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VH-340-57CAN-1-10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当之无愧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

专注技术创新

锻造6大底层技术

打造2大产品矩阵

科技创新与质态质效是新质生产力“新”与“质”的内在含义。发展新质生产 XVH-340-57CAN-1-10 力,首先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能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高精尖创新企业代表之一,珞石机器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加快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已取得国内外研发专利及科技大奖600余项,牵头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项目。这些关键技术、知识产权以及创新荣誉,是珞石机器人创新融合发展的成果展现,也是珞石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核。

6大底层技术

铸就核心竞争力

珞石重点加速了在算法、柔性力控等核心底层技术的研发,攻克了工业机 XVH-340-57CAN-1-10 器人动力学模型不够精准、控制系统软件不能跨种类同时控制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技术难题,独立研发了OptiMotion 、TrueMotion、SoftMotion、SafeMotion、SyncMotion、ROKAE Control Interface6大底层控制技术,创建了工业和协作机器人共用的控制系统平台xCore。

基于完善的参数辨识和2000余项高精度动力学参数建模,珞石机器人在速度、精度、振动抑制、柔顺力控、碰撞检测灵敏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珞石机器人还可提供与直线导轨七轴联动、传送带同步跟踪、开放底层控制接口等功能,从而极大地扩展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高复杂度、高度定制化的自动化场景。如在码垛、焊接、打磨和复合机器人等场景中,珞石机器人可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更为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在技术上的不断探索和提升,珞石持续打磨并优化产品,成功构建了完整的工业+协作全品类机器人产品线,负载能力覆盖3-220kg,臂展覆盖475-3201mm,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和客户的需求。

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

构建柔性智能生产线

柔性力控机器人是当前国内外诸多协作机器人厂商竞相追逐的重点方向。近年来,多家国际大厂都相继推出带有关节力控的下一代协作机器人产品,但仍未形成系列化产品。珞石机器人率先对采用关节力控技术体系的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进行了前瞻性技术战略布局,并已成功推出完整的产品线。截止目前,珞石柔性协作机器人产品已形成共计19款有效负载能力覆盖3-25kg的全系列产品矩阵,并已实现批量生产。

珞石柔性协作机器人采用了新一代的关节力控技术体系,通过每个关节配置高精度扭矩传感器,结合配套的力控算法,实现了零力拖动示教、基于传感器的高灵敏碰撞保护、可应用与工业精密装配以及医疗手术的柔顺力控功能。这一系列核心技术不仅增强了珞石协作机器人在焊接、码垛、搬运等传统应用行业中的竞争力,还将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拓展到工业精密装配、商用理疗、医疗手术等高精密加工型任务中。此外,在复合机器人场景中,珞石柔性协作机器人也展现出显著优势。

工业机器人

满足高精高速应用场景

珞石工业机器人产品线负载4-220kg,臂展475mm到3201mm,几乎覆盖了所有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场景。在性能层面,得益于全动力学模型的最优规划,珞石工业机器人能够发挥硬件的极限性能。尤其是小负载工业机器人,借助OptiMotion、TrueMotion等核心技术和经过全面优化的高刚性机器人本体设计,在速度快、负载高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业内领先的重复定位精度、绝对定位精度,实现又快又准的核心指标,提升作业效率,帮助客户提升产能,降低成本。

对于大负载工业机器人,珞石通过关节负载校核技术和零部件构造设计技术,增强了机器人4、5、6轴的手腕能力,使其能够更稳定且更高精度地处理大尺寸、大惯量、偏心远的工件,从而减少产线停工时间,实现更好的可维护性能,非常适合汽车、光伏等存在大尺寸工件处理场景的行业。机器人整机防护等级均在IP65及以上,腕部防护等级更是达到了IP67,确保在多种恶劣工况下仍能保持高效的生产能力。