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2000-4MW一边是数实融合,一边是产业升级,当下,制造业已经意识到,双碳目标下,只有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才能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数字化转型难以一蹴而就,转什么?如何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制造咨询总经理魏开炎受邀出席2022第四届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卓越运营国际峰会,与来自食品饮料、物料、汽车等多个工业细分领域的参会嘉宾分享施耐德电气在绿色智能制造领域的实践和洞察,为中国制造业实现数字化与低碳双转型,走向精益、绿色、数字化转型之路点亮“灯塔”。
放眼 2025 年,国家制造业战略纲领的第一个十年节点,企业想要实现绿色智能制造,需要明确转型路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然而,制造业因产品丰富、流程复杂,细分种类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不同。面对竞争加剧、产能过剩和成本攀升、环保、安全合规挑战,数字化水平较高的流程工业亟需数字化赋能生产与能效优化、设备智能运维与预测性资产分析;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离散工业数字化赋能聚焦生产的标准化、自动化、可视化、柔性制造与供应链整合等;混合工业,如食品SMC-2000-4MW饮料、生命科学等行业既面临日益严格的安全监管,又要积极应对消费升级的挑战,数字化赋能的重点在于产品质量管理、能源管理、供应链协同、数字化营销。
公开数据显示,交付量破万台的还有海康威视机器人与快仓,三家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0%。记者注意到,2021年12月31日,海康威视也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拓宽公司创新业务融资渠道,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海康机器人至境内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而胡润百富发布的《2021全球独角兽榜》中,快仓估值也超10亿美元。
无论是资本动作还是实际业务层面,头部玩家都来到了规模性商业落地的初期大门。极智嘉创始人兼CEO郑勇表示:“经过过去几年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公司已经开始迈向盈利的商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阶段。”
据他总结,一方面得益于物流智能化市场的强劲爆发,另一方面则来自全球化业务战略的SMC-2000-4MW落地。郑勇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透露,极智嘉海外业务与国内业务占比分别是60%和40%。此轮融资的领投方英特尔资本也是看中了极智嘉在全球范围内智慧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布局。
就在7月底,极智嘉全新英国总部正式揭幕启用,深化全球布局意图明显。记者注意到,极智嘉新一轮融资金额的主要用途,加速全球市场拓展也前置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事实上,国内物流移动机器人市场同质化竞争相对严重,“价格战”也时有发生,这就造成了相关产品和项目的毛利较低,盈利问题凸显。海外市场一直以来也为赛道内玩家所重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也是快仓、海柔创新等企业当前寻求业务增长和盈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此外,海外巨大的市场增量也极具吸引力。全球市场研究机构Interact Analysis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用于物流仓储和制造业的物流机器人出货量已在2019年-2021年间翻了2.5倍,预计2020-2025年出货量的市场复合增长率达到78.7%。
以绿色化的发展目标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者和赋能者,施耐德电气为客户提供从规划到落地整合解决方案服务,借助在工业自动化与能源管理两大领域的专业技术与经验积淀,以工艺制程优化、能源使用、排放优化以及绿色产品、供应链打造助力智慧工厂的规划设计与实施落地融为一体,全力助推制造业企业迈向绿色智能制造。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