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IS200AEPAH1BKE IS215WEPAH2BB 越疆新一代人机协作技术惊艳德国汉诺威工博会

IS200AEPAH1BKE IS215WEPAH2BB 全球最大的工业展会汉诺威工博会时隔两年重启线下活动,并于5月30日至6月2日在德国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隆重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机械臂解决方案提供商,越疆机器人携新一代人机协作技术及柔性智造解决方案亮相展会。

疫情影响下,全球市场不确定性挑战增大,尤是制造企业面临更严峻考验,生产线的韧性和敏捷性将决定企业的盈利水平。越疆依托于顶尖的研发实力,重构人机交互方式,构建起安全、易用、灵活的协作机器人产品矩阵及最优解决方案,成为各行业柔性生产变革及智能制造升级的新动能。

  新一代安全协作技术引全球关注

展会上,越疆自研的安全皮肤解决方案受到高度关注,全球各地的叁观者在真实互动中体验了非接触式碰撞检测技术的先进性。

安全皮肤DobotSafeSkin是越疆专为协作机器人IS200AEPAH1BKE IS215WEPAH2BB 量身定制的非接触式碰撞检测产品,可以15cm距离检测到入侵物体,实现碰前停止或自主绕障。与传统的协作机器人碰撞检测方案不同,越疆安全皮肤采用碰前预感知技术,无需提前预警降速,即可在碰撞发生前对其行为迅速做出干预,充分满足工业生产的高效率与高安全性需求。

除了领先的安全协作技术之外,越疆机器人还通过机器学习、轨迹复现拖动示教等创新技术,大幅降低机器人的操作难度,提升了机器人部署灵活性,缩短自动化方案集成的距离,最终为用户创造更快回报。

  柔性生产力CR协作助推工业转型

CR系列全感知协作机械臂是越疆此次展示的主要产品,该系IS200AEPAH1BKE IS215WEPAH2BB 列融合了轨迹复现、多重感知安全与智能交互等多项创新技术,拥有3-16kg负载,可快速适配码垛、焊接、打磨、装配、上下料等多种工艺需求。

  智能码垛方案

码垛是仓储、制造、机场、港口、烟草、饮料及包装等行业常见的工序。

越疆智能码垛方案提供了码垛应用所需的所有必要组件,无需额外的集成工作,可快速搭建一整套码垛工艺系统。方案内含工艺专用向导式编程界面,无需编写机器人程序,5~10分钟即可开始工作。展示方案采用了越疆CR10大负载、长臂展产品,与升降轴系统结合,可实现1.8米的码垛高度

  曲面打磨工作站

越疆曲面打磨方案基于力觉感知和自适应补偿技术,可自动调整姿态,保持打磨头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力恒定。打磨作业过程中,机械臂会根据工件位置变化主动跟随移动,保证实时贴合工件表面,无需对工件进行精确的定位即可进行打磨作业,简化工装治具,节省调试时间,保障了打磨一致性品质和效率。

  动态螺丝锁附

越疆动态螺丝锁附方案可在产线无停顿状况下完成螺丝在线拧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CR系列灵敏的力觉感知功能不仅简化螺丝枪机构的设计和编程步骤,同时能够减小拧紧的反作用力对于机器人本体的冲击,非常适合3C行业流水线跟踪、动态锁付、产线装配等场景。

  机器人焊接方案

越疆协作机器人焊接方案适用于汽车整机、零部件、金属加工等工业领域的自动焊接任务。通过CR系列机器人与焊机进行I/O通讯,可实时调节焊机电流电压、起弧收弧、送气等操作,完成焊接作业。越疆焊接工艺包含多种焊接指令算法,支持快速集成各种焊接解决方案。同时焊接工艺开发有图形化编程,让调试更加直观便捷。

IS210BPPCH1AD 中泰证券助力兰剑智能打响智能物流的“中国品牌”

IS210BPPCH1AD 当今社会,每个人的生活都与物流行业息息相关。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从1997年起呈现持续上涨趋势,由原来的不足2万亿元增长至 2018年的13.3万亿元。邮件和快递通过交通、运输、大数据等方式,实现万物之间的互通互联,而智慧物流作为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细数国内智能物流行业不难发现,兰剑智能已经成为智能仓储物流产业中的佼佼者。在成立至今的三十年时间里,兰剑智能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智慧物流系统”,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仓储物流自动化拣选系统装备领域的优势企业。2020年12月,兰剑智能在上交所科创板鸣锣上市,随后又在2021年拿到宁德时代累计1.48亿的大单,一步步足迹表明,兰剑智能正走在一条进阶发展的道路上。

  重创新 守初心 不断突破

1993年,兰剑智能在济南成立,成为国内较早一批涉足物IS210BPPCH1AD 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家全流程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及国内仓储物流自动化拣选系统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兰剑智能以“惟有创新”作为自己的发展理念,从事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工作。

随着智能物流行业信息化及自动化趋势明显,兰剑智能从规划设计、软件开发到系统集成、设备制造,逐步研发了基于仿真的轻量化设计技术、AGV监控与仿真一体化技术、基于相关性分析的订单分批与排序技术、三维仿真技术等几十项核心技术,同时自主研发了仓储机器人、穿梭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性能优良的物流装备,产品覆盖了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设备与软件,累计形成了40余项核心技术。

2012年以来,兰剑智能在不断追求设备更加先进多样的同时,将现有业务进行纵向、横向延伸,使得业务范围更加广泛全面,实现了物流端到制造端的进一步深入。据兰剑智能董事长吴耀华介绍,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已覆盖烟草、医药、电子商务、汽车、规模零售、新IS210BPPCH1AD 能源、军工、航空航天、农牧业、制造业、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目前,兰剑智能将成套高端物流装备出口日本、美国、德国等海外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打响智能物流的“中国品牌”,正在逐步成长为中国仓储物流领域的优秀民族品牌。

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兰剑智能获得了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优胜单位”、山东省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众多荣誉称号。

 绘蓝图 换赛道 强势领跑

公司上市是对公司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强有力证明,对于扩大公司知名度,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吴耀华以“为世界智仓,给出中国答案”为使命、以“成为全球高端智能物流机器人的先行者,打造兰剑百年品牌”为愿景,始终致力于将兰剑打造成全球前列的物流系统提供商。为实现这一目标,兰剑智能需要更广大的舞台。

“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换个赛道重新起跑。”在吴耀华看来,公司通过上市获得更多资本支持,将在对外合作、品牌提升、公司氛围、融资渠道多个维度得以提升。2011年,在兰剑智能成立的第二个十年,公司决定筹划上市。2016年开始,兰剑智能与中泰证券相识并携手,经过四年多精心准备,于2020年12月2日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5.03亿元,顺利登陆资本市场。

企业成功上市,离不开发行人和中介团队的相互信赖、精诚合作。据中泰证券上海投行部总经理曾丽萍介绍,在整个上市准备过程中,兰剑智能与中泰证券充分互信、精诚配合,兰剑智能按照中介团队提出的上市规范要求,竭尽全力、尽善尽美地完成,而中泰证券充分发挥山东省内资源优势,协调上市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有双方高度的信任和中介机构的专业指导作保障,兰剑智能扎实做好准备工作,大幅加快了上市的进程。

获得首发募投资金后,兰剑智能选择将其投入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实验基地。当下,智能化的仓储物流设备正逐步成为刚需,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同时,为更好践行《中国制造2025》国家行动纲领,实现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据吴耀华介绍,目前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实验基地建设已全部完成,其中45米的超级立体库已经安装完毕调试中,30米超级多穿库正在紧张安装中,仓储机器人、穿梭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相关产品的全自动生产线将在今年陆续安装、运行。

未来,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实验基地将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作业场景,实现生产链条自动化,展示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促进产业升级。

SYMAP-ECG 中控技术携手菲尼克斯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SYMAP-ECG 双方达成了面向未来三年的战略合作目标与共识,面向最终用户,双方将集成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经验和能力,通过产品融合、业务资源共享、共同投资等,携手打造持续有效增长的新引擎,赋能行业、共创价值。

签约当天,菲尼克斯(中国)总裁顾建党、菲尼克斯(中国)高级副总裁&总经理朱韡,中控创始人褚健、中控技术董事长兼总裁崔山、中控技术总裁助理谢勇等共同出席签约仪式。顾建党和崔山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菲尼克斯电气作为全球电气连接、电子接口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1993年进入中国并扎根南京,秉承“引领数字工业,赋能全电气社会”的理念,不断在装置连接、工业器件与电子、行业管理与自动化、电动汽车充换电、增材制造、技术创投等领域内进行耕耘SYMAP-ECG ,为广大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从器件、系统再到面向各个工业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

中控技术作为国内领先的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满足流程工业的产业数字化需求,坚持自主创新,持续聚焦行业痛点和热点,以“5T技术”、“平台+工业APP”、“5S店+S2B平台”为三大核心战略控制点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服务于工业3.0+工业4.0。

顾建党表示,“很荣幸菲尼克斯能与中国的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SYMAP-ECG 领军企业以一种最独特的模式进行深入合作,菲尼克斯与中控技术的合作拥有无限的可能。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持续探索更为紧密、更加高效的合作机制,创新引领,携手并进。”

褚健对双方的合作表达了深切的期望与美好的畅想:“感谢菲尼克斯多年来高效调配资源,给中控技术提供了具有竞争力、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此次合作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期待双方面向最终用户,通过产品融合、业务资源共享、共同投资等实现新的价值增长,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打造供应链生态圈,共同引领流程工业发展,一起投资未来。”

崔山表示,“菲尼克斯作为优质德资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与中控技术可以互为窗口,共同开拓国际化市场。”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未来中控技术和菲尼克斯将利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以合作驱动新产品开发以及新技术转化,提升在行业市场开拓、产品采购供应等各个领域内的合作,持续赋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SQ-300I 8700700-006C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让 Connectivity+ 变得切实可行

SQ-300I 8700700-006C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对浩亭来说是一次非常特别的盛会,”浩亭技术集团CEO洪斐立(Philip Harting)在新闻发布会开幕时表示。 “这是自面对面活动回归以来的第一届贸易展——让我们终于可以再次面对面地与参观者见面。 与此同时,它正在庆祝其成立75周年,对此我们表示祝贺。 浩亭技术集团与您一起庆祝这一里程碑,自 1947 年活动一开始我们就一直参加。”

今年汉诺威展会的主导口号是:“让我们创造明天的行业”。浩亭技术集团借此机会首次在贸易展览会上展示其有关 Connectivity+ 主题的一些产品和解决方案。 对于浩亭,Connectivity+ 通过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弥合了社会和技术大趋势之间的差距。 “我们正在通过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创新附加值的解决方案来塑造未来的连接性,”新技术和开发管理董事会会成员 Kurt D. Bettenhausen 博士在概述这一概念时解释道。 “Connectivity+ 远远超出了电子元件本身。 这意味着它不是关于单个连接器,而是关于整个方法。”

今年的焦点是全球首发:Han-Modular® Domino 模块,它是满足工业转型要求的关键组成部分。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与会记者有机会参加“PressSpeedDates”活动,专家们在SQ-300I 8700700-006C现场讨论所提出的主题,并在一对一的采访中解答了行业记者的问题。

  浩亭技术集团的亮点汇总(所在位置:11号馆,C15展位):

  • 模块化:Han-Modular® Domino 模块的全球首发。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参观者可以在贸易展上首次体验赋能当今工业转型和数字化技术的下一代工业连接器。 这些模块满足了行业日益增长的对减轻重量和更紧凑安装空间的需求。 优化的空间利用率与混合系统的最大灵活性相结合,减重高达 50%。 这减少了整个价值链中相关的碳足迹,从连接器的生产到运输以及随后的客户使用。
  • 全面能源:通过有针对性地使用连接器解决方案来发挥节能潜力,浩亭通过其 Han® HPR HPTC 和 Han-Eco® 产品解决能源效率和脱碳主题。
  • 全面以太网:这是对工业以太网基础设施感兴趣的展会参观者的好去处。浩亭技术集团正在关注新接口、新的 M12 PushPull 标准和单对以太网。
  • 全面PCB:浩亭提供关键问题的答案:数字服务可以为使用印刷电路板的特定SQ-300I 8700700-006C连接器设置提供哪些好处? 产品数据和配置器在这种情况下扮演什么角色?
  • 为汽车工程、工业和医疗技术定制的 3D MID 解决方案。 然而,在广泛的情况下灵活使用的子组件标准中的新方法在浩亭展台上发挥了作用。
  • 数字服务:有关配置器和数字服务的新闻和新发展,例如产品配置器和智能数据模型。
  • 电动汽车:聚焦现代、标准化的 交流/直流 充电解决方案——从充电插座到灵活电池存储系统的组件。上市、融资、扩大生产……中泰证券与兰剑智能的故事还在继续。自兰剑智能上市至今,中泰证券持续为兰剑智能提供募集资金使用核查、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核查、现场检查、出具年度持续督导报告等持续督导工作,并对兰剑智能重大公告事项进行事前审核,目前已为兰剑智能出具有关募集资金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流核查意见、网下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等核查意见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现场检查报告等核查意见和报告十余份。

    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力度,不断满足兰剑智能全方位资本市场服务的需求,2021年末,兰剑智能与中泰证券签署了“1+N”综合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所谓的“1+N”,即由中泰证券首席服务官、联络官和服务专员组成“1”个综合金融服务组,由中泰证券投行委、财管委、机构委、中泰创投、中泰资本等“N”个业务单位组成专业服务组,全面整合中泰证券各层级、各条线、各区域的优质资源,为战略合作客户兰剑智能提供全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

    当下,中泰证券正充分发挥全国大型综合类券商的优势,结合兰剑智能生产发展的需要,及时为其提供高端化、定制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从股份管理服务、投资银行服务、投资服务、研究咨询服务四个维度其量身定制“1+N”服务方案,全面整合各层级、各条线、各区域优质资源,助力兰剑智能健康、快速发展。

REF615E_G HBFEAEAGNDA1ABA1XG 缩短物联网/无线设备上市时间

REF615E_G HBFEAEAGNDA1ABA1XGIgnion是物联网、移动连接和短距离无线连接设备设计、制造商,可以供应现成可用微型天线,Ignion的芯片式天线采用虚拟天线技术,通过搭配匹配电路可调节其频率,整个PCB可作为其发射接收面,能够起到传统大电线相同效果,降低用户在射频和天线上面的总投入,还可以在工作日24小时内免费得到一款天线的设计,无需依靠天线专家来解决与多频段产品相关的设计难题,实现标准化交付。

Ignion通过开箱即用的标准化、宽频段、多协议的芯片式天线和天线解决方案来加速物联网产品的开发,其芯片式Virtual Antenna天线可覆盖物联网的绝大部分频段需求。Ignion的NANO mXTENDTM是目前业内体积最小的芯片贴装天线,工作范围为2400~8000NHz,尺寸为3*2*0.8mm,体积低至4.8mm³,利于集成,REF615E_G HBFEAEAGNDA1ABA1XG焊接可靠性高。

NANDrive 固态硬盘: 球栅阵列 (BGA) 外形规格, 多种接口 (eMMC, PATA, SATA), 从1GB 到 128GB容量, 耐久性从5千到30万擦写 (P/E) 次数

工业企业级固态硬盘: 大容量 SATA 6Gb/s 2.5” 和NVMe PCIe Gen3 U.2, 从800GB 到 7.68TB容量, 耐久性从每天2次全盘写入 (DWPD) 到每天无限次全盘写入(DWPD) 可连续使用5年

ArmourDrive 固态硬盘: 包括SATA 和 NVMe, 多种外形规格 (mSATA, M.2 2242 / 2280, 2.5”), 从4GB 到 3.84TB容量, 耐久性从3千到30万擦写 (P/E) 次数

ArmourDrive 存储卡: 包括CFast 和 SD / microSD, 从8GB 到 1TB容量, 耐久性高达3万擦写 (P/E) 次数

英威腾模块化UPS是业界前列的全数字化控制电源产品,集中了电力电子与自动控制领域的先进技术,“以客户为中心”REF615E_G HBFEAEAGNDA1ABA1XG,产品以高可靠性、高质量型、高性价比,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

当下,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英威腾电源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实力,致力打造简易、绿色、智能、可靠的供配电系统产品解决方案。相比传统塔式机型,采用模块化设计,UPS功率模块热插拔设计,在线扩容,维护“零门槛”。英威腾模块化UPS采用全新双DSP全数字化控制,N+X冗余设计,并具有智能休眠功能有效提高整机运行效率。同时,模块化UPS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极高的性价比,为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可靠运行保驾护航。

目前,英威腾电源产品在IDC、政府、金融、通信、教育、交通、广电、医疗、能源电力等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化运营,为客户提供高可靠、高品质的产品解决方案与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AIP830-001 解读新型协控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AIP830-001近日,由CNESA推出的“储能百家讲堂”储能解决方案专场开讲。作为一家持续深耕电力电子技术与控制技术的高科技企业,汇川技术受邀做客 “储能百家讲堂”直播间。汇川技术能源SDT总经理李小东介绍了汇川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战略与实践,能源研发部总工陈实作了题为《新型协控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并深入分析了新型协控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控制技术与数字化结合,构建数字化能源生态

近年来,“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

为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汇川技术一直致力于通过装AIP830-001备升级、工艺升级、自主化、国产化,帮助新能源企业在上游实现发电成本的降低。此外,汇川技术在源、网、荷、储领域积极布局,将电力电子的控制技术与数字化结合,构建数字化的能源生态。

目前,汇川技术提供了超过300GW的晶硅、组件产线解决方案,超过700GWh的锂电池产线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超过20000套风机变桨偏航方案,助力行业降低新能源发电成本,实现能源的普惠。

李小东介绍说,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增加,储能需求的提升,汇川技术依靠自身在电力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积累,提供标准储能设备以及工业的控制网络、快速响应技术,保障新能源的消纳和电网安全,实现产能的清洁。

同时,随着先进制造中精细控制需求的提升,汇川技术可以通过台区储能、综合能源、零碳园AIP830-001区、油改电方案,保障用户侧用能的稳定。

  新型协控技术四大特性,助力提高电站运行效率

近年来,随着储能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内储能市场百兆瓦及以上规模储能项目比例持续增加,而储能控制技术的提升,在满足电网调度控制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大容量储能电站的运行效益,同时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目前,相比一般储能系统而言,大容量储能系统在系统响应时间、同步误差、同步抖动、多PCS集成度、功率分配适应性以及黑启动、VSG性能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陈实表示,针对这些技术难点,基于十余年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钻研和积累,汇川技术推出了新型协控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快速性:相比61850,采用EtherCAT通信,利用EtherCAT高速特性,可以保证PCS快速收到指令,保证有功无功的快速响应,可以提升系统响应的快速性。

一致性:采用EtherCAT通信,可以提升系统响应及动作的一致性,可以等时同步控制上千台PCS,真正实现不同PCS间纳秒级抖动。

稳定性(安全性):采用EtherCAT通信,可以提升系统响应的稳定性(安全性),EtherCAT通信按周期进行数据发收,可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可扩展性:采用机组控制器概念,将多台大功率PCS抽象成单台超大功率PCS,真正实现储能子阵(单元)概念,大大增加系统的可扩展性,为远期规划及系统调整预留足够可剪裁性。

不仅如此,新型协控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还集成了汇川技术PCS、ESGU、CCU、PLC、网桥、分支器等多种产品,为大容量储能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控制保障。目前,汇川技术已经在福建霞浦100MW储能项目、青海格尔木100MW共享储能项目、安徽金寨100MW储能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中跑出了“加速度”。

未来,汇川技术将依托公司在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工业实时总线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成果积累,继续为储能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助力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DSIH72VP ENOK TSN兼容性一致性测试方案

DSIH72VP ENOK 时间敏感网络TSN是“Time-Sensitive Networking”的缩写,是IEEE为在以太网上实现定时通信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总称。其功能之一的时分功能可以实现多种网络协议在同一链路上运行。因此,业内期待TSN应用于使用多种不同工业网络的生产现场。

参与本次共同制定规范的包括CC-Link协会、Avnu联盟、ODVA、OPC基金会、PROFIBUS&PROFINET International(PI)共5家全球组织。所有参与制定规范的组织,今后将把此次结果作为各自的测试基础,由此构建出更为广泛的工业网络生态系统。

出席记者发布会的5家全球组织的代表,从左到右依次为ODVA总裁兼执行DSIH72VP ENOK 董事Al Beydoun博士、Avnu 联盟总裁Greg Schlechter、CC-Link协会全球事务局长滨口学、OPC基金会总裁兼执行董事Stefan Hoppe、PI国际组织主席Karsten Schneider

5家全球组织将本次合作命名为“TIACC(TSN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formance Collaboration)”。他们表示,TIACC的活动是要打造基于IEC/IEEE 60802规范、且不同制造商的设备可以进行互操作的生态系统。并且每个组织承诺,最终保证用户可以在此开放式标准网络中自由部署其设备。此次合作目标是,在IEC/IEEE 60802规范文件发布后,共同制定的测试方案成为唯一的关于通用测试规范的最终版本。

CC-Link协会全球事务局长滨口学在发布会上表示:

在构建未来的‘工业互联’时,需要进行各种系统和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实现DSIH72VP ENOK 必要流程的透明化。我们很高兴能成为TIACC的一员,为编写统一TSN兼容产品的互通测试方案贡献力量。这将进一步促进人们采用面向智能制造业的未来技术。

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携手合作!

事实上,随着智能制造进程不断加速,传统工业自动化网络协议的封闭性和专用性极大地阻碍了工业系统的升级迁移和创新应用,也为用户增加了大量额外成本。围绕TSN通用一致性的话题,自2016年以来,全球主要工业网络组织的代表就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现有组织的详尽调研,意识到只有当合格评估过程是通用的,TSN才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取得成功,因此,制订一个共同的一致性测试方案是最好的应对之道。经过讨论和协商,5家组织同意在TIACC下正式合作,根据IEC/IEEE 60802完成符合性评估工作。

这一合作为终端用户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是符合IEC/IEEE 60802标准的设备,都可以在TSN层级的共享链路中共存,无需考虑制造商的差异或所支持网络协议的不同。

LA23GCKC-1G 施耐德电气引领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LA23GCKC-1G近日,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电力建设数字经济论坛”在杭州举行,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受邀出席,向来自电网、发电、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各界专家和企业伙伴展示了施耐德电气智慧电厂整体解决方案,并带来最新实践分享,为我国电力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持续赋能。

电力行业是国经济的支柱行业,关乎国计民生。面向“双碳”目标,电力行业亟需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确保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而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火电尤其是煤电仍将是保障电力供应的“压舱石”。如此背景下,火电行业应如何兼顾保供与低碳,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近期,国家能源局先后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电力可靠性数据治理 深化可靠性数据应用发展的通知》,从“加强传统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到“加快基于实时数据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为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推进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双转型,需要将数字技LA23GCKC-1G术与电力技术深度结合,激活新质生产力。然而,当前传统火力发电厂普遍面临着数据孤岛、非计划停机故障频发、决策效率低、劳动力短缺等挑战。”施耐德电气数字化能力中心电力行业经理王贵亮表示,“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智慧电厂已成大势所趋。借由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能够帮助客户搭建三维可视、可测、可控的虚拟电厂,充分释放能源数据要素的价值潜力,从而进一步优化电厂的生产安全性与管理可靠性,最终赋能企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深耕智慧电厂建设,打造高质量“火电”新范式

目前,施耐德电气凭借在新建火电厂和传统(旧)火电厂建设领域深耕多年的实践和技术积淀,已为业内多家头部企业打造了覆盖电力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电厂解决方案,提供涵盖资产信息管理平台、预测性维护系统、AVEVA PI System运营大数据管理平台、APC先进过程控制软件、 EcoStruxure Control Advisor PID整定优化、EcoStruxure System Advisor DCS智能报警以及智能寻优等软硬件产品组合,帮助客户实现电厂从运行到维护全工况的智能监盘,加快智能化、低碳化进程。

淮河能源集团在潘集电厂一期660MW超超临界机组建设项目便是最佳例证。在项目初期LA23GCKC-1G,施耐德电气立足潘集电厂一期的实际情况,从规划设计、装机试运行到交付投产,完成了11份可复制、可复用的数字化移交标准文件,为其建立全厂统一、完整与高质量的大数据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而预测性维护系统则促使电厂工人由被动检修转为主动消缺、从事后故障处理转向事前缺陷管理,实现了电厂故障预警与智能运维,最终将其打造成行业领先的智慧电厂典范。围绕此案例,施耐德电气在现场重点展示了两项关键技术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及价值:

  • 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基于涵盖工程孪生、资产孪生和工艺孪生在内的数字孪生技术,采用渐进式交付辅助施工,帮助潘集电厂完成了1:1还原物理的三维虚拟电厂建模,通过打通集成海量电厂数据并进行可视化管理,不仅实现了电厂“三分钟计划”,还为电厂员工进行沉浸式仿真培训、快速开展维修工作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起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电厂。
  • 预测性维护系统基于潘集电厂设备运行的历史大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AI人工智能、高级模式识别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模型;通过持续监测、比较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和模型预测数据的偏差,该系统可在故障发生数天、数周或数月前,为电厂提供早期预警通知和设备诊断分析,从而确保人员安全与环境友好,大幅提升电厂资产寿命和绩效管理。数据显示,施耐德电气预测性维护系统上线90天,就已成功帮助潘集电厂捕捉了25个异常预警,大幅减少了70-75%非停时长,并降低了25-30%维修成本和35-45%设备与流程停机时长,不仅为电厂节省了19.4%材料成本,还减少了17.8%库存维护和维修情况,每年能够挽回超300万元的潜在损失。

CP7002-0001-0010 科德宝集团取得史上最佳业绩

  • CP7002-0001-0010 营业利润达11亿欧元,首次突破10亿大关(增长15%)
  • 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119亿欧元(增长1.3%)
  • 权益比率攀升至56%(上升2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增至6亿欧元(增长4.6%)

上海,2024年3月25日。在公司成立175周年之际,全球技术集团科德宝展现出稳健增长势头。2023财政年度,科德宝集团营业利润、销售额以及研发投入均创下历史新高。

科德宝集团首席执行官索伊博士(Dr. Mohsen Sohi)表示:“科德宝在2023财年创造多项纪录,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回顾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些数字着实令人瞩目。短短十年间,我们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几乎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和7.7%。我们的研发投入几乎达到十年前CP7002-0001-0010 的三倍,每年增长高达9.4%。我要向全球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他们的全情投入和不懈努力,使我们取得了这些历史性的成果。”

详细财务数据

2023财年,科德宝集团实现销售额119亿欧元,比上年(117.5亿欧元)增长1.3%。集团依靠自身业务和资源实现的有机增长约为3.5%。然而,汇率效应对销售额带来的负面影响达3.16亿欧元。 在大中华区,科德宝集团的销售收入达到101.3亿元人民币 (基于比例合并法计算)。科德宝集团营业利润达到10.8亿欧元,增长约15%,远高于前一年的9.4亿欧元。实现这一增长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新的产品线、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灵活的方式为不同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以及有策略地扩展至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和战略性业务领域。利润率增至9.1%(上年:8.0%)。

2023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14亿欧元,较前一年增加7.96亿欧元,主要原因是税前利润增加以及营运资金下降。处于良好水平的权益比率再度上升,达到56%(上年:54%)。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德国公司授予科德宝“A3”信用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凭借卓著信誉,科德宝集团继续保持A级的高级别CP7002-0001-0010 信用评级

研发投入

“商业上的成功使我们有能力投资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包括研发、工厂设施和技术,” 索伊说,“我们持续进行大规模投资,研发支出增加了4.6%。” 2023财年,科德宝的研发投入金额达6亿欧元(上年:5.8亿欧元),相当于销售额的5.1%(上年:4.9%)。科德宝根据过去四年内推出的新产品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来评估研发活动的有效性。2023年这一比例为32.4%(上年:31.6%)。

投资

剔除收购后,2023年科德宝集团对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及金融投资类不动产的投资总额达到4.5亿欧元(上年:4亿欧元)。科德宝集团的投资足迹遍布全球。作为集团在中国的长期方针和创新战略的主要部分,科德宝旗下的多家业务集团持续投入先进制造设施和本土研发。2023年,科德宝密封技术集团旗下长春因特佳蓄能器有限公司新工厂和科德宝特种化工集团旗下赛德克公司杭州的全新技术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科德宝旗下NVH(噪声,震动与声震粗糙度)解决方案专家威巴克在无锡工厂开启空气弹簧的本地化生产,这是威巴克首次在中国生产空气弹簧。科德宝集团旗下伊格尔博格曼和科德宝高性能材料集团分别在中国首次引进织物膨胀节生产线和用于恩卡®(Enka®)技术的生产线。此外,科德宝集团旗下密封专家恩福(中国)在其无锡工厂新投资2亿元,并新增年产汽车零配件7.5亿件的改建项目;科德宝特种化工集团旗下克鲁勃润滑剂公司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本土研发投入,投资约600万人民币。

科德宝集团旗下密封专家恩福(中国)研发中心暨无锡恩福新厂房效果图

员工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来自14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2,241名员工,他们在6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

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

科德宝集团不断推出创新产品驱动能源转型,并设定了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科德宝而言,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涉及到提高能源和材料资源的使用效率。科德宝致力于到2045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为达成这一目标,科德宝将采取多步骤战略,包括节能、电气化、购买和生产绿色电力。

多年来,科德宝一直寻求通过光伏和风力发电系统获取绿色电力,其中部分电力来源于自有设施。全球范围内,科德宝已有约20套全新的光伏系统投入使用,另有约60套系统处于不同的规划和执行阶段。2023年,科德宝将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总电力消耗中的占比从30%提高到了36%。

XVH-340-57CAN-1-10 珞石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革新!

 XVH-340-57CAN-1-10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当之无愧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

专注技术创新

锻造6大底层技术

打造2大产品矩阵

科技创新与质态质效是新质生产力“新”与“质”的内在含义。发展新质生产 XVH-340-57CAN-1-10 力,首先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能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高精尖创新企业代表之一,珞石机器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加快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已取得国内外研发专利及科技大奖600余项,牵头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项目。这些关键技术、知识产权以及创新荣誉,是珞石机器人创新融合发展的成果展现,也是珞石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核。

6大底层技术

铸就核心竞争力

珞石重点加速了在算法、柔性力控等核心底层技术的研发,攻克了工业机 XVH-340-57CAN-1-10 器人动力学模型不够精准、控制系统软件不能跨种类同时控制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技术难题,独立研发了OptiMotion 、TrueMotion、SoftMotion、SafeMotion、SyncMotion、ROKAE Control Interface6大底层控制技术,创建了工业和协作机器人共用的控制系统平台xCore。

基于完善的参数辨识和2000余项高精度动力学参数建模,珞石机器人在速度、精度、振动抑制、柔顺力控、碰撞检测灵敏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珞石机器人还可提供与直线导轨七轴联动、传送带同步跟踪、开放底层控制接口等功能,从而极大地扩展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高复杂度、高度定制化的自动化场景。如在码垛、焊接、打磨和复合机器人等场景中,珞石机器人可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更为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在技术上的不断探索和提升,珞石持续打磨并优化产品,成功构建了完整的工业+协作全品类机器人产品线,负载能力覆盖3-220kg,臂展覆盖475-3201mm,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和客户的需求。

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

构建柔性智能生产线

柔性力控机器人是当前国内外诸多协作机器人厂商竞相追逐的重点方向。近年来,多家国际大厂都相继推出带有关节力控的下一代协作机器人产品,但仍未形成系列化产品。珞石机器人率先对采用关节力控技术体系的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进行了前瞻性技术战略布局,并已成功推出完整的产品线。截止目前,珞石柔性协作机器人产品已形成共计19款有效负载能力覆盖3-25kg的全系列产品矩阵,并已实现批量生产。

珞石柔性协作机器人采用了新一代的关节力控技术体系,通过每个关节配置高精度扭矩传感器,结合配套的力控算法,实现了零力拖动示教、基于传感器的高灵敏碰撞保护、可应用与工业精密装配以及医疗手术的柔顺力控功能。这一系列核心技术不仅增强了珞石协作机器人在焊接、码垛、搬运等传统应用行业中的竞争力,还将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拓展到工业精密装配、商用理疗、医疗手术等高精密加工型任务中。此外,在复合机器人场景中,珞石柔性协作机器人也展现出显著优势。

工业机器人

满足高精高速应用场景

珞石工业机器人产品线负载4-220kg,臂展475mm到3201mm,几乎覆盖了所有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场景。在性能层面,得益于全动力学模型的最优规划,珞石工业机器人能够发挥硬件的极限性能。尤其是小负载工业机器人,借助OptiMotion、TrueMotion等核心技术和经过全面优化的高刚性机器人本体设计,在速度快、负载高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业内领先的重复定位精度、绝对定位精度,实现又快又准的核心指标,提升作业效率,帮助客户提升产能,降低成本。

对于大负载工业机器人,珞石通过关节负载校核技术和零部件构造设计技术,增强了机器人4、5、6轴的手腕能力,使其能够更稳定且更高精度地处理大尺寸、大惯量、偏心远的工件,从而减少产线停工时间,实现更好的可维护性能,非常适合汽车、光伏等存在大尺寸工件处理场景的行业。机器人整机防护等级均在IP65及以上,腕部防护等级更是达到了IP67,确保在多种恶劣工况下仍能保持高效的生产能力。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