来。其中,Lmax-T滑轨式数据中心机柜配电母线槽,是传统精密列头柜配电的升级换代方案,可选的智能监控功能可实现对电参量、开关状态量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帮助用户有效降低生命周期成本,灵活应对机房扩容,是实现数据机房“边成长边投资”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效电机和变频器在工业及其它领域节能增效和减少排放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ABB将展示丰富的节能高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ACH580-31超低谐波系列变频器、系统节能最高可达60%的永磁变频一体机、采用专利永磁技术的轴带发电机、一系列可灵活扩展的PLC和伺服产品,以及ABB云传动等,全面支持用户实现节能增效和实现减碳目标。其中,ABB云传动是集云连接、云监测、云诊断、云预测、云优化以及云档案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产品,以基于连接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核心,兼容多款ABB传动产品,为客户带去真正的数字化体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数字化运维。

此外,ABB能源工业将在本届进博会上通过能源转型方程式系列报告分别介绍在污水处理、及海上油气等领域,如何通过利用先进的自动化、电气化和数字化技术来降低碳排放,赋能传统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开启智慧城市和绿色出行新生活

快速便捷的充电基础设施是绿色出行的重要保障。继去年展出480kW液冷大功率充电桩之后,ABB将在本届进博会上实物展示Terra CA II安全智能直流充电桩。它适用于集中充电场站和高档建筑配套,可高效满足电动出租车、电动物流车、电动大巴等多样化的充电需求。其高效赋能功能在300-1000V,能够高效满足当前和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为加速构筑中国面向未来的、绿色低碳的电动交通体系做出贡献。

零排放航运业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ABB明星产品Azipod®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支持各类船型的船舶实现电气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例如第一届进博会上,ABB与中国船舶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厂签署合作协议,为其负责建造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提供全套电力推进系统,如今这艘豪华邮轮在经过一系列试航和测试后即将正式启航,成为ABB与合作伙伴共同书写进博故事的一段佳话。

8200-1302  ABB还积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的ABB温室气体综合解决方案基于多种光学吸收原理,广泛应用于从太空到陆地、从固定污染源到大气环境站、从点式到线面的温室气体测量,精准量化来自城市、工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等各类温室气体的源汇贡献,为碳源汇数据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高价值的基础数据和科学方法,用创新的数字化技术支持各地构建智慧城市。

除了新品发布和展示一系列创新的技术与解决方案,ABB还将利用进博会这一重要纽带和平台,扩大和深化与新老客户的合作关系,并将签署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和互利共赢,共享中国市场红利和发展机遇。欢迎莅临2023年进博会ABB展台H4.1 B3-03,参观交流。

中国是ABB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重要的研发和制造中心。作为展盟成员,ABB自2018年参加首届进博会至今,从未缺席这一重要盛会。进博会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地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中外企业展示创新技术、共享发展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ABB已签约第七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提前锁定2024年进博会“入场券”。

SDAS-01-7Y2S1024 西门子获评为工业元宇宙市场中优秀的全球供应商

SDAS-01-7Y2S1024 根据专业从事商业软件、IT 服务和数字化转型的著名市场调研公司PAC最新发布的 PAC RADAR 报告,西门子获评为工业元宇宙市场中优秀的全球供应商。该评定基于西门子在工业元宇宙领域拥有明确的战略、广泛的产品组合以及在该领域所取得的切实进展。

工业元宇宙的核心是人与复杂的工业运营数字模型之间的交互。PAC认为西门子是当今该领域的优秀供应商。在过去一年中,西门子在工业元宇宙领域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十分出色。

——Arnold Vogt

PAC 数字创新与物联网负责人

SDAS-01-7Y2S1024  西门子宣布其战略目标,即通过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rator上的解决方案赋能工业元宇宙。这些解决方案包括用于创建和管理数字孪生的软件。数字孪生是基于物理世界并持续更新优化的模型,是工业元宇宙的基石。

为加速工业元宇宙的发展,西门子与英伟达、亚马逊云科技、微软等西门子Xcelerator的生态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为挪威电池公司Freyr的千兆电池工厂创建了沉浸式的覆盖产品、生产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数字孪生。FREYR工厂的员工可以与这一全方位的数字孪生进行互动,从而更好、更快地做出工程决策。

SDAS-01-7Y2S1024  工业元宇宙的兴起使人们能够在沉浸式、直观、实时的环境中更好地开展协作,对产品和流程进行测试,就如在现实世界中一样。专家可以远程参与,实现更加简捷、快速和准确的工厂规划和优化,从而节约资源并减少排放。因此,工业元宇宙可为应对气候保护、人口变化和资源效率等现实挑战做出实质性贡献。

西门子将工业元宇宙应用于全球各地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当中。例如,作为此前宣布的在德国爱尔兰根投资5亿欧元计划的一部分,西门子将增强其研发和制造能力,并将爱尔兰根建设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和工业元宇宙技术发展中心。

西门子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探索快速发展的工业元宇宙带来的新机遇,并联合发布工业元宇宙研究报告。报告汇集工业元宇宙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并收录顶尖技术专家、行业分析师、商业领袖和研究人员的访谈内容。

PAC近期还在两大工业物联网类别(工业云应用和工业边缘管理)评选中,将西门子评为 “同类最佳平台供应商”,并在最近发布的PAC RADAR报告中,将西门子评选为可持续发展平台的 “前沿供应商”。

PCD237A101 3BHE028915R0101 工控超算基础设施龙头,中科时代完成1亿元A+轮融资

PCD237A101 3BHE028915R0101 10 月 30 日消息,工业智能计算机提供商「中科时代」于数月前连续完成总计 3 亿元 A 轮及 A+ 融资。其中,A 轮融资 2 亿元,领投方为天创资本,参投方为中科院资本、国中资本、基石基金、新恒利达、老股东卓源资本、联想创投、同创伟业及创始股东持续跟投;1 亿元 A+ 轮领投方为博将资本,参投方为中科先进产业基金,浅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继 2022 年 8 月成立以来的一年时间,中科时代已连续完成五轮融资。「中科时代」创始人马君博士表示,此轮融资将用于持续增加公司在 Automation(操作系统与 IDE)、PC 产品和伺服 Motion 的投入及国内国外市场拓展。

中科时代以开发工业智能计算机为主,要做 ” 基于 PC 技术(一种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软件定义技术的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 “。该工业智能计算机项目技术源头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前所长孙凝晖院士,他提出了研制工业智能计算机 + 软件定义的技术体系,变革当前由传统 PLC、运动控制器、工业电脑、边缘服务器主导的工业计算市场格局。

PCD237A101 3BHE028915R0101 团队方面,中科时代的核心产品研发团队来自中科院计算所、阿里巴巴、倍福、百度、贝加莱、西门子、菲尼克斯、KEBA、施耐德、先导智能、汇川技术、东土科技、维宏电子、凌云光、和利时、曙光、联想、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上市公司,多数拥有 15 年以上芯片与硬件、虚拟化与操作系统、自动化与运动控制领域从业经验。

伴随着视觉、AI 在手机、汽车等领域的大范围应用,制造环节对计算机 ” 算题 ” 能力要求更高。工业端计算机的大脑端也开始变化,正在从传统的控制器转向工业智能计算机。中科时代提供的产品工智机即整合原有自动化生态中的 PLC、工控机、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卡、工业网关和边缘服务器的全部功能,推出 ” 统一硬件 + 智能软件 “。

中科时代目前已经成功推出 5 款 PC 产品,Automation2.0 产品已经在操作系统性能上与倍福接近,达到行业最高水平,同时还有 I/O、伺服驱动器、电机及上位机软件等产品。整体来看,中科时代为客户提供以 PC 为牵引,Automation 为核心,IO/Motion/Acceleration/Digitization 为配套的灵活产品组合。

对比传统产品,中科时代、倍福、贝加莱、巴赫曼等 PC 架构产品具有四点优势:

PCD237A101 3BHE028915R0101 一是性能方面,高速运动控制速度与高精度,抖动小,获得数据和任务后,PC 控制器计算速度比传统分体架构快一到两个数量级以上。计算速度快,机械行动更精准,能够低于 50us;

二是成本方面,相较传统设备中 PLC/ 运动控制器负责执行,工控机负责计算,系统分开。中科时代将 hybrid kernel + 一型虚拟化 + 双域操作系统放到一台机器,硬件成本可降至一半及以上;

三是编程具备开放性,过去由多个机器完成工作,每个机器编程语言都不同。现在不改变编程语言能够在统一编程平台编行业算法与 application;

四是可靠性,实时域 + 非实时域实现双域操作系统的可靠性机制,解决了用户原来用户对上位机蓝屏和死机的顾虑。

据中科时代介绍,目前中科时代的产品在 PC 性能方面是最接近德国倍福的品牌,已经在先进制造(半导体、激光、3C 电子)、新能源(光伏、风电)、流程工业(石油、钢铁)等行业拿到了标杆客户的批量订单。值得注意的是,SX20 系列工智机主板电器元件 95% 以上系国产,包括用海光三号 CPU 芯片、寒武纪显卡来实现人工智能的运算处理。

马君表示:计算机化的自动化是一次巨大的产业跃迁机会,像云计算、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都完成了计算机化的跃迁;易编程、高算力的终端以及全新的操作系统是这里的关键;中科时代的使命是实现 ” 行业横向通用 + 超越国外品牌垄断 ” 的开放协同 PC 自动化工业体系。

产能及市场方面,中科时代与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 ” 光明计划 ” 首个种子客户。(2023 年 5 月 6 日,联想集团在南方智能制造基地规模投产仪式上,正式发布了柔性制造 ” 光明计划 “。” 光明计划 ” 由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与联想创投共同发起);借助联想丰富的智造经验、高质量生产效率及多元化服务,中科时代未来在供应链、全球化方面将获得极大的优势;客户进展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在先进制造、新能源、流程工业等行业获得众多新客户的认可,如先导智能、凌云光、华为、比亚迪、特变电工、高景太阳能、三安光电、国能日新等;

 

天创资本管理合伙人洪雷表示:” 我们国家的工业控制领域长期以来基本被国外的厂商垄断,尤其是中高端的产品。中科时代的出现不仅仅有望极大改善工业领域 ” 卡脖子 ” 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架构上在重塑工业控制体系。这一挑战虽然艰巨,但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这份挑战背后的前景更令人期待。天创资本与中科院计算所有着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先后投资了中科曙光、海光信息、中科时代及中科加禾,我们对于计算所的技术底蕴有着很高的敬意,中科时代的创始团队在产品研发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并且公司组建了一支在工业领域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团队,因此我们本轮也坚定的选择了领投。未来我们将积极发挥协同效应,支持中科时代的发展。”

中科院资本表示,工业 4.0 时代,对强算力、高精度与高可靠性的需求,给基于 PC 的控制技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中科时代团队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公司着力构建 ” 算控一体 ” 工业智能计算机,为中国制造带来基础设施赋能,推动智能制造升级。就工智机产品而言,公司成立一年多,已经有了从机架式到嵌入式等多种类型产品,同时产品矩阵支持国内底层算力芯片。期待中科时代坚守潜心研发、脚踏实地的态度,紧跟 ” 中国智造 ” 的大旗。

国中资本执行总经理史新表示:工业智能化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关键,而智能算控一体机是实现工业控制智能化的基础,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属于重要的卡脖子技术领域。中科时代依托中科院计算所,是国内少有的采用全国产化方案实现算控一体的工业控制领域领先企业,借助 PC 架构生态重铸了工业控制系统,以算控一体的新形态换道超车,颠覆生产控制侧各类传统工控架构,实现 ” 软件实现工业控制 “,提升工业控制的精度和效率。国中资本坚定看好工业控制智能化及工智机的广阔前景,更看好中科时代的技术实力和产品方向,我们相信伴随工业控制技术升级和国产替代两大机遇,中科时代在各路资源的支持下引领中国工业智能的快速发展,实现自身的突破与创新。

基石基金合伙人秦少博表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已从互联网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工控行业历经百年,市场规模过千亿,正处于变革周期中,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成为未来的大方向之一。中科时代生逢其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工业智能机生产商及服务提供商,团队由精通计算机算法及工业控制领域优秀人才组成,必将在工业控制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新恒利达基金表示:放眼国内,做传统 PLC 的厂家其实非常多,但 PC 架构却鲜有涉足,马总及其优秀团队一路走来潜心研发、脚踏实地的态度,已然令人心生钦佩。中科时代利用同为中科院计算机所孵化的国产硬件,以及 Codesys 的 Runtime 编译环境的完美融合,借助海量算法库和强大生态所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获得众多客户及自动化工程师的青睐。中科时代超脱于传统 PLC,立足于打造安全、可控、解决客户需求的软硬件生态,攻克卡脖子。我们坚定看好公司产品能够下沉到各个工业场景的数字化矩阵中,引领 ” 工业计算自动化 ” 的潮流与趋势。

卓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及 CEO 林海卓博士表示:” 中科时代核心研发团队是目前国内在工业超算平台领域研发历程最深厚,同时也是商业化产品最成熟的团队,我们看好中科时代打造的 ” 算控一体工智机和配套软硬一体产品线,将成为工业生产场景下可计算制造核心软硬件产品的全球领导者。”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高级合伙人宋春雨表示:中科时代作为联想创投的被投企业及中科院计算所的兄弟单位,继承了中科院计算所坚持 ” 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 ” 的三性原则,在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战略指导下,以 IT 与 OT 为技术路径,打破国外自动化品牌垄断,打造以工业智能计算为核心的可计算制造解决方案,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产业升级;联想创投作为种子轮、天使轮投资人非常看好团队在该方向的决心,且欣喜公司 1 年多时间取得的进展,未来将在多方面持续支持公司的发展;

同创伟业数字经济基金负责人张昕认为,中科时代团队在 22 年 8 月成立公司后,在完成后续多轮融资的同时,广纳英才组建资深研发与市场团队,同时保证公司产品的稳定出货,三季度已经出现 KA 客户的大批量规模复购订单,年内业绩可期。这说明公司已经顺利出色的完成了 0-1 的工作,而在资本寒冬中充裕的资金储备又为下一步 1-100 准备好了弹药。同创在种子轮投资的是团队技术能力与产业格局,在 A 轮我们继续加注,看好团队尤其是创始人马总已经得到初步验证的管理能力。

博将资本项目负责人陆元昊表示:当前中科时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时间节点,国家政策层面将自主可控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同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传统的工业架构已经无法满足高端制造的需求。中科时代的团队汇聚国内外头部工业自动化公司的顶尖人才,在中科院计算所多年的技术积累上,采用 ” 换道超车 ” 的思路,集 PLC、运控、视觉、AI 于一体,配套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自主研发 IDE,打造出算控一体机的新形态。对于突破工业基础设施 ” 卡脖子 ” 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ACC-5595-208 350-805595-208 投资总额1.5亿美金,TE Connectivity汽车事业部南通先进制造基地顺利奠基

ACC-5595-208 350-805595-208  2023年10月29日,TE Connectivity(泰科电子,简称 “TE” )汽车事业部在中国的第六座先进制造基地(简称 “南通基地” )奠基仪式于南通市崇川区隆重举行。南通基地投资总额1.5亿美金,总建筑面积约36,000㎡,将主要承担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汽车高速高频数据连接器等产品的生产制造。

南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新明、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凌屹、崇川区委书记胡拥军、崇川区委副书记、区长杨万平等党委、政府领导以及TE汽车事业部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沈伟明、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孙晓光、交通解决方案财务副总裁 Hisham Mansour先生、全球政府事务及企业责任副总裁来咏歌先生等企业代表出席本次奠基仪式。

 

连动南通 泰启新程

ACC-5595-208 350-805595-208  TE业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五载,秉承扎根本土,持续投资,深度创新,互利共赢的理念,构建强大的本土化生产能力,赋能中国汽车产业客户。南通基地能力将覆盖模具开发、工程设计、注塑与设备加工,以及组装的全制程制造。南通基地预计在2025年开始试生产,总规划年产能预计约为35.76亿件,包含高压连接器、高速高频连接器、低压连接器、线束组装等产品线,在为中国汽车产业保障供应的同时,也可满足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ACC-5595-208 350-805595-208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凌屹表示:

“南通靠制造业起家,也必将靠制造业走向未来。泰科电子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跨国企业,项目落户崇川既是对南通发展环境的高度认可,也开启了双方合作的崭新起点。希望泰科电子充分发挥技术研发和市场渠道优势,以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发展之先,以精诚合作与南通共同成长,带动更多优质上下游企业关注南通、落户南通。我们将以“万事好通”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在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保障,支持项目早竣工、早投产。”

 

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副总裁

兼总经理孙晓光表示:

ACC-5595-208 350-805595-208  “对TE而言,南通拥有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优质的人才储备及教育资源,以及产业聚集的发展潜力与巨大机遇。与南通连动,意味着TE将更好地协同战略规划,深度融入长三角发展布局,提升先进制造产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进一步赋能中国汽车产业。”

中国智造 领创变革

TE汽车事业部已在长三角布局六座先进制造基地和一座工程技术中心。依托不同产线布局和区位优势,各厂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其中,四座位于苏州出口加工区内,一座位于昆山,均已正式投产。刚刚破土奠基的南通基地则将聚焦高压连接器、高速高频连接器的生产制造,助力TE进一步在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转型中起到积极作用。

TE汽车事业部深耕中国、坚持本土创新,不断加强在技术研发、先进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储备,持续推出创新性明星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以中国智造实现赋能全球。其中,为响应汽车产业智电化发展,TE汽车事业部积极开发与应用的TE 高压连接器CSJ系列产品、第二代汽车充电插座系列产品,都被广大海外客户接受并运用。未来,TE南通基地也将为构建更强的中国汽车产业蓝图,注入更多动能。

人才赋能 本土深耕

TE汽车事业部在华三十年来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灵活变动,坚持贯彻5个 “本土” 策略——“本土团队、本土决策、本土生产、本土研发、本土供应链” 。加强本地化人才培养,是TE汽车事业部深耕中国市场的战略核心之一。南通基地启用后将聚焦智电化产品的工程研发,以高效务实、高可塑性的本土团队持续赋能本土市场。此外,南通基地还将坚持以创新为内驱,升级本土研发,助力当地汽车产业链搭建,提高区域经济能力增长,全面服务中国汽车行业。

 

TE汽车事业部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兼总经理沈伟明表示:

“作为全球连接和传感领域的领先企业,TE在汽车产业的更新迭代中获得了巨大的机会。TE汽车事业部的研发和制造都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本次南通新先进制造基地的奠基,不仅标志着TE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而且提升了本土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对全亚太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