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ME-04AF14 成立至今,极智嘉共完成9轮融资,还在C轮创造了2亿美元的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记者注意到,本轮融资之前,去年6月11日,北京证监局披露,极智嘉已与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科创板挂牌上市。

如今,物流机器人作为物流科技赛道,创新性产品行业落地最多,又是最先显现规模性效应的领域,一直备受资本青睐,背后不乏今日资本、红杉等明星机构持续重仓,二级市场也多有头部明星公司欲闯关IPO。

受疫情常态化的冲击,行业重度依赖人力的旧有体系,在面对突发性危机之时呈现的脆弱性与高风险,让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硬件、系统软件成为多数企业仓储运营环节的必选项,以极智嘉为首的头部公司出货量也明显呈现倍增态势。

资本的注入加速了物流机器人赛道的发展进程,而近两年相SGME-04AF14 关产品的成熟与大范围商业化落地,反过来也在昭示着行业迎来了首轮资本收获期。值得注意的是,物流科技经历了投融资冷静期后回归理性,但如今,业内单笔融资金额的持续扩大成为新特征,这背后,亦是行业加速向头部化集中,赛道整体迈向阶段性拐点的重要标志。

  物流机器人“加速跑” 海外市场成争夺焦点

  与融资消息一同释出的还有极智嘉最新业绩数字。

数据显示,极智嘉2021年销售订单额超20亿元,收入超10亿元。2022年,极智嘉迎来了新一轮业务增长,上半年,极智嘉订单额同比翻番,预计今年全年业绩较去年保持100%的年增速。记者注意到,2021年6月底,极智嘉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数量已达2万台,相较于两年前的1万台翻番。

海外市场必然成为国内仓储物流机器人企业竞争的焦点,率先拿下海外市场超前份额的公司SGME-04AF14 也将成为下一阶段率先领跑的玩家。

结合施耐德电气对不同细分行业、不同市场定位企业的转型路线的深刻理解与广泛实践,魏开炎认为,数字化转型要回归业务价值,聚焦企业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平衡投资回报,同时,密切关注技术趋势与行业领先实践,持续迭代创新,以IT信息技术、OT运营技术、ET能源技术、AT自动化技术的多维融合,助推智慧工厂的精益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满足质量、安全与环保等法规要求,最终实现制造工艺优化、精益生产、供应链协同等一系列收益。

具体至实施路径,魏开炎指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体系化的长期系统性工程,需要沿着清晰的规划循序演进。首先,制造业企业需要站在全局角度进行数字化转型战略解码,设立数字化转型目标,凝聚企业领导层与员工共识,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其次,在明确的转型目标下,应从人才、资金、系统、工具等多角度,系统规划、设计完整的实施路线图;然后,在系统规划后,应集中力量在局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突破,关键场景中数字化应用价值的形成将从整体上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最后,构建生态圈对于推动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企业既需要内部跨部门协作,也需要整合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确保规划系统、人才、投资等资源的落地实现。

  资本加速向头部聚拢 物流科技规模、盈利拐点还要多久到来?

资本潮涨潮落,物流科技的投融资也经历了密集期、冷静期等阶段,逐渐回归理性,但从2021年开始,物流科技赛道迎来回暖,但更为重要的特征是,虽然总体规模和数量大不如前,行业内单笔投资额却大幅提升,斩获融资的企业也逐渐形成头部聚焦,随之而来的是更大规模的扩张。资本与规模迎来双向互动,在此背景下,物流科技行业或也有望突破拐点,迎来加速发展的新一轮周期。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大成在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国内仓储物流移动机器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电商快递的繁荣,特别是智能化仓储带来的超强的能效比和费效比;另一个原因就是物流行业越来越讲究供需的精准匹配。

“包括数字化、AI、云计算等技术在物流科技层面的应用,此外还有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体系在物流领域的逐渐渗透,其都是在向上支撑。在整个过程中,从感知到传输到决策最后到执行,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与整个技术体系相互间的融合,贯穿始终,无处不在。”刘大成如此解释物流科技在应用层面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